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帝国的边界

2014年11月20日 10:27

 

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见证。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扩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扩了英国安东尼长城。

“罗马石灰墙”代表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的边界线。它延伸超过5000公里,跨越大西洋沿岸北部的英国、欧洲黑海,并从那里到红海和整个北非大西洋沿岸。今天还遗留了石灰组成的残余建围墙、壕沟、炮台、碉堡、了望塔和平民定居点。某些部分的线路已经出土,有些经过重建,有的被毁。德国的这两个部分覆盖长度为550公里,从德国西北部直至东南部的多瑙河。118公里长的哈德良长城(英国)是公元122年在哈德良皇帝的命令下建造的,是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省的北部边界。这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证明了古罗马的军事组织状况,并说明了防御技术和地缘政治战略。苏格兰的安东尼长城是一个长达60公里的防御工事,是公元142年由安东尼•庇护皇帝用以防御北部“野蛮人”的。这是罗马帝国边境的最西北部分。

遗产包括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遗产包括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英国哈德良长城——罗马人入侵了英格兰的见证

哈德良长城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长城长约120公里,几乎向正西方,从泰恩河畔沃尔森德到索尔威湾。哈德良长城包括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完整地代表了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A69和B6318公路大体沿城墙而行,从纽卡斯尔到卡莱尔。城墙全部在英格兰境内,西端离苏格兰南界15公里,东端离苏格兰南界110公里。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首先将英国的安东尼长城作为罗马帝国的边界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43年古罗马帝国占领了不列颠岛的大部分(今英格兰地区)。公元84年罗马军队向北推进,在苏格兰东北部战役中最终征服了当地的一些骚乱的苏格兰部落。后来,罗马军队撤退到泰因山谷地区。在那里,他们早已修筑的大道和一些要塞,形成了长达128公里的西北部边界。

英国哈德良长城

英国哈德良长城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76—138年)巡视不列颠岛,决定在北部边界修筑城墙,从东海岸一直延伸到西海岸,横贯全岛,抵御北方皮克特人的攻击,保护罗马帝国控制下的英格兰农耕经济。并沿着英格兰北部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统称为“罗马长城”或哈德良长城。建造这座长城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列颠岛上把罗马人与外邦人分隔开来。在罗马人看来,长城以南,是受罗马帝国教化的“文明人”,长城以北,是“野蛮人”。

逶迤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西起索尔韦海湾,东至泰恩河入北海的海口,全长120公里。城墙高约4.5米,底部宽约2.5—3米,顶部宽约2.1米,用了大约75万立方米的石块和草泥砌成,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哈德良长城建在离泰恩河谷以北几公里的地方,得架桥过河,还得通过荒凉不毛之地。为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古罗马帝国召来了技术娴熟的工程师、建筑师和石匠。由驻地3个罗马军团几万兵力,历时约6年(公元122-127年)分段筑成了哈德良长城,对于当时的超级大国罗马帝国来说,这也是一项惊人的庞大工程。

 

这些城堡可供一些军官居住,但大部分军队驻扎在长城的南面。不久,在长城沿线又建起14座新要塞(包括如今仍能在豪斯坦茨、切斯特斯等地看得到的要塞。)哈德良前线,成了1万名罗马军人的长久驻地。

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

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

在哈德良长城的防御体系中,有驿站、要塞和城堡等建筑,墙内外都有壕沟,外壕宽8米,深4米;内壕宽2米,深3米,并设有通往主堡或各个小堡的通道,除此还有道路、给养基地和土木工事。每隔8000米就建有一座要塞或堡垒,其中保存最好的要塞在豪斯坦茨。同时还有连接各个要塞的通道和“一里堡”(相隔1罗马里的小堡)。沿城墙有16座城堡,相隔大约1英里就有一座碉堡,世人称为“里程堡”。

在每两座一里堡之间有两座间距相等的塔楼,它是一座小型瞭望塔。塔楼分上下两层:上层瞭望,下层住扎军士,但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长城的南面。

即便按典型的罗马帝国宏伟标准来衡量,它仍是一项惊人的雄心勃勃的建筑工程。罗马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向西欧扩张的最西北边界。

英国安东尼长城——罗马人入侵苏格兰的见证

公元84年罗马军队向北推进,在苏格兰东北部蒙斯•格劳匹斯战役中最终征服了当地的一些苏格兰人的部落。在侵占了苏格兰南部后,又在那里建了一座新的城墙,东起福斯河湾,西至克莱德河湾,长63公里。这是接继哈德良皇位的安东尼•庇护于142年兴建的,耗时约12年,故称安东尼长城。20年后,罗马人不得不放弃了这段城墙,防御工事返回“哈德良长城”。

安东尼长城墙宽5米,高3米;城墙前面建有一条12米宽、4米深的壕沟,墙后建有一条道路。城墙上有19座碉堡,各堡之间相隔3千米,至今残迹仍存。200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扩展英国的安东尼长城为该项遗产项目之一。

哈德良长城附近的美丽景色

哈德良长城附近的美丽景色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日耳曼部落未被罗马帝国征服的标志

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上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建筑于公元83年到260年间。它把罗马帝国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开来,从莱茵河上的波恩延伸到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总长568公里,包括至少60座堡垒和900座了望塔。

大约两千年前,这个曾经的世界大国以碉堡、瞭望塔、城墙和木栅等设施划分与自由日耳曼族的边界。罗马界墙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和最长的欧洲地面古遗迹之一。在这里,古罗马高度发达的文明与发展中的“野蛮”日耳曼族隔墙而望。罗马界墙从莱茵河畔的巴特赫宁根 /莱茵布洛尔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畔的雷根斯堡地区。人们除了可以看到原始的古罗马遗址,还可以发现重建、出土和续建的设施,部分界墙仍清晰可见,它们大段地直穿森林和原野。这条路线上特别吸引人的景点有:巴特洪堡的萨尔堡、一座整体重建的碉堡、奥斯特布尔肯的古罗马人博物馆、阿伦市设有考古公园的界墙博物馆、碉堡、古罗马温泉以及位于魏森堡设有界墙信息中心的古罗马人博物馆。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德国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

边墙从1世纪末开始使用,一直到260年与270年间罗马帝国退出莱茵河多瑙河以东地区为止。它似乎并没有在对抗外来敌人的入侵中发挥多少作用。它就像是二战以后的“铁幕”一样,把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划分开来。尽管有部分边墙有壁垒和沟渠,也有几段是石造坚固城墙,但边墙本身实在太容易被突破。

边墙被遗弃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任凭风吹雨打。就如同许多古代遗址一样,边墙的许多部分都被当地的居民拿去做建材。后来,考古学家开始对边墙进行了研究,发掘出了不少东西,大多都藏在萨尔堡附近的博物馆里。德国政府曾数次出资维护和修复边墙。2005年,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和已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哈德良长城合并成为一项世界遗产——罗马帝国的边境。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20/789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