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延长车票预售期”背后带来的思考
2014年11月20日 13:44
【关注民生】
【事件介绍】
火车票预售期将延长至60天 网友担心临时难买票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12月1日起将用一周时间,把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然而,网友担忧预售期过长,春节期间临时出行会买不着票。对此,铁总回应称,2015年春运将进一步增加临客开行,如担心临时无法买到车票,可先订票再改签到其他日期。
下月7号售春运火车票
记者从铁路总公司获悉,12月1日起,车票预售期将由20天延长至30天。12月2日至6日,预售期每天再比上一日延长6天,6日延长至60天。
从12月7日,提前60天开始发售2015年铁路春运第一天即明年2月4日的火车票。铁路部门计划春运结束后,火车票的预售期仍保持60天。而车站窗口等其他售票方式仍按错后两天的原则执行。
铁路售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不少网友担心春节期间想要临时出行恐怕买不着票了。对此,铁总表示,2015年春运铁路将进一步增加临客开行,更好地满足临时性出行需求。据介绍,临客列车是在图定列车不能满足客流需要的时候的一个补充,为了满足季节性、偶发性客流需要而加开。
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临客列车何时加开并无准确时间,需关注12306网站及车站公告。如担心临时无法购买车票,可先订票再改签到其他日期。
退票和改签预计将增加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了解到,考虑到部分人员难以提前较长时间确定返乡日期,因此,此次提到的提前60天发售的车票仅限图定旅客列车。
此外,铁路部门表示,将在1月上中旬,使用临客列车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由于图定列车车票预售早于临客列车,对于务工人员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铁路总公司回应称,客票预售期延长后,预计退票、改签量将有一定增加。
为了让更多的车票能及时周转给急需的旅客,使运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梯次退票和改签的相关措施。
退票和改签继续执行2014年春运办法:正常退票按照原阶梯退票办法执行,改签后的车票乘车日期在春运期间的,退票时收取20%的退票费。
贵州等四省区首开动车
从12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2673.5对,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将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区市。
部分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大幅压缩。比如,新线陆续开通后,上海至广州最短运行时间压缩9小时以上;上海至长沙最短运行时间压缩2小时以上;贵阳至广州最短运行时间压缩15小时;南宁至广州最短运行时间压缩8小时以上;乌鲁木齐至兰州最短运行时间压缩6小时30分。
延长车票预售期 可解决春运“一票难求”?
目前我国高铁基本成网,铁路客票相对紧张的状况主要出现在春运、暑运和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而最紧张的时候非“春运”莫属了。虽然离2015年“春运”尚有2个多月时间,但铁路部门已开始进入“春运模式”了。铁路部门宣布将延长车票预售期,提前售票时间从30天到60天不等。这对于一早就能确定春节回家时间的旅客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延长客票预售期后,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而且由此还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另外,延长客票预售期可以使广大旅客能够提前了解铁路运力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妥善安排行程。
但车票预售期延长后,民众出行是否就会更加顺畅呢?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老大难问题是否就能得到解决呢?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在总运力没有增加的基础上,单纯靠延长预售期对“一票难求”的春运起到的作用估计也是“杯水车薪”。而对于“春运”大军—返乡务工人员往年遭遇到“买票难”的问题,铁路部门也只是说将在2015年1月上中旬,使用临客列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同时进一步增开临客。显然,务工人员“买票难”问题目前仍难得到很好解决。
当然,要破解春运“一票难求”这个老大难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仅靠延长火车票的预售期来实现,那也不现实。而要真正破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难题,还是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全方位系统协调的治理方式,一方面交通部门要统筹好春运期间的运力资源,合理调配增加运力,科学编制运输方案,做到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无缝对接,变竞争为协作,发挥最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调整假期时间,避免出现中心城市间集中放假,做好疏导分散探亲流、学生流,避免集中扎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好返乡务工人员买票过程碰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唯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出行需求,春运“一票难求”才会改善。
延长预售期可稀释集中购票
延长火车票预售期,几乎遭到了网友的普遍反对:有网友认为,该做法十分“坑爹”,两个月后的事情变数很大;有网友认为,火车票将更难买,退票率大增;有网友担心临时出行买不到票;有网友建议,在出台类似规定前应该先开个听证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同时,业内专家也不看好,认为列车不增加,运力不变,即使预售期提前到三个月半年,仍有很多旅客买不到春运车票。
这些说法,有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有的只是一种猜测。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是个综合问题,主要问题是短时间内旅客数量剧增,铁路运力不足,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不过,延长预售期也是缓解春运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延长预售期,放宽春运购票时间,可以起到稀释旅客集中购票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些计划性强的工种、工作岗位和长途旅客而言,可以提前计划好回家过年的行程,避免按常规预售时间排队购买春运火车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集中购票的压力。
事实上,即使有的旅客行程可能发生变化,但这往往属于特殊情况,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改变计划,而对于这种变数,哪怕提前一周预订火车票,也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并非所有预售票与延长预售期有直接关系。
重要的是,延长火车票预售期,铁路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前掌握旅客流动情况,并根据预售火车票情况对运力作出统筹安排,方便铁路方面调度运力。可以说,预售时间再延长40天,将为铁路方面更加超前调度春运力量提供数据参考,方便铁路方面早作计划,避免临时打乱仗。铁路方面也只有提前掌握了市场需求数据,才能作出科学、有效的安排和调度,比如,加开临时列车。
因此,延长火车票预售期虽然会附带产生一些副作用,但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不妨一试。
延长火车票预售期,淡季效果更佳
延长火车票预售期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能够提前设定行程的人来说,越能提前购票越能避免集中抢票造成的诸多不便,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合理安排行程;对于铁路方来说,用更长的时间有序放票,可以提前掌握客流安排运力,消除集中购票带来的售票网络瘫痪、售票窗口秩序混乱等潜在管理风险。
但是,这种对乘客和铁路方都有利的双赢,恐怕在淡季时才能更充分显现出来。在春运这种凸现运力紧张的特殊时期,其效果恐怕很难体现。一方面,购买火车票的主体多数人无法提前掌握出行日期,临近放假时集中抢票仍无法避免,另一方面,在这种时期安排运力,更多应该依靠往年春运计划所形成的惯例,将运力扩大到极致,除个别线路外,总体来说,铁路而不可能仅仅依靠售票情况进行“精准订制”。
潜在风险还有,即使乘客根据春节、节假日放假惯例提前购票,基于个体情况不同导致的不确定性,退票、改签率有可能因此激增。铁路方面表示,正常退票将按原阶梯退票办法执行,即票面乘车时间前48小时的按票价的5%收取,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的10%收取,不足24小时的按票价的20%收取。这有可能导致乘客成本的无谓增加。此外,延长预售期后,乘客原先为保证购得车票反复购买的“行程冲突票”将被禁买。这固然对打击黄牛党有用,但也缺少了对于乘客合理诉求的考量,其中不无行政管理的痕迹。
一只脚迈向了市场经济的泳池中,另一只脚还在岸上,是导致延长火车票预售期后仍会现出种种纠结的重要原因。抛去不可抗力的因素,铁路方面在平衡市场利益与公共利益、培育竞争等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只有把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与更系统的改革结合起来,才可能产生符合公众和铁总自身预期的效应。
【启示与思考】
新政一出,网友似乎并不买账,网络上吐槽声一片,比如:有几个人会提前两个月买票?这是给黄牛党囤票的机会吗?铁总不能总为了方便自己,铁总又在打退票手续费的主意了……在黄牛凶猛和一票难求并存的情况下,春运这个中国特有的现象,确实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阴霾。再加上铁路垄断经营之下,服务质量无以达到公众要求,所以新政很难逃脱被吐槽的尴尬。
火车票预售期延至60天或许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也不是一个最坏的办法,不但吐槽的理由很难成立,反倒是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事实上,预售期有无延长,黄牛党都始终会存在,也会想尽千方百计囤票,预售期跟黄牛党之间并无绝对关联。即使给了黄牛党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只要铁路方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这样的担忧完全可以化解;至于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提前两月买票,个体之间确实差异很大,特别是对那些归期并不明确的农民工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对于拥有自主权的人来讲,岂不是提供了方便?
至于退票手续费,同样与预售期延长没有绝对的关联。如果自己感到无法明确,那么完全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延长预售期只是利用时间换空间的既有补强,不失为给乘客、铁路部门和监管机构都带来方便的善策,何以无法获得理解反遭质疑?退一步讲,延长预售期或不是最好的措施,但至少给了人更多的选择权,何以饱受吐槽?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铁路改革方案。里面有不少亮点,比如开辟时段集中受理学生往返团体票;明年1月上中旬,还将使用临客列车车票票额以及学生票的剩余票额,用来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票。再比如图定列车车票预售早于临客列车,对于务工人员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春运是一个放大镜,作为铁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和乘客,不是简单的买方和卖方的关系,而是社会观察态度的某种折射。当然,铁路部门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尽量使旅客顺利到达,平安回家,是铁路部门职责的应有之义,而火车票预售期延长也需要改变骂街思维或习惯性质疑。不能因为自己的行程不确定就对满足其他需求的方案嗤之以鼻,也不能因为部分铁路服务跟不上,就对铁路改革的诚意和成绩全盘否定,面对着令外国人瞠目结舌的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各方应积极协调、通力合作,不断完善,任何一套方案都不能让每一个人满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基于事实的质疑不仅可以而且必须,但凡一见“铁总”“春运”就骂街,让改革平添没有建设性的“口水阻力”,不利于春运等社会问题的顺利解决。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20/789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