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媒体评论

“好人365”为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

2014年11月21日 09:28

从9月5日起,中国文明网率先推出《好人365》专栏,依托中央文明办开展多年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讲故事的方式,宣传“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栏目一经推出,引发网民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很热烈。

中国有句古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言下之意,好事做得哪怕再多,也不会有人在意,也没人主动站出来说好话;可是一旦有人做了坏事,却马上家喻户晓,很多人甚至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落井下石。可是好人真的就不需要宣扬吗?

其实未必,从网友对《好人365》专栏的留言即可窥出一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注脚,是盛满爱的心灵鸡汤,中国精彩小故事汇聚强大正能量,颠覆习以为常的传播法则,树起了大众见贤思齐的新标杆”……从这些“点赞”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身边的好人好事多是抱着赞赏、鼓励的态度。而一旦被这种好人好事所感染,就会有人自觉地投入到“好人365”中。

事实上,我们传统观念中那种做好人好事不留名的价值观也在不断被打破。一位杭州市民不慎跌入西湖,见义勇为的救人者中有一位八旬老人,他对被救者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宣传自己的救人善举;重庆清洁工廖光明经常做好事,同事称之为好人,但这个好人却有个嗜好,喜欢别人表扬他,甚至经常找媒体要表扬;河南柘城县的好人孙红军,总是把自己做过的好事通过其企业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播发,引来媒体的跟进报道……在这些好人眼中,自己求表扬、宣传不是为了图出名,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善举唤醒、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好人。基于这样的爱心,社会不妨让好事多出门,高调宣扬好人,让好人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榜样。

大众传播学有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发展。高调宣扬好人,就是在打破这种沉默的螺旋,让为好人点赞的声音更加强势,直到成为社会的主基调。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老人跌倒不敢扶、好人流血又流泪屡屡发生,通过对好人美德的高调宣扬,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

令人欣喜的是,从10月27日起,中国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五网联盟”同步共推《好人365》专栏,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21/7894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