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找准着力点 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2014年11月28日 09:17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绥阳县大力实践“干部优化、强基固本、人才发展、远教增效”,着力推动资源转换,较好地推动了干部工作发力、人才工作给力、基层党建出力、远程教育添力,促进了党的建设与推动发展相融互动,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干部优化”——以鲜明的导向选配干部:一方面,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派33名优秀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放到矛盾多、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基层一线进行锤打锻炼,提升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省内外高校、党校合作办班方式,围绕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城镇规划、交通物流、招商引资、现代旅游管理等方面,强化干部培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发展、抓大事,惠民生、促和谐的能力,县委明确提出了“凭实绩用干部,以公认选干部,为发展配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办法,始终把“发展能力”和“发展实绩”的考核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参考,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以创新的理论引导干部:唱响“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主旋律,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晰目标,凝聚思发展、谋发展、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走访联系群众日制度”和“基层干部深入走访联系辖区群众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疾苦,在推动“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实践中,激发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的激情。

以科学的机制鞭策干部:制定“重大项目(工作)跟踪问效机制”,配套建立“重大项目全程跟踪问效”、“问题源头跟踪询问”和“工作滞后问责”等制度,对发展情况实施全程问原、问责和奖惩,全力督促工作落实,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推动均衡发展。大力实施以“能人带村、制度理村、文化兴村、民主稳村、产业强村”为主要内容的“五村工程”,实施均衡服务,推动科学发展,从扶智、扶贫、扶业入手,变“输血式”服务为“造血式”扶持,切实破解基层“无能人管事、无规章理事、无能力议事、无平台说事、无财力办事”等难题,着力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推动基层均衡发展。

 

“人才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发展工程”的意见》,立足克服人才短板,发挥领域带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管理”四大工程,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创业、创新、创造的潜能,发挥人才在引领发展中的作用。按照“缺什么培养什么”原则,强化人才储备;按照“缺什么引进什么”原则,通过各类招考引进教育、农业、城建等方面人才;实施招商引资引才计划和“凤还巢”计划,较好地发挥了“借鸡生蛋”的作用。围绕打造人才“向往地”目标,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的配套措施和办法,规范职称管理,切实调动人才持续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远教增效”——学用成果转化是助推远程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关键。按照“全面覆盖,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远教资源的作用,切实推动远教学用转化,着力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作者为绥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28/7899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