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查违规收红包应“不留死角”

2014年11月25日 15:13

23日,记者从成都市纪委监察局获悉,该市日前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即日起至12月底,成都市将集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12月5日前,所有领导干部都将公开承诺“拒收不送红包礼金”。 (11月24日《成都商报》)

据了解,“红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类型,有公开的和隐蔽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公款送的和私款送的以及上级送给下级和下级送给上级、平级间相送的,常见形式主要有:逢年过节“红包”、说情“红包”、隐蔽“红包”、仕途“红包”、赞助“红包”。但不管是何种“红包”,多是依附于权力,且极有可能变成以权谋私,从本质而言,“红包”就是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集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是值得肯定的。

应该说,成都整治领导干部收“红包”有诸多亮点:关注到网络“红包”,将查网络电子钱包;领导干部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及身边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接受红包礼金,将追究该领导干部的责任;每周都对整治进展进行通报。对查处的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典型案件,将点名道姓进行内部通报,或在“廉洁成都”网站公开曝光……这些整治措施是以前很少有的,整治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整治“红包”仍然留有“死角”,这让人觉得挺遗憾的。

其一,整治“红包”依然透着“官本位”,这次整治对象为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有收“红包”现象,但级别低一点的难道就不会收“红包”,只要手中有权力,就有可能收“红包”,也应该纳入整治范围;其二,整治“红包”仍然使用“自查自纠”的方式,这种方式太老套,实践也证明没有多少作用;其三,整治“红包”有时间限制,这次整治“红包”是到12月底,是否明年就不整治了,就可以收“红包”了?整治“红包”应该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其四,整治“红包”不能限于“运动式”整治,应该是常态化的。在整治阶段,领导干部可以不收,但等过了元旦,就有可能会加倍疯狂地收;其五,整治“红包”并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监督力量。虽然这次整治“红包”通过“廉洁成都”网络政务平台、“12388”、“85111111”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但如果实施有奖举报措施,则效果会更好;其六,整治“红包”仍然是在事先大张旗鼓,大敲警钟。很是怀疑,如此整治,难道还有领导干部会收“红包”吗?

整治“红包”应“不留死角”,应静悄悄地进行,应真刀真枪,更重要的是常态化。如此整治“红包”,才会让领导干部不敢收“红包”。否则,效果堪忧。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125/7899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