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河南:中国梦的人本意蕴

2014年12月02日 13:52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现时代的理论思维,其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特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中国梦”中,始终跳动着一个音符、一个鲜活的元素,那就是“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总书记一语点透“中国梦”价值主体——依靠力量和受惠对象——人民,彰显了“中国梦”在价值取向上的人本性。

中国梦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彰显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体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首先,中国梦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梦是迄今为止最浩大最艰难的社会历史工程,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头雁”、“撑舵手”,更需要众多的“水手”共同划桨。每一个中国人不是外在于全体中国人的某种抽象存在,不是中国梦的“看客”。习总书记讲,“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棋局上,重大方针政策的形成和推广,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和完成,都凝结着广大民众智慧和奉献,无不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密切相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尊重并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必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其次,中国梦在目标指向上坚持人民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习总书记对中国梦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集中描述。中国梦描绘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灿烂图景,勾画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和祖国繁荣昌盛的宏伟蓝图,让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能从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中看到自身的希望所在、前途所在,都能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品尝到自身利益的果实。当祖国和人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升华

中国梦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上,又对以人为本作了更为广阔的延伸。

一是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上升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不仅仅是某一个政党的梦想,而且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梦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二是中国梦把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执政理念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层面。执政理念是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旨在回答为什么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在中国梦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十三亿中国人的梦。他把人民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运转中轴,从深层次上回答了中华民族“靠谁复兴”、“怎样复兴”和“为谁复兴”的问题,从更广阔的层面拓展了党的执政宗旨的内涵,是党以人为本执政治国理念的深化和升华。

中国梦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崇高目标的践行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在诠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中,习近平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时代目标确定为“人民幸福”,并且将其置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大基本特征的最后,显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最终落脚点和价值归宿,即所有中华儿女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与尊严。

不仅如此,中国梦还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宏大述事”与人们的“个人生活”紧密相连,指明了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程所要努力的方向和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中国梦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加大民生建设,持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主体价值不断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河南省委党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02/7905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