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贵州:依法治国是维护群众利益的根本保障

2014年12月02日 09:06

 

通过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举措,维护群众利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依法治国则是维护群众利益的根本保障。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先导;践行群众路线,要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依托。

群众路线观点与依法治国理念在实现人民群众愿望上高度统一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除了物质财富还包括民主法治方面的需求。依法治国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法治基础。

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改革红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国民,当然,这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否得到全面落实,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是否建成、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要指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小康社会得以全面建成的基础,是中国梦得以全部实现的前提。

为实现全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云岩区于2013年底在全省率先通过全面小康考评验收的基础上,全力向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区和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2014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44.33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总收入完成68.84亿元,同比增长14.3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73亿元,同比增长15.47%;全区社会保险覆盖人数58.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152人;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4.82%。

群众路线方向与依法治国目标在贯彻人民当家作主上相互契合

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它最基本的支撑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贯彻人民当家作主,就要让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的立法、监督、质询等权力;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尊重和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真实、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和要求最大化地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云岩区通过专项治理,让老百姓看到了区委、区政府严惩腐败、为民服务的决心与气魄,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效果,推动了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群众路线教育与依法治国实践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上一脉相承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通过先后两个批次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整风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和巩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本质是要“法治”不要“人治”,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因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而有所偏离。党在改革开放的新常态下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纪党规来管党治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领导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要管党就要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就要依法治党,只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示范带动整个国家和社会,切实推动依法治国的落实。

群众路线主旨与依法治国方略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紧密关联

践行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广听民声、广聚民意、广纳民智,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保障群众主体地位,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无论是立法、执法还是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履行党的宗旨、维护群众利益,2014年以来,云岩区共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3900余条,化解“一号工程”信访积案190件,办结率100%;整合部门、社区(镇)、居(村)力量,集中为群众办理了实事1184件;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帮千户,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全区机关党员干部走访慰问群众3000余人次,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000个,收集群众诉求1080条,解决实际问题720余个,募集捐款及物资共计42万余元。(执笔:顾荣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02/7906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