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酒桌文化”过犹不及

2014年12月09日 09:10

云南一副局长疑似醉死,家属要求算工伤。12月3日,曲靖市罗平县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原副局长李安林家属状告曲靖市人社局一案在麒麟区法院开庭,但未当庭宣判。李安林疑似喝酒死亡一事,再次引发关注。

从以上案例来看,笔者认为宣判结果并不是我们最关心的,而是此事件所折射出的一些东西,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无论缝年喜事,还是朋友聚会,都喜欢喝上点酒,活跃一下气氛。活跃气氛,适可而止的喝酒,是值得赞许的,但今天的一些大小宴会,各种酒席的文化“也太活跃了”,官场酒文化更是突出。比如说,什么劝酒歌、祝酒歌、劝酒话等酒桌礼仪诀窍都成规成本了。于是就出现酒后乱说话,酒后乱性,酒后违规违纪等等现象,我们不妨想想有些落马官员,不就是那些酒文化惹的祸吗。劝酒本身是一种礼仪,但随着社会衍变,现在的敬酒、劝酒变为一种习惯,不喝就是不给领导面子;不喝就不批项目、不给钱,喝了不知道回敬也是不懂人情世故,很多人即便是不能喝,即便带病,碍于所谓的情面或给领导面子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想喝水一样,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结果是害了别人伤了己,正所谓“自虐和虐人”。

如今的酒桌文化让原本简单的人际交往,在浓烈劝酒的氛围中搞得复杂难测,已经从不得以不喝潜移默化的演变成习俗或价值观。既然成了习俗,人们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就成为社会规则。既然成为社会规则,那一时的舆论波动或条例禁止是很难改变的,更何况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因此,要想根本上解决过度泛滥的酒桌文化而又不波及酒文化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度期,但期限多长值得考量!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09/791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