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我国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布局仍需完善
2014年12月22日 14:21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加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目前,各省纷纷加大对数据中心产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建设中盲目布局、重建轻用、配套滞后等现象突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空间,也制约着数据中心更好地发挥作用。
大规模盲目布局现瓶颈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政府、电信、金融等行业领域对互联网信息处理的需求日趋旺盛,而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等战略的逐步推进也为数据中心市场增长注入了强大推力。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已投入使用173个,总用地达到约713.2万平方米。
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郑宏介绍,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已呈现出“烽火遍地”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其高耗能、低产出、高增长、低使用的总体特征正日益显现,成为阻碍该产业发展的瓶颈。
(图片:中国联通廊坊云数据中心检测综合布线柜。)
以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为例,作为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最高,也是目前数据中心的投资热点地区,这里的投资总额占全国的五成以上。然而,在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碳排放压力增大的全球生态下,这些地区大量老旧、分散的数据中心仍以较高能耗水平维持着日常运行,正在规划建设的255个数据中心中大部分中小型数据中心也位于这些地区。据了解,除服务器、交换机等信息设备能耗外,为应对当地暖湿气候影响而必需的空调、配电辅助系统的能耗使超过60%的电力被用于空调的抽湿、制冷,而非数据处理业务本身。
“我国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数远高于国际先进数据中心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基础网络研究部主任葛振斌告诉记者,这些盲目布局的数据中心对负责运维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能源成本压力,有悖于我国节能降耗的发展思路。“它们的电力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随着碳排放量激增、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其在未来将受到更多成本约束和法律法规限制。”
同时,盲目布局也将使各地在未来承受巨大的发展代价。郑宏介绍,云计算需要稳定的存储源、价廉质优的服务能力、迅捷的响应速度以及可靠的数据安全保障。对于那些“有量无质”的数据中心而言,其在未来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而当地则需为此“埋单”。
(图片:德国汉诺威IT展。)
此外,低产出、低使用问题也困扰着数据中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能耗和运维成本影响,这些处于起步阶段的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价格偏高、服务能力偏弱,抑制了用户的消费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规划建设的255个数据中心总设计服务器规模约为728万台,而实际投产服务器数为57万台,仅占设计规模的7.8%。”葛振斌说。
多方争建引争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大数据云计算迅猛的发展势头,数据中心正成为各地争相追逐的热门产业。上海已在宝山区组建了国内首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日前已投入使用;中国移动于第六届云计算大会上表示,将在贵州省投资上百亿元兴建云计算数据中心;4月2日,赛伯乐投资集团在宁夏投资62.8亿元,欲将中卫市打造成“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表示将投资上百亿元把内蒙古自治区打造为“中国云谷”。
面对各省争建数据中心的现状,业内目前存在许多争论。一方面,部分专家建议利用西部气候严寒、能源充足、地价较低的优势将数据中心布局在该区域,以此来降低能耗与运维成本;另一方面,东部发达地区人才富集、技术先进、市场需求旺盛,不少国内外资本仍倾向在东部投资,以期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图片:西安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维数据可视化展示。)
“数据中心布局东西部之争的焦点在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抉择。”葛振斌说,对于投资企业而言,在东部布局的短期效益和直接利益最大,但基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考量,将其布局在能源充足、地价较低、气候严寒、能耗成本较低的西部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然而,业内人士对于数据中心落户最适宜的西部省份也存在不同意见。宁夏、贵州、内蒙、青海等西部省份同属数据中心布局一类地区,各省政府纷纷打出“资源牌、地价牌、气候牌、政策牌”,力图抢占产业高地。“然而,并不是所有一类地区都适合建设数据中心,我们要考虑整体布局、市场需求及效益最大化等综合因素,依照‘效率最高、理念最新、能耗最低、排放最小’的原则进行规划。”郑宏说。
应统筹安排在西部适宜地区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受访专家表示,数据中心大规模无序建设的乱象和困局已为我国信息产业埋下隐患,亟待破解。对此,其建议:
第一,国家主导,合理规划。郑宏认为,应将数据中心产业视为未来的战略资源,依照五部委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综合考虑能源、地价、气候等关键因素,由国家主导规划,完善顶层设计,优先在西部一类地区进行合理、精细、科学的布局,抑制盲目争建的乱象。
(图片:韩国釜山世界IT展。)
第二,顺应趋势,更新理念。葛振斌表示,作为新兴高耗能产业,数据中心需迎合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可考虑在土地廉价,拥有丰富光能、热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西部省份进行布局,并利用其寒冷、干燥的气候优势降低我国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
第三,发挥优势,完善技术。中国IDC圈总经理黄超分析,基于云架构的数据中心实现高可自动化远程管理指日可待,应发挥东西部各自优势,由东部高精尖人才远程开发平台软件,西部负责本地数据中心硬件的运维管理,最大化降低数据中心运维成本,打造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着眼安全,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叶永新表示,作为未来国家的战略资源,数据中心的安全因素不容忽视,选址时应考虑在地广人稀、人烟稀少的区域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及灾备中心,在优先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葛振斌等专家综合分析认为,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青海在各方面优势较大。该省拥有大片未开发的荒漠、半荒漠化土地,人烟稀少、地价较低、气候严寒干燥、骨干数据网络建设较为完善,水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占据的比重很大,是我国目前布局数据中心的最佳区域。(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22/793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