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甘肃:弘扬优良传统 再创辉煌业绩
2014年12月25日 10:24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建甘肃省委员会于1979年12月成立,至今已经35年。从那时起,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民建甘肃省委员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35年来,在民建中央和中共甘肃省委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三增强、四热爱”“建设新世纪参政党,做合格民建会员”、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民建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我省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5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省委会《关于举办兰州经济贸易交流会的建议》《关于把兰州建设成为西北商贸信息中心的建议》《关于设立甘肃植树周的建议》《关于加快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和办法〉需调整和完善的建议》《关于建立平价医院和助困病房的建议》《关于对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和整合的建议》《关于设立“黄河上中游兰西银多民族经济区”的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其中有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省委会关于《亚欧大陆桥贯通后兰州的地位、作用与对策》《迎接西部大开发,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关于推进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建议》等调研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其中有些建议被采纳后成为国家扶贫战略的一部分,有些建议在推动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5年来,我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扶贫助困、捐资助学、培训办学等方面,特别是在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10年舟曲抗击特大泥石流灾害、2013年岷县漳县抗震救灾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11年以来,以民建中央开展社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在我省开展了“思源·救护中国行”“思源·天使计划”等公益活动,为我省贫困地区捐赠救护车43辆,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举办5个“思源·教育移民班”,帮助250名贫困家庭的小学毕业生开始了初中学习生活。省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省委会机关多次深入联系村了解情况,探讨脱贫致富的方法,并捐赠了书籍、热水器等物品,帮助农户建立了互助合作社,还为村小学修建了食堂。2013年省委会被评为全省双联工作优秀单位。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省内外会组织和会员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达3000多万元,建立思源学校10所,培训人员6000多人,省外会员企业家在我省投资超过130亿元。
35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省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会员结构不断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地方组织10个,总支13个,基层组织136个。会员总数由1979年的380人增加到2712人,平均年龄由62.3岁下降到48.5岁。其中,经济界会员1926人,占会员总数的71%;担任各种经济实体的正副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高级管理人员的454人,占会员总数的17%;专家学者1062人,占会员总数的39%;担任政府及司法机关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55人,占会员总数的2%。会员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有42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有281人,担任各级特邀职务的有77人。近年来,多名会员分别荣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甘肃·2012十大陇人骄子”、民建全国优秀会员、“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甘肃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甘肃省首届“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3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中的参政党。在这个格局中,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35年来,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教育引导广大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思想境界,不断增强参政党意识。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始终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3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搞好自身建设,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组织保证。要建设合格的参政党,就要不断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壮大会员队伍,不断提高整体素质。35年来,全省各级会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集体议事和决策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制度等规章制度,有效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坚持“三个为主”原则,认真做好组织考察和培养,使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会员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继承和发扬会的优良传统,就必须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会内民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而努力奋斗。
3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发挥整体功能,是我们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必然要求。35年来,全省各级会组织紧密围绕中共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和采纳。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整合了省委会职能部门、地方组织、专门委员会、调研骨干,以及对口联系部门等多种资源,发挥了多方面积极性。如今,社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共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把广大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积极开展培训办学、咨询服务、引进技术项目等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红红火火,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会员为社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观念;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质,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激励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报效祖国、承担社会责任。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会员按照省委会的要求,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扶贫助困、招商引资、捐资助学、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近年来,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省委会先后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打造“同心品牌”活动,承办了“民建中央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发展暨企业委员会工作会议”、配合民建中央开展了“思源工程”系列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服务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创社会服务工作新局面。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整体部署,必将对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组织全省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集体成员认真研读全会文件,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决定》所作的说明。要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决定》与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广大会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积极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保持特色,优化结构,高度重视高层次人士和非公有制代表人士的发展工作,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进一步加强会内团结,充分调动全省会员的积极性,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长期以来,我们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深化认识,努力推动全省会组织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继续突出重点,发挥特色,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紧密围绕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民建十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我省制定“十三五”规划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精心确定选题,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和反映群众的思想动态,多做宣传解释政策、协调理顺情绪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立新功。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实事。进一步发挥广大会员特别是会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队伍作用,积极开展科技、项目、就业和教育扶贫。继续做好思源工程工作,鼓励和支持会员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团结带领全省会组织和广大会员,传承老一辈的政治信念,弘扬优良传统,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努力推进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
(作者系民建甘肃省委会主委)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25/794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