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依法治国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12月26日 09:25
一、法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生要求
现代化进程一定意义上就是领域分离进程。从一般意义上讲,这是经济、社会从政治领域分离的进程;就当前中国来讲,是政企分开、政社逐渐分开的进程。这种领域分离必然带来力量转移,即市场力量和人民自主力量在增大。市场力量增大刺激了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人民自主力量的增大,一方面会增强民众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求民众自主承担责任。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会诱发恶欲,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要求得到保障。约束和限制恶欲,保障民众权利,内在要求法治。
二、现代化进程内在要求走向治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领域是合一、没有分离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就主要是对整个社会的管制,是管制的主体。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域逐渐分离,就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市场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经济领域的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是社会领域的主体,国家政府是政治领域的主体。领域分离、主体多元,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领域分离、主体多元,既意味着各个领域有其相对独立的功能和运行方式,也意味着各个领域、各个主体之间要协商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国家政府管制就不够了,就必须实行国家治理。治理,既包含着对各个领域相对独立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尊重,也包含着各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
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在我国现代化起飞阶段,有两大历史性任务:做大蛋糕;追赶西方。政府主导体制对完成这两大历史性任务最有效。因为如果决策正确,这种体制可以组织动员国家一切资源和力量办大事。所以,应发挥这一体制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弊端,即如果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有效制约,易产生腐败和不良作风。如何既发挥这种体制的比较优势又克服其弊端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有效的路径选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整个社会,这里核心是处理好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又是对国家的治理,其实质是为治理国家公共权力提供现代化的制度模式。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要确定好治国理政的现代制度模式。这种制度模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治”走向法治;由“统治”走向协商共治;由权治也走向能治;由他治也走向自治。其中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基本的方式,而共治就是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法德并治,能力提升。
四、公平正义是法治的首要价值,法治是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可以靠各种手段来保障,但法治是最有效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是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既可以通过合理分配保障公平正义,也可以通过政府调节保障公平正义,还可以通过社会道义调节维护公平正义,但法治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就是说,当其它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和方法出现缺位、缺失时,最后,法治要出场,要做好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张小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26/794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