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医药电商蓬勃兴起
2014年12月29日 13:50
医药电商蓬勃兴起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医药消费开始向电商渠道转移,医药电商作为独立门类开始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双十一”期间,我国医药电商约完成销售额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天猫医药馆”医药类项目销售额同比增长315%,OTC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产品销售大增。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医药电子交易规模达42.6亿元,较2012年的16亿元增长166%。截至今年4月,我国医药电商已达到202家,较2011年增长了6倍,呈现蓬勃兴起之势。
我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批发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于2011年上线医药电商品牌“好药师”。“好药师”董事姚丰说,除了建立“好药师”官网平台,公司还入驻了1号店、亚马逊、当当网、易迅网、库巴网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并与腾讯微信合作推出“微信药店”,用手机即可下单购药。去年线上交易额为1.75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4亿元左右。
“医药电商与传统药店的关系,相当于现在的京东商城与当年的百货大楼。”“药房网”市场总监丁坡说,实体药店房租贵、费用高,而医药电商的成本主要就是物流。实体药店的毛利润率约为30%-40%,医药电商的毛利润可低至10%-15%,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的药品。
“掌上药店”创始人王浚海表示,长远来看,随着未来电子处方的普及,医药电商很可能成为消费者购药的主流渠道。“网络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没有灰色返利和回扣,将对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有利于打破医疗机构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药价虚高的现象。”
上海申银万国研究院分析师钱正昊说,欧美发达国家医药电商销售规模在医药市场所占比例往往高达20%以上,但目前我国仍不足0.5%,医药电商未来潜力巨大,很可能是下一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
多重瓶颈阻碍壮大
记者调研发现,尽管医药电商颇受业界追捧,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多重瓶颈,阻碍产业发展壮大。
首先,物流短板突出制约药品配送。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会燕、益丰大药房董事长高毅等指出,药品对储藏环境有特殊要求,相关的物流管理非常严格。国内尚未建立专业化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医药电商只能各自寻找快递合作伙伴,但现有快递物流无法满足要求。不少企业考虑到自建物流的人力、财力成本,最终放弃了电子商务的尝试。
邓会燕说,“好药师”利用母公司九州通的渠道优势,与线下近8000家药店签署合作:用户通过微信下单,附近药店抢单后派人把药品送给用户,而“好药师”则给抢单药店一定奖励,模式与“滴滴打车”类似,之所以采用这种O2O的模式,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医药物流存在严重短板。而这种模式对于大部分医药电商来讲都很难复制,导致目前的医药电商仍是以卖医疗器械、计生用品、营养保健品为主,OTC药品比例还比较低。
其次,网络售药鱼龙混杂,质量安全恐成隐患。记者发现,除正规医药电商,许多没有相关资质的网店也在通过网络销售假药和走私药,对医药电商的整体声誉造成威胁。例如广州警方近日打掉两个网络销售假药的团伙,其中一对夫妻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大肆销售假药,影响到全国20多个省区市。
重庆市药监系统一位中层干部说,医药电商采取属地管辖方式,其业务范围却遍布全国,无疑将大大增加监管难度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量,一旦监管网络覆盖无法跟上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将给假冒伪劣药品以可乘之机。
第三,信息壁垒阻碍产业壮大。王浚海、姚丰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食药监局的药品监管码可用于药品溯源,对于医药电商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尚未向医药电商开放。另外,目前我国医保系统尚未与医药电商对接,网上购药无法用医保支付、报销,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第四,如果处方药向电商放开,用药安全问题将凸显。今年5月,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按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并由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允许医药电商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黄林清说,医药电商只能通过图片或传真等形式审核处方,鉴别难度较大,甚至有可能基于利益考虑,默许患者用假处方买药。
审慎把握有序推进政策配套亟待补强
专家建议,应审慎把握,补齐短板,有序推进医药电商产业健康发展。
第一,鼓励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逐步打破信息壁垒,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邓会燕、姚丰等业内人士表示,与传统电商不同,医药电商自行建设物流体系并不现实,目前顺丰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尚不具备GSP药品配送资质,国家宜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第三方医药专业物流网络,可选择EMS、顺丰等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在其条件达到相应标准的情况下授予其相应资质。
业内人士表示,医药电商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打通网络购药和医保支付、报销之间的壁垒,当前我国的医保实行属地管理,建议加快推进医保异地买药结算、医保网上支付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另外,国家食药监局的药品监管码属于公共资源,不应是封闭的,也不应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希望能向医药电商企业充分开放,改善用户购药体验,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医药电商作为与群众健康紧密相关的新兴行业,严保质量安全、维护行业信誉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建立配套兼顾体系,加大网络打假的力度。
第二,处方药放开需审慎把握、有序推进。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秘书长刘忠良说,随着医药电商的发展和相关的配套的逐渐完备,放开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做到“放管结合”,可先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管理规范、无处罚记录的大型医药电商企业作为试点,选择安全性、稳定性较好的处方药作为首批试点品种,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销售模式和监管模式,制定出相关细则,对销售药品的种类、企业准入门槛、违规处罚标准等做出细致、严格的规定,再逐步放开限制、全面推广。
第三,弥补执业药师缺口。《办法》规定,互联网上销售处方药,应建立执业药师在线药事服务制度,由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为购药者提供专业指导。但国家食药监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备资质的执业药师有20余万,其中注册的只有8万左右,而全国的零售药店有40余万家,执业药师的缺口已达一半左右。专家建议,针对目前执业药师严重缺乏的现象,宜调动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力量搭建平台加强药师教育培训工作,为培养执业药师提供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服务,提升行业专业素质,弥补执业药师缺口。(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29/7944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