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医患裂痕
2014年12月29日 16:26
【事件介绍】
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台自拍:手术室将搬为留念
玩自拍不是啥稀罕事,可如果医生在手术室里玩自拍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两天,“西安医生手术台上玩自拍摆pose竖剪刀手”的消息在网上热传,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议。
陕西省卫计委、西安市卫生局紧急启动调查,经过对各个医院的逐一排查,昨日下午6时已掌握涉事医院及所有医护人员名单。12月21日10时,记者从西安市卫生局了解到,涉事的西安凤城医院及医护人员已排查到,已有相关处理决定。
网友爆料 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摆pose玩自拍
12月20日早上,一组微博图片被大量网友关注:本是严肃认真的手术,患者还躺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们却摆起pose自拍……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微博爆料,这是西安某家医院的场景,图片文字说明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
在微博回复中可以看到,博主称自己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发图只是想让媒体知道,打击不良现象。同时,博主也说这组图片是从自己同学的空间转载的,因为同学也在这张照片上。
微博上有5张照片,从照片上可以一眼看出,现场是进行手术的手术室,医护人员全部穿着绿色手术服。其中3张照片是这样拍摄的,两位身着绿色手术服的医护人员拿着手术刀正在进行手术,而一旁的医护人员却摆起pose,竖起剪刀手拍合影。一张照片上,一位女护士的手搭在手术医生的肩膀上摆姿势,以至于医生也有点心神不定,扭头看向了镜头方向。另一张竖剪刀手的照片上,病人身旁的两位医生也“特意”扭头转向了镜头。其他两张应为手术完成后照片,医护人员进行了大合影。
21日下午,这位网友已经删除了该条微博,并更新称“关于这件事情,希望各位到此为止,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肯定有不同的评论,而且每一位医生的辛苦也是我们目睹的”。
业内人士 工作照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暴露患者隐私不合适
西安市一家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昨日上午西安市卫生局已通知要求各医院排查。该负责人对照片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医护人员在手术尚未完成的状态下拍照,而且暴露了患者的隐私,行为有些不合适。他分析说,从照片上看应该是台腹部手术,患者像位女士。手术结束后几位医护人员摘掉口罩拍照,违反了手术室无菌原则,是违规行为。根据手术室规定,手术间必须是绝对无菌的,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必须全副武装,只有结束后到更衣室才可以摘掉口罩。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教学或学术交流需要,医院也需要拍手术室的工作照,但首先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不暴露患者隐私,摆pose竖剪刀手很不合适。
21日下午,西安市卫生局医政处负责人表示,已紧急安排在市管医院逐一排查,多家医院反馈不是自己医院的人,从照片上看,医护人员在手术室玩自拍不合适,从保护隐私的角度来讲,是对患者的不尊重。
不过,也有医疗界网友认为,“很明显这是成功完成某个超高难度超复杂手术后,整个团队抑制不住兴奋,拍照留念”、“每次手术成功后留个纪念有问题吗?我们医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治疗的成功!再说拍照几秒钟的事情!”“在病房和手术室都更愿意见到的是工作中充满热情与活力,而不是愁眉苦脸、严肃的医护人员。”
别放任“手术室自拍”加深医患裂痕
很多人见此情景怒火中烧。一方面,发帖者言辞犀利,容易点燃众怒;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确希望医生在手术室中,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患者身上,这种摆拍合影的方式,让人感觉太过刺眼。一些医疗从业者却倍感无辜。“图1主刀已下台,两助手在缝合皮肤。图2、3手术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手术台边拍照合影以纪念本是好事!”业内人士的这种说法似乎也是可信的。
两个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最新的消息是,拍照片的医生和分管领导都被处分了。但是,医患之间的裂痕已经因此而放大了。
患者和家属遇到手术时往往如临大敌,这是人之常情。其实,医生也是人,有时适当地放松反而有利于其进行手术。医院应该更多地让患者了解手术室,这不是放松管理,而是让更多人看到手术室中的实情。这种相互之间的理解,有助于消除隔阂,减少对立情绪。
另一方面,医院则应该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尽量避免违规现象出现。比如,严格来说,手术室是不允许带手机进去的,更何况手术尚未完全结束就拍照了。为何当时就无人制止呢?而且,假如医生不拍手术台上的病人,恐怕就不会引起轩然大波。记得前段时间,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的三名外科医生做完一场32小时的手术之后,倒在手术室中休息。那一张照片就引起网友点赞如潮。两张照片为何引起的反差如此之大,值得医院深思。
在欧美国家,很多医院都会想方设法减少医生和病人的压力。比如,美国许多手术室都配有音响系统,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播放音乐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医生喜欢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听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而在缝合时,大部分医生都喜欢古典音乐。对病人的心理疏导,更是应该及早提上日程了,缺课太多!
但愿西安市卫生局能督促医院加强管理,不过也不用为平息“民愤”而给相关人员太严的惩处,对待这事,双方需要的都是公平和理解的契机。
围观“手术室自拍”,先别预设立场
那边是手术台上患者的痛苦,这边是医护人员们面带微笑娱乐式的自拍,在当下医患冲突严重的背景下,这样剧烈的反差无疑会遭到人们的炮轰。但冷却冲动的情绪后,我们也应该知道,一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定格的瞬间或许并不能还原事件的原貌。
对此,某专业人士对医生手术台前自拍的行为进行了解读,“主刀已下台,两助手在缝合皮肤;手术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孰是孰非不好判断,但假如确实如此的话,那么当医生完成一台高难度的手术,病人脱离了危险后,这样的自拍或许也是一种纪念,对医生来讲也是一种自豪。
常识也告诉我们,尽管当下的医患矛盾十分严重,但医生也还不至于置病人的安全于不顾,将病人的痛苦定格在自己的娱乐瞬间,所以,医生手术台前自拍的真相也许不是几张照片能够说得清楚的,预设立场下的事实判断,显然无助于缓解医患矛盾,也必然让理性宽容的舆论空间日渐逼仄。
其实,在医患冲突宏观背景下,大家对这起自拍事件作出这样的解读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人们已经剥离了具体的事件,让价值判断先行。类似的事件,现实中并不少见。艾滋女事件、女孩为晕倒环保工撑伞、最美女孩喂饭等等,都在告诫我们,有图未必就有真相,价值判断先行下的认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人,越是缺乏某种元素,就对包含该元素的行为和事件越是敏感。社会信任的稀薄让人们长时间地纠结于“扶不扶”,同样的道理,医患信任的缺失也让人们对相关的事件显得更加敏感。再加上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借助网络平台来进行情绪化地表达。
当然了,医生手术台前自拍的真相还需要澄清。不管事实如何,请让事实判断先行,因为符号化地认知总是避免不了产生错位。公众固然需要克制固有认知下的情绪,但回归问题的根源,重建医患信任才是治本之策。医患信任不再缺乏了,类似事件的敏感度自然就降低了,否则对于医生的一个自拍行为,又何至于成为一则新闻呢?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
医护人员竟然拿手术台上的病患,充当起了自拍的背景板,舆情汹汹,发出“医德去哪儿”的厉声拷问。尽管目前大家并不知道自拍者为何人、自拍照源自哪家医院,但还是希望涉事者及医院能够主动站出来,以事实和真相平抑沸腾的舆论。
围绕这张自拍照,并不只有对自拍的医护人员的批判和讨伐,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医疗从业者,在为自拍者辩护——从自拍照上,他们解读出了医者成功抢救生命后的喜悦,并视之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庆贺方式。
舆论的分野,仿佛让人清晰地看见医患间的裂缝。对于公众而言,多么希望医者能够怀抱仁心、敬畏生命,手中的柳叶刀不会为利益所捆绑;而对于医者而言,也许认为,每一次拯救都是一件杰作,每一台成功的手术都是在创造生命奇迹。但殊不知,不一样的解读,却蕴藏着一样的价值与情感,那就是:生命高于一切。
同一组照片,公众看见了冷漠,而同行却看见了热血。而制造这种分歧的,正是难以调和的医患矛盾。在矛盾的土壤上,对立的双方,主动难以达成共识,达成体谅与和解:如果医者能够想到门外焦急痛苦的家人,恐怕也不会有手术台前的自拍;如果大家能够体谅医者抢救生命的艰难,也就能够理解那份成功的喜悦。可遗憾的是,医者继续任性,公众固守成见。
事实上,这注定是场没有意义的争辩。有图未必就有真相,这组自拍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境和动机下拍的?涉事医院对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又是怎样的?都还没有答案。轻易地贴上医德沦陷的标签,或者轻易地为自拍者辩解,只会加深误解,扩大医患间的裂缝。
也许,在医疗体制改革尚未完全落地之前,身处矛盾中的医患注定很难达成和解。但是透过这张手术台前的自拍者,以及围绕这张自拍照的争论,我们也应该看到:体制痼疾固然是制造医患裂缝的根源所在,但人心的溃散,又何尝不是加剧这种分裂的原因所在。在生命面前达成共识,在人性面前相互谅解,医患间的矛盾才能渐渐化解,体制制造的裂缝才能一点一点地缝合。
医患之间,本应以生命之名结盟为共同体。可遗憾的是,从这组手术台前的自拍照来看,这个共同体已经趋于瓦解。看着公众批判的武器乱飞,看着同行自说自话地辩解,脱离事实和真相的争辩,不过是这个社会面对医患矛盾时的浮躁表现。手术室里的世界,也许在公众视野之外,而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也许也有着我们无法读懂的价值与情感。让事实说话,让真相发言,才能够打破成见,告别自负,从而达成共识,寻找缝合医患间情感裂缝的办法。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它照出了医患的裂缝,以及舆论在这道裂缝之上的浮躁表达。至于是否照出了医者冷漠、医德沦陷,又或者是公众误解,需要自拍者以及涉事医院站出来说明白。
【启示与思考】
当我们正在为“白衣天使”竭力挽救生命而鼓掌时,却出现了“手术台前玩自拍”这类闹剧,仿佛让“白衣天使”的形象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继续关注该事件后续进展,经调查比对,涉事医院是一所民营医院,拍照原因是纪念“旧址”。事发后,例行的调查,无论结果如何明晰;善后的处理,无论措施多么严厉,恐怕一时也难以抚平公众内心的伤痕。
一边是痛苦万分的病人,一边是医护人员面带微笑,这样的反差和对比,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刺目和不适。医护人员这样做,不仅给人以对生命的不敬畏之感,而且其医德素养及广大医生形象也会被质疑。当台上的忍受病痛的患者和外面焦急守候的家属看到这一张张照片的时候,无疑会对他们带来二次伤害。如此一来,因为这样的行为会埋下恶劣医患关系的种子。
我们的时代需要医术精湛的医生,当然,更需要有医德的医生。“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医德不高,甚至失掉节操的医生与“侩子手”无疑。以后,就请“白衣天使”以德养性、以德养身,适当加快“医德”的脚步,以期追上日益精进的“医术”。在下一次按“快门”前,请仔细检查一遍,是否已经安放好公众对“白衣天使”沉甸甸的信任。这是医者的立身之本,也是最根本的追求。
手术台上玩自拍这件事通过网络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极大地损害了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真相已明,对此,我们都需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医患双方,最需要的是理解,而绝不是“敌人”。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29/7945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