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农村电商市场发展步伐加快

2014年12月31日 13:42

 

今年下半年以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开拓农村电商版图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市场将成为电商企业新一轮厮杀“战场”。记者调研发现,受制于农村地区传统交易习惯、物流配送成本高、农村电商人才短缺等因素,农村电商市场拓展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

电商企业发力农村市场布局

近期,电商企业在农村市场布局上可谓“紧锣密鼓”、“你追我赶”。12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包括发展农村电商在内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和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并举的三大战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阿里未来的重点市场计划之一。

1

目前,阿里已相继发展了浙江桐庐、广东阳山、吉林通榆三个县为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这是阿里自今年10月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以来开拓农村电商版图的一部分。

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集团也不甘落后。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日前在广州表示,将在广东建立一个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发展农村电商。此前不久,京东集团与广东揭阳市签订协议,计划将有“中国淘宝村”之称的揭阳市军埔村打造为京东军埔第一村,引导这里的电商商家向京东平台延伸。11月20日,京东集团还在中国北方的河北省赵县开设了全国首家大家电“京东帮服务店”,以便于更多农民通过京东商城购买大家电。

2

除了阿里巴巴和京东,中国另一家主流电商企业苏宁易购也利用“双11”、“双12”等购物狂欢季,进一步将原有的数百家乡镇服务点升级为新式乡村服务站。这些服务站可为农民提供代客下单、最后一公里配送及售后维修等服务。苏宁易购的长远计划是在未来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中国1/4的乡镇。

刺激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发力农村电子商务的是我国农村地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我国网购市场突破一万亿之后,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日渐放缓,而农村市场则势必崛起。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消费报告预测,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到2016年将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规模。而在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发展农村电商存在两个市场维度,一是将农产品“外销”,即产品“上行”;一是网购进村,即产品“下行”。记者调查发现,不论从哪个层面上发展农村电商,都需要打破农村传统交易习惯、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商人才短缺等三大瓶颈问题。

3

首先,农村电商挑战农村传统的交易模式,农民“触网”意识不强。记者在广东阳山县采访发现,长期以来农民已习惯于当面交易和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普遍陌生,且存在较多不信任感。此外,农村年轻一代多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不平衡的年龄结构使农村地区对电商接受度不高。阿里巴巴集团在阳山设立的农村淘宝店的部分年轻代购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凭借他们的耐心解释和亲自网购的“示范”,大多数农民还是担心买到假货或者对能否退货有较大顾虑。

其次,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物流配送已成为让农村网民最“郁闷”的问题。事实上,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并且县城的网点布局也并非全面,有些县城都没有网点。记者在广东一些农村采访时,不少人向记者抱怨说,物流快、价格便宜的民营快递公司在农村的网点普遍偏少,网购东西时只能留县城亲戚家的地址;而中国邮政EMS虽然可以把货送到村委会,但收费太高不能接受。由于农村散居、面广的特点,物流问题不仅使网购不方便,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特别是一些大宗的生鲜产品,农民“卖家”根本无法承担运费。

4

第三,此外,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缺乏。一些农产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农民“卖家”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同时又要掌握一定农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农产品特点和市场行情,并能在网购客服中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这是农村电商在产品“外销”上的最大的挑战。此外,从网购方面而言,农村地区有电脑的家庭本身就不是很多,懂得网购交易的人更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负责人蒋成鑫说,眼下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团队人数太小,负责的业务又很多,既要开发市场、维持运营又要培训农民,精力根本不够。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部分专家表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能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农民收入的等创造条件。地方政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应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因地制宜,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5

长期研究电子商务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易法敏认为,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中要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思路,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启动资金和维护费用,并在领导力量、优惠政策、人员组织等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建立加强各级跨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有必要的可建立县、镇、村三级一把手领导责任制。

针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地方政府可制定促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环境,积极引导快递、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农村发展,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农村物流体系应在实体网、信息网两个方面建设。实体网方面布局按县(市)分拨中心、乡镇物流站和村级物流点。信息网则以建设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主要手段,通过三级分层建设、部门联通、吸引供需各方,解决农村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6

一些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应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除了电商企业开展人才投放和培训外,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联合若干家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给企业和农民以市场化服务,破解农民电子商务技能偏低难题。同时,还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具有电子商务知识的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素质较高的群体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力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4/1231/7948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