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六大关键词盘点2014年银行新政

2015年01月04日 13:30

 

关键词一:优先股

2014年4月18日,银监会和证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简化境外上市的核准手续。对此,证监会于12月26日表示,证监会对境外上市申请材料的目录进行了简化,其中包括依法核准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优先股发行要求。

1

截至12月底,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9家上市银行均已披露优先股发行预案,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正在筹备发行优先股。这11家银行总共募集资金规模将达到3950亿元。从已发行的农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的认购情况看,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分析,商业银行盈利增长对贷款的过度依赖导致银行需不断扩充资本,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资产质量下行的准备金使得银行盈利承压。银行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金,是应对银行业监管提出的更高资本要求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更高效的资本结构和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

关键词二:地方债

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发布,旨在改变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控制系统风险发生。《意见》提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金融机构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

2

长期以来,地方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从银行融资的主要途径,多年累积的地方债问题使银行无法在短期内与政府“划清界限”,《意见》)的出台将使银行面临短期坏账风险与竞争态势加剧的局面。但长期看,政府融资模式多元化利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促使银行加快业务转型。

 

关键词三:存款保险

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根据人行的研究部署,已酝酿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于2015年1月份推出,所有银行均纳入存款保险制度范畴;根据银行风险评级,实行差别年化费率;设定一定规模的赔付额度,如市场预计的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并且按照比例赔付;设计“早期纠正”的功能。

分析人士和专家普遍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改革创新提速,意味着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也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从而开启银行业真正市场化竞争的大门。

3

关键词四:外资银行

12月20日,国务院公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对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不再规定其总行无偿拨给营运资金的最低限额;不再将已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作为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初次设立分行的条件。此前,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提高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上述两项政策,是我国对外资行主动实施进一步的开放措施,为外资行设立运营提供更加宽松、自主的制度环境。这将对国内银行业造成冲击,但也会促使中资行加快经营转型,转变服务方式,推动经营效率提升,迫使中资行进一步把服务重点转向实体经济。

4

 

关键词五:同业规范

5月,人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 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1月28日,财政部、人行、证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的通知,将加强对商业化转型后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5%。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12月27日晚,央行下发387号文——《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其所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也这意味着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

5

关键词六:民营银行

3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7月25日,中国银监会对外披露批准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12月12日,由腾讯作为主发起人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获准开业,成为首家开张的民营银行。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量被传统银行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它们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在实业中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民间资本,正迫不及待地寻找出口。以开办民营银行的方式服务民营经济,看起来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12月23日,银监会召开的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强调,2015年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扩大村镇银行民资股比范围,扩大民间资本参与机构重组范围,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

 

2015年银行业展望

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如今面临经济新常态,银行业或将面临更严苛的监管但更明确的政策指引。随着2014年各项新政的推进、实施、生效,银行业有望在一种更加成熟的市场化环境中稳步前行。

6

12月23日,银监会在2015年全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积极推动亚太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和互联互通,加大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积极参与投资协定和自贸区谈判,总结推广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在上述领域,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业务发展及合作空间。

同时,中央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企业“走出去”,为跨境金融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简化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体系这三方面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可以预见,2015年,我国银行业在支持中资企业境外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方面有增长机会。而海外发行优先股有助于加快国有大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对银行板块也有积极影响。

此外,外资行准入门槛降低、民营银行准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激发商业银行的活力,提高其自主竞争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4/7950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