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立陶宛的漫漫欧元路

2015年01月05日 10:14

 

伴随着新年钟声,欧元区迎来第19位成员——立陶宛。继波罗的海邻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

观察人士认为,立陶宛加入欧元区相当于对欧元投了“信任票”,尤其是在欧洲经历了债务危机后,体现了欧元区外围国家对欧元的信心,表明欧洲经济一体化继续前行。

1

(图片说明:2015年1月1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左二)和爱沙尼亚总理罗伊瓦斯(右一)等合影。当日,立陶宛正式加入欧元区。)

对立陶宛而言,加入欧元区,背靠大树,获得保护伞,有利于其经济发展。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在致辞中说,加入欧元区不仅意味着经济和政治安全,也意味着立陶宛可以更加快速地发展经济,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他表示,坚信立陶宛能够让欧元大家庭更加强大。

在近年的俄欧对话中,立陶宛力挺欧洲立场。乌克兰危机后,立陶宛对自身安全越发担忧,进一步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呼声日渐高涨。事实上,在刚刚加入北约和欧盟之后的2006年,立陶宛就已申请加入欧元区,但由于通胀率不达标而未获通过。

2007年,时任立陶宛总理的基尔基拉斯表示希望立陶宛于2010年或2011年加入欧元区。然而他的理想风帆却被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暴吹断了桅杆。2009年,立陶宛经济下滑15%,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2%,失业率达18%。

就此,立陶宛政府采取了紧缩政策。2009年至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立陶宛削减的公共开支相当于GDP的12%。2011年至2013年,立陶宛GDP增长分别达5.9%、3.6%和3.3%,成为欧盟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加入欧元区的号角再次响起。2013年1月,就职仅一个月的现任总理布特克维丘斯表示,立陶宛要在2015年加入欧元区。

 

2

(图片说明:2014年12月30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超市商品的价格牌上显示立特和欧元两种价格。)

2014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立陶宛经济恢复强劲,通胀下降,各项数据已达到欧盟关于加入欧元区的要求。2014年上半年,惠誉和标准普尔均将立陶宛信用评级上调至A-。标准普尔在报告中说:“预计2014年至2017年立陶宛经济将稳定增长,年均达4%。”就立陶宛希望加入欧元区的话题,惠誉说:“加入欧元区将提升立陶宛财政和外部融资的灵活性,并降低信用风险。”

2014年7月,欧洲议会以545票赞成、116票反对和34票弃权支持立陶宛加入欧元区。2015年1月1日零时20分,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从首都维尔纽斯市中心的一台自动取款机上取出10欧元,宣布立陶宛正式加入欧元区。

3

(图片说明:2015年1月1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展示从自动取款机上取出的10欧元。)

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是立陶宛的最大贸易伙伴,加之长期以来该国货币立特实行与欧元的固定汇率,因此立陶宛一定程度上早已是欧元国家。

 

立陶宛央行行长瓦西里奥斯卡向记者表示,加入欧元区对立陶宛有利无害。加入欧元区可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立陶宛央行预测未来政府借债利率将平均下降0.8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加入欧元区后,对投资者来说,立陶宛的经济政策更具可预测性,可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而立陶宛央行则预测,长期来看,欧元将带动立陶宛GDP增长1.3%。

分析人士还认为,立陶宛加入欧元区还有地缘政治因素。作为曾经的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在2014年底立陶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和接收站投入运行之前,立陶宛天然气供应完全依赖俄罗斯。在因加入欧盟而关闭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后,曾经核电利用率高达80%的立陶宛更需大量进口电力,其中七成左右来自俄罗斯。

分析人士指出,立陶宛加入欧元区将提升波罗的海三国整体的竞争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在1月1日凌晨加入欧元区的庆祝活动中,爱沙尼亚总理罗伊瓦斯说:“加入欧元区不仅是立陶宛的胜利,也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整个欧元区的胜利。”

4

(图片说明:2015年1月1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观众手持仿制欧元庆祝。)

新年夜的维尔纽斯,四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立陶宛人为新年和欧元区欢欣鼓舞着。不过,在欧洲经历了债务危机后,欧元信心也受到挑战。在立陶宛加入欧元区之际,记者遇到的几名意大利游客却说,可怜的立陶宛,糟糕的欧元区。

毋庸置疑,立陶宛为加入欧元区而走过的路已告一段落,但未来的路还将漫长。(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5/7952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