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治新起点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勇于担当
2015年01月05日 14:4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总体部署,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学习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理应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勇于担当、走在前列,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理论武装,搞好培训宣讲,做法治中国的思想引领者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校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一应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党校教研人员肩负着对党员领导干部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理应自觉把坚定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作为神圣的责任和追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应破除学科本位思想和与己无关的错误思维,不可认为学法讲法只是法学教研人员的事情,从而泛泛而学、舍本逐末,更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原原本本学习、准确领会精神实质,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二应搞好课堂教学,强化学员法治思维。正确处理好党性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法治教育融入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之中;同时,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教育各个环节,引导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思维,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应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班次设置和学员需求,分层设置诸如“法治社会建设”“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依法行政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等教学专题,提高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综合运用模拟法庭、法院旁听等开展体验式教学,选择“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引导学员讨论互动,进一步明确权与法的关系,笃定法治信念。应积极承办党委、政府及司法部门组织的培训班次,及时举办基层党校师资培训班,为基层党校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培训骨干力量。三应开展理论宣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鼓励支持党校教研人员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密结合各行各业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使命与担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全会精神宣讲和依法治国专题辅导。根据受众的不同层次和特点,精心设计宣讲内容,对于基层党群部门干部,应引导其深化加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的认识,强化依法执政、依法决策思维;对于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应加强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其认知法律、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深化改革的能力;对于基层人民群众,应举办普法知识讲座,组建法律援助小组,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引导广大群众学法守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努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开展理论研究,强化决策咨询,做法治改革的坚强推动者
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开展决策咨询,是党校的特色体现、优势所在。一应围绕重大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准确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个全面’”“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开展理论阐释,通过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鼓励支持教研人员撰写学术文章、著作、课题研究成果等方式,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二应围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供决策咨询。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党委政府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及决策正确度、法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党校积极作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参好谋、划好策,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中彰显力量。应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明确决策咨询方向,重点选择“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决策咨询;探索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和决策咨询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性、实践性、法治化的工作思路;以强化决策咨询工作为契机,结合党校功能定位,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国特色高端智库体系和专业化智库建设,使党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加有为、更加出彩。三应围绕司法公正积极建言献策。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对于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应发挥系统整体优势,加强党校系统之间的纵向合作,把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校级重点调研课题,引导教研人员敏感捕捉党委政府关注、党员干部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的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建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人大、政协和司法部门的横向合作,拓宽立法参与渠道,鼓励法学教研人员参与人大立法、政府决策、司法听证等活动,参与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战略规划的起草论证工作,积极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坚持党校姓党,实施从严治校,做依法治国的积极践行者
党校作为党委培训领导干部的学校,自身能否模范学法守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党校姓党、加强党建工作、实施从严治校,对于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一应坚持懂法信法用法,坚决捍卫法治权威。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交锋交融,各种利益矛盾交织交错,这就要求党校教职工必须对重大原则和是非问题旗帜鲜明,头脑清晰,坚定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善于发现和把握党校学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正纠偏,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真正承担起党校人的时代担当、责任担当;把坚持党校姓党和推进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深厚学养、专业基础以及综合运用,给学员提供正确认识和科学推进法治建设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二应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党规党纪严于法律,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更应该严格遵守党内法规,把宪法法律、党规党纪共同列入校委(党组)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范畴,进一步强化校委(党组)在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和校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宪法法律和严格的党规党纪规范党校教职工的行为,引导、督促党校教职工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三应以法治思维从严治校,加强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党校管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围绕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教学科研、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后勤服务等方面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科学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从严施教、从严管理,认真查找学风校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落实,探索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严格的制度、科学的管理、优良的校风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周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5/7952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