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日本经济留后患 未来前景不乐观
2015年01月07日 14:05
(图片说明:2014年9月26日在日本东京一处码头拍摄的货运卡车。)
日本经济短暂向好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加大了推进以“大胆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经济成长战略”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的力度,并从金融、财政政策等方面入手,制定了耗资约5.5万亿日元的促进经济恢复措施,力图尽快摆脱长达15年的通货紧缩困境,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
在一系列景气对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部分领域确实有了一定的起色。首先,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东京股市日经股指不断更新多年来的纪录。12月8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股指一度突破18000点,最后以17935点收盘,创2007年10月以来新高,与安倍上台时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图片说明:2014年12月19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一名男子从街头的股指显示屏前走过。当日,在隔夜美国股市大幅收高、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并上调经济和产出预估值以及日元对美元汇率进一步回跌等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东京股市大幅上扬。)
其次,受惠于日元大幅贬值,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外向型大企业经营状况大幅改善,收益增加,设备投资计划增长。据统计,日本1250家上市公司2014年4月至9月份的税后纯利同比增长9.58%,达17.3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万亿日元以上。
第三,工矿业生产企稳,倒闭企业减少,就业形势改善。经济产业省发表的数据表明,2014年11月份工矿业生产指数为97.8,预计12月份增长3.2%,工矿业生产形势逐步企稳。日本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库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倒闭数量连续15个月减少,为8年多来的新低。就业状况继续改善,失业率一直持续保持着较低水平,11月份失业率为3.5%,创17年来新低。不少中小企业甚至遭遇了招工难问题,特别是建筑行业人手不足问题严重。
表面繁荣难掩隐忧
日本学者认为,从表面上来看,安倍经济学在提振日本股市,激发出口导向型大型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有明显的成效,但副作用巨大,将给日本经济留下无穷后患。主要问题表现在:职工实际收入减少、物价上升、个人消费支出下降、出口持续赤字、贫富差距扩大、政府债务屡创历史新高。
尽管职工名义工资增加,但由于物价上涨以及提高了消费税等因素,实际购买力下降。2014年10月份日本职工家庭的现金收入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0.5%,扣除物价上涨以及提高消费税等因素,实际工资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2.8%,连续16个月减少。大多数工薪家庭都感到生活压力比以往更大。就业人口增加主要是临时性员工增加,收入稳定有保障的正式员工并没有增长。
(图片说明:2014年4月1日,日本东京伊藤洋华堂超市内,顾客在消费税上调后选购蔬菜。)
实际购买力下降导致个人消费持续滑坡。今年11月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下降2.4%,为连续8个月减少,下降时间之长大大超出日本政府与经济研究机构的预期。
尽管日元大幅贬值有利于日本商品出口,但由于日本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出口商品竞争力减弱,支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贸易依然低迷,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至9月,日本贸易赤字达4.3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7.2%。10月和11月的贸易赤字幅度虽然有所收窄,但依然看不到扭转的迹象。日本出口贸易已经连续29个月赤字。
国家债务进一步增加。在安倍上台执政后的不足两年间,政府债务已经从997万亿日元增加到了9月底的1038万亿日元。安倍政府最近决定将再次提高消费税的时间推迟到2017年4月,这将无法实现到2015财年将财政赤字减少至2010财年一半并在2020财年实现财政盈余的目标。
复苏前景难言乐观
日本学者认为,“安倍经济学”有其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人口下降、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企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带来的国内产业空心化,国内需求长期低迷等结构性问题。
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最近发表讲话指出,“安倍经济学”通过金融财政政策提振景气的效果正在消失,试图利用金融政策长久提高经济增长力、持续创造雇佣机会只是一种幻想,进行彻底的经济结构改革才是振兴日本经济的关键。
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比原先预计的严峻,各有关方面纷纷下调了日本经济增长预测。日本央行将2014财年经济实际增长率从增长1%下调至0.5%。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最近汇总的日本42位经济学家的经济预测平均结果也表明,尽管今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将出现回升,但回升乏力,2014财年日本经济规模将萎缩0.5%。
(图片说明:2014年11月19日,在东京日本央行总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出席新闻发布会。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继续维持目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认为日本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轨道。)
日本经济学者普遍认为,明年日本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但不会给人们惊喜,经济复苏步履沉重,前景难言乐观。(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7/7956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