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黄牛党”感谢火车票新政的几多思考

2015年01月07日 14:52

 

【事件介绍】

 

“感谢新政策,生意很早就热起来了”

从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此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发车前15天退票免费。

记者调查发现,预售期延长在为旅客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囤票等问题,仍有很多人无法顺利买到车票,这让车票“黄牛”们的生意旺季提前到来。

“感谢新政策,生意很早就热起来了。”有“黄牛”嚣张地说。更有“黄牛”透露,每天的收入已超过千元,而且随着春节的临近增加,应该比往年的收入还要翻两番。大量“黄牛党”活跃在线上线下,“靠技术”“拼门路”,在日趋规范的购票环境下依旧生意火爆。

铁路系统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互联网售票已经超过总售票的一半以上。与往年相比,12306网站今年扩充了系统交易处理能力,扩充了网络带宽,将系统查询处理能力提高两倍。

然而,记者发现热门车次买票情况仍不容乐观。12月21日,铁路系统开始发售除夕车票。记者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脑网站等登录12306买票系统进行热门车次的查询,在办公室无线网络环境能正常浏览高清视频的网络条件下,手机购票客户端在刷新五次后方能成功查询车次,网页版更是登录缓慢。

12306网站的公开数据也侧面反映了购票的难度。12月7日——12月21日,12306网站登录总人数69790万人次,互联网售票6281万张。如果简单按照登录人数和网上售票张数,互联网买票命中率仅为9%。不过,由于登录网站并不一定表示要买票,且有大量“黄牛”党重复登录刷票,实际购票成功率应更高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黄牛党”成了大量返乡人的无奈选择。某事业单位的祝女士想买上海到重庆的火车票,但在12306网站连续抢了5天都未成功。“挤都挤不上去,好不容易登上去了,车票一闪就没了,时间不到一秒钟。不想再费劲了,最后每张票加了100元,让‘黄牛’帮忙在网上抢到票。”

祝女士的遭遇代表着一大批“想抢、能抢却抢不到票”的人。而那些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或者没条件上网的打工者,则更是“黄牛党”的最大目标人群。

记者日前在北京西站遇到河南林州到北京打工的姜某。年近50岁的姜某在北京知春路一小区经营水果摊。“不会上网买票,只能到车站来买。”姜某说。

“网络买票对有些人是方便了,但对我们这种没什么文化的打工仔肯定不公平。”在天津给装修公司打零工的小高说,他没电脑,接触电脑的唯一机会也就是上网吧看视频。“虽然现在表面上打电话、上网都能买票,但都不如找黄牛好使。在外一年了,过年肯定要回家,对我们好多同伴来说,只有靠‘黄牛’才能回家。”

 

有“黄牛”收入比往年翻两番

在与“春运”有关的百度贴吧和论坛中,随处可见代抢火车票、代购火车票的“黄牛党”。他们往往留下QQ号码等联系方式,明目张胆招揽生意。此外,在QQ群查找关键词“火车票”,立即会出现数百个“火车票互助”“火车票代抢”等QQ群,生意十分红火。

—预售期加长、免费退票成了“黄牛”的新“商机”。“感谢新政策,跟往年比我们的生意早就热起来了。”网名叫“晴天”的“黄牛”喜不自胜。

人称“阿强”的“黄牛”告诉记者,60天的预售期、15天的免费退票期给了他们更多机会。由于预售期提前,很多普通乘客在不确定行程安排的情况下,采取了“囤票”行为,即连续购买多张不同日期的车票,导致退票的数量增加,于是,“黄牛”收取高价的“捡漏”订单也大大增加。

12月26日,12306铁路客服中心发布公告称,旅客网上购票,行程冲突时不能购票。“晴天”说,此政策主要是对那些为买一张满意的票而不停买票的人起到制约作用,对“捡漏”订单影响不大。

不少“黄牛”赚得盆满钵满。一个名为“碧海蓝天”的“黄牛”透露,他现在平均每天能接20多单,日收入高达1000元以上,且还在持续增加,两个月预计能赚8万元,一些同行的收入甚至能比往年翻两番。

—高速宽带和抢票神器让“黄牛党”颇具技术优势。为了在年底大赚一笔,不少“黄牛”非常舍得“前期投资”。“春运车票”QQ群群主“小天”告诉记者,他的网速是100M,而一般用户10M网速就能满足平时应用,只为了抢票就花高价升级带宽不太可能,所以,只要有他们在,一般的购票者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抢到票。

不但有高速宽带的支持,部分“黄牛”甚至有自己专属的“抢票神器”。“自己设计的抢票外挂程序,能记录乘车人信息,不断自动重复登录,1秒钟可自动登录3次,直到登录成功,以此代替缓慢的人工操作,并通过对12306网站的不断刷新和监控,一旦有人退票,能很快发现。”“小天”说,一般来说,反应时间不超过0.1秒。

—变固定账号为使用买家账号抢票,躲避网警追踪。春运启动以来,各地铁路公安部门均开展了打击倒票行为的“猎鹰-2015”战役,加强对12306的监控,通过侦测可疑购票账号打击“黄牛”。然而,大小“黄牛”都已经调整了策略。

“我们将以前‘囤票’的方式改为代人抢票,将以前用固定一个账号抢票改为使用买家的账号抢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一个号码被监控到的几率,现在对方在后台看到的,就跟用户自己在用12306账号买票是一样的。”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黄牛”还会定时更换电脑来抢票,防止固定一个IP地址抢票,被网警追踪。不止一位“黄牛”信誓旦旦表示,警察不可能抓得到他们。

此外,一位铁路公安干警告诉记者,由于很多“黄牛”自称“代购”,在火车票实名制后,到底哪些行为算是以前“黄牛”的行为,目前仍有争议。原铁道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查处代售代办铁路客票非法加价和倒卖铁路客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规定,如果没有代售资格,非法加价和倒卖火车票属于违法行为。不过由于火车票是实名制,“黄牛”将票卖给票主人,是否算是“倒卖”尚无法律明确。

 

传统“黄牛”经营的铁路“老关系”依然能搞到票

记者多日来在一些城市的车站调查发现,相对于网络上“黄牛”的火热,传统的线下“黄牛”生意相对冷清一些,但依然活跃。

记者联系到多位在北京、武汉等地长期倒卖春运火车票的“黄牛”了解到,由于今年火车票购票时间大幅提前,购票乘客有充足时间来等待其他乘客退票。为防止大量买票却卖不出去带来的损失,今年他们手头都没有“备票”。

“若你真想要票,我肯定能拿到。”一位周姓女“黄牛”告诉记者,一些大站始发的直达或快速列车都有一节卧铺车厢是为列车乘务员预留的,通常有几十个铺位,不会对外销售。在铁路部门工作了将近30年的老谭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一般来说列车长都有这个权力,和他搞好关系,就能拿到票。”

12月23日晚,记者在北京西站二层自动售票处门口发现了一个向旅客兜售车票的“黄牛”刘某。刘某见记者守候多时,便上来搭讪,“我保证你一个月以后拿到票,每张加200元,先验票后付钱。”

刘某表示,铁路放票“自有规律”,现在放出来的票基本上都被抢光了。但是,下个月和邻近发车前一天,还会有部分车次的票出现。“我们搞票全靠多年经营下来的‘老关系’。”

刘某掏出几大张打印满身份证复印照的纸,“这些都是今天通过我买票的人,等再晚点我就进站找人把票出了。你确定好了哪天走,把身份信息发给我就能买。”刘某还说:“退一步,即使真的买不到票了,我也能动用关系把你送上车后补票。”

在与刘某攀谈期间,一个当晚前往安阳的小伙子,在车站已经无票的情况下,被刘某的同伴送进了车站。

记者在多个城市车站都发现了这样的“黄牛”。根据各地公开报道,各地铁路公安局“猎鹰-2015”战役专项行动,目前已经累计抓获涉嫌倒卖车票的犯罪嫌疑人近百人。

天津铁路公安一位资深民警说,虽然传统“黄牛”近两年明显减少,但还是有部分比较顽固的利益链存在。“要勇于向权力权利开刀,加强监管,杜绝勾结,从源头铲除‘关系黄牛票’。”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黄承锋建议,可以尝试改变现有的放、退票制度,铁路部门可以考虑分阶段放票,并把每一阶段放票的时间及数量对外公布,让信息透明,减少“黄牛党”的囤积票量。此外,针对目前“黄牛”“捡漏”的问题,他建议不要将退票马上放出,因为只有“黄牛”才能长时间循环抢票,而应将所有退票提前公布时间进行集中投放,提高普通旅客的抢票成功率。

 

“黄牛”“感谢”售票新政的多重讽刺

火车票预售期延长,本是为了方便旅客购票,避免扎堆抢票,没想到却被“黄牛”利用从中牟利。笔者以为,“黄牛”的嚣张对铁路系统是委婉的多重讽刺。首先是对火车票政策决策机制的讽刺。每年的售票新政是如何出台的,是铁路系统自己制定政策,还是相关部门参与政策制定,公众至今都不清楚。预售期延长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不能仅仅是延长预售期了事,还应该围绕预售期延长进行相关政策设计,以减少“黄牛”倒票和旅客囤票。

其次是对12306网站技术水平的讽刺。“黄牛”之所以很疯狂,原因之一是12306网站的技术对抗能力不敌“黄牛”使用的抢票神器。12306网站自上线以来投入了巨额资金,但仍然安全漏洞百出,最近泄露了用户信息,而且始终无法击败各种抢票软件。作为一家重要的公共服务网站,始终在技术上得不到大的提升,让人有些失望。

再者,对铁路警方打击倒票方式,或许也是一种讽刺。据悉,春运启动以来,各地铁路公安部门均开展了打击倒票行为的“猎鹰-2015”战役,加强对12306的监控,通过侦测可疑购票账号打击“黄牛”。然而,大小“黄牛”都已经调整了策略。从实际情况来看,铁路警方似乎没有跟上“黄牛”调整的节奏。

惊闻“黄牛党”感谢火车票新政

惊诧之余,真的令人五味杂陈。

尽管今年春运前夕,铁路总公司出台了“提前15天免退票费”等新规,但一票难求的局面,依然如旧,让我们始终感叹回家的路好辛苦!据统计,互联网买票命中率仅为9%。

在这么低的命中率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一对在上海某研究院工作的夫妇囤21张春运车票、为的就是抢两张春节回哈尔滨的车票了。而更多的想抢、能抢却抢不到票的人,只能是选择“黄牛党”买票、抢票。尤其是那些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或者没条件上网的打工者,更是“黄牛党”的最大目标人群。而预售期加长、免费退票更成了“黄牛”的新“商机”。由于预售期提前,很多普通乘客在不确定行程安排的情况下,采取了囤票行为,即连续购买多张不同日期的车票,导致退票的数量增加。于是,“黄牛”收取高价的捡漏订单也大大增加。

除了网上抢票,令人诧异的是,在有关部门不断打击的背景下,传统“黄牛”经营的铁路“老关系”依然还能搞到票。“一般来说列车长都有这个权力,和他搞好关系,就能拿到票。”这些顽固的利益链的存在,进一步搅乱了火车票经营秩序,严重加剧了一票难求。

春运已经持续了不少年了,每年的售票政策,都会招来不少的质疑。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买票规则总是那么经不起现实的考量?总是能让“黄牛党”生财有道?为何大量“黄牛党”依旧能活跃在线上线下,“靠技术”、“拼门路”,在日趋规范的购票环境下依旧生意火爆?

铁路部门或许要进一步倾听民意、民声,不断完善、健全春运购票规则,使之更加精细化、精致化,及时堵住抢票漏洞,方便公众及时、有效购票,比如,网络订票是否应设置数量规定、提前15天退票应试行阶梯式收费,以遏制“黄牛”从中牟利。而对传统“黄牛”靠经营铁路“老关系”的倒票行径,应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加强监管,杜绝勾结,从源头铲除“关系黄牛票”,对铁路的“内贼”,应毫不留情地 “杀一儆百”。

同时,我们更要期盼带薪休假、探亲假等制度能切实落地。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其实就是为了缓解节日出行压力集中的问题。可是,在目前带薪休假制落实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下,春运压力显而易见。因此,我们更期待通过带薪休假等制度的执行力来缓解春运压力,实行人性化的假期制度。

 

【启示与思考】

与普通人相比,“黄牛”在网上购票显然更具“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黄牛”的强势介入使普通人购票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如果铁路系统不能从技术等方面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很多人无奈而现实的选择,就是放弃自己在网上购票,而以加价的方式委托“黄牛”。这样自然会使“黄牛”更牛,牛到人们只知有“黄牛”,而不知有铁路监管部门的存在。

“黄牛”还要牛多久?善于隐匿闪躲、不断调整策略的“黄牛”固然会牛下去,网上随处可见代抢火车票、代购火车票的“黄牛”同样在明目张胆招揽生意。而且,据“一位铁路公安干警”说,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后,“黄牛”将票卖给票主人,是否算是“倒卖”尚无法律明确。这是不是说,打击“黄牛”尚无法律依据呢?显然,没有一个“黄牛”是活雷锋,他们无一例外以非法加价的方式实现“盈利”,同时坑害了普通旅客的利益。

眼下的延长客票预售期机制,在为一部分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囤票机会的同时,也会加剧另一部分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如此条件下发生的囤票行为,难道是不可预知的吗?也许,只有进一步完善售票机制,尽可能地加开临客,才能稳定人们回家的心理预期,才能真正防住黄牛。旅客自利的囤票行为,特别是“黄牛”利用预售期延长大发其财,应当成为铁路系统工作的着力点。

“黄牛”感谢售票新政,表明作为一项探索性改革,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依然存在不足。由此,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任何一项改革来说,都应该从改革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去不断释放改革服务民生的价值。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7/7956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