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反腐倡廉

严惩“塌方式”腐败 打牢执政根基

2015年01月08日 14:43

 

【事件介绍】

 

河南新乡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

12月29日记者获悉,河南省委巡视组向郑州、信阳、周口、洛阳、新乡5个省辖市反馈巡视情况:有的地方存在城区公安干警队伍中腐败多发,城中村(社区)干部中贪腐现象普遍问题;有的地方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问题……

郑州:城区公安干警队伍中腐败多发,城中村(社区)干部中贪腐现象普遍

9月25日至11月30日,省委第一巡视组对郑州市进行了巡视。

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穆煜山指出,郑州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巡视中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城区公安干警队伍中腐败多发,城中村(社区)干部中贪腐现象普遍;“四风”反弹问题不容乐观,存在“变相”违规问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量大面广,选人用人工作“土政策”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执行不够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两个责任”落实仍不到位,市委对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重视不够,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主动性不够,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不到位,派驻机构执纪办案力度小。

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省纪委等有关部门处理。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表示,将对照省委巡视组反馈的意见,研究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实行台账管理,对号销账,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形成“可检查、可量化、可实录”的整改成果。

信阳:存在超职数配备干部、带病提拔和买官卖官

省委第四巡视组于2014年11月5日至12月10日,对信阳市进行专项巡视。省委第四巡视组组长孙丰年表示,信阳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意见,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检查,实施责任追究。

他说,在反腐败工作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信阳建筑工程领域“三违”问题严重,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腐败问题多发,部分单位财务监管混乱,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反映依然较多。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民主决策不够充分,选人用人导向有偏差,存在超职数配备干部、带病提拔和买官卖官,以及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不够等问题。

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表示,将迅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抓紧制定整改方案,迅速开展整改工作。

 

周口:政法系统问题突出,涉及政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频发

省委第六巡视组于11月7日至12月5日对周口市进行专项巡视。省委第六巡视组组长郭丛斌指出,群众反映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违反“八项规定”的现象仍有发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定程度存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有时考察不深、把关不严;政法系统问题突出,涉及政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频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突出,个别基层政法干警为民服务意识差、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问题较多,为以权谋私和营私舞弊留下了空间。

在巡视中,巡视组还收到一些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省纪委等有关部门处理。

周口市委书记徐光表示,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对各项具体整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明确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间、整改重点和整改目标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抓好落实。

洛阳:国土、规划、城建、医疗等部门和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省委第八巡视组于9月27日至12月2日对洛阳市进行巡视。省委第八巡视组组长王尚胜指出,洛阳市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努力把洛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国土、规划、城建、医疗等部门和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苍蝇式”腐败问题突出。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方面,选人用人程序不够严格,发扬民主不够充分,带病在岗、带病提拔问题比较突出,干部调整配备缺乏科学统筹。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表示,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持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

新乡:政法领域腐败问题严重,市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

2014年9月25日至12月10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对新乡市进行巡视。

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刘有富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新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严重,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有的领导干部对家属、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不严,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混乱,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仍然高发频发,交通、土地、规划、环保等领域腐败案件相对集中,民生领域贪腐问题突出,政法领域腐败问题严重,市公安系统出现“塌方式”腐败。

此外,新乡市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够严格,存在民主与集中“双不够”的问题,选人用人导向存在偏差,执行干部政策不规范,拉票贿选、买官卖官问题比较严重,考察不准、“边腐边升”问题较为突出,超职数配备干部等“三超”问题治理难度大,干部档案管理及党委研究干部任免事项的会议记录不规范。

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规定移交省纪委处理。

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表示,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深刻反思、剖析根源、找准症结,一项一项拉出单子,一条一条细化措施,一件一件明确责任,建立台账,逐一销号。

 

解读:巡视工作与查办案件有啥关联?

12月29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学军等被查。很多读者问,巡视工作与查办案件有啥关联?

记者从省委巡视组获悉,巡视和办案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工作,二者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巡视和办案分工不同。巡视组是“侦察兵”,主要是发现问题并如实向省委报告,但不直接处理问题和查办案件;案件检查是“围歼部队”,专职查处案件。形象地讲,巡视是发现问题,把病找出来,至于病怎么治,打针、吃药还是动手术,由后边的主治医生来完成。

据了解,巡视和办案又要密切协作。只有实现“无缝对接”,才能形成强大反腐合力,这主要体现在:巡视组出发前与有关部门沟通信息,要请有关办案部门向巡视组通报情况;巡视中,有关办案部门选派人员直接参加巡视工作;巡视后,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回访时,督促有关地区和单位解决相关问题。总之,巡视既要做到不缺位,又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当好反腐败的“侦察兵”、“先遣队”。

行业信息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9月25日至27日,省委8个巡视组已全部进驻被巡视地,开展今年第二轮集中巡视。其中,安排4个巡视组对郑州、洛阳、新乡、安阳4个省辖市开展常规巡视;安排4个巡视组分别对平顶山等8个省辖市开展专项巡视。

2014年11月6日至14日,省委7个巡视组分别进驻许昌、信阳、周口、三门峡4个省辖市和省文联、省总工会、省法院3个省直单位,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巡视。

新乡公安系统塌方式腐败倒塌的是民心

近日,河南省省委巡视组向郑州、信阳、周口、洛阳、新乡5个省辖市反馈巡视情况:有的地方存在城区公安干警队伍中腐败现象多发,城中村(社区)干部中贪腐现象普遍等作风问题;部分地方公安系统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问题……消息一出着实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定有人会问如此类似于产业链似的贪腐现象为何能如此猖獗?

且在信阳还存在买官卖官等现象,如此看来贪腐之风之所以能盛行我们也不难想象其个中缘由了。巡视组还发现其各个地方不尽相同的在官员作风建设上的漏洞,例如国土、规划、城建、医疗等部门和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而最为严重的当然是新乡在这方面问题突出,出现了塌方式的腐败问题。新乡市委书记随即表示,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深刻反思、剖析根源、找准症结,一项一项拉出单子,一条一条细化措施,一件一件明确责任,建立台账,逐一销号。

巡视组在这过程中担任的就是发现问题、查出问题的角色,但具体整治、纠错都属办案部门把控,当然两者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在国家大力倡导党政廉洁、创建和谐的官员作风建设的大背景下,巡视和办案缺一不可,两者都是为了兼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此基础之上,政府部门在进行党政建设的同时是否得民心当然是关键所在。新乡公安塌方式腐败在职官员必将是有相应处置的,但因为此类严重的事件,政府相关部门更是倒塌了人心。

贪腐事件每天都有在发生,昨日就有查出广州公职人员贪污百万却否认指控,甚至是以“请领导吃荔枝”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民众。俗话说“盗亦有道”,既然已经被指控且证据确凿就该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网友直言此类贪腐行为难以容忍。为官者,理当自觉接受百姓监督,为民谋利,共创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塌方式腐败”也是一种团团伙伙

“塌方式腐败”这样的措辞,上一次,还是用来描述山西腐败系列案件,眼瞅着又用到河南新乡了。

应看到,公众在触碰到“塌方式腐败”这样的词语时,依然表现出异样的热情,实在是现实本身太过让人惊诧。今年8月17日,据中纪委网站消息,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孟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2月4日,河南省纪委官方微博公布,新乡辉县市公安局政委樊建峰、新乡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侯军,以及新乡长垣县公安局长、党委书记杨光,皆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从市政法委书记到县一级公安主管,新乡一地的公安系统即出现系统性的腐败问题,显然不能再以“偶发”、“随机性”来遮掩。这至少表明,其一,贪腐官员能够长期安然无恙,且边腐边升,显然与当地选人用人以及基层监督存在问题有关,而河南省委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或者说,“塌方式腐败”可能只是表现形式,而监管失职,乃至整体性的失序,才是根源所在。

其二,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一被调查,紧接着就牵出一串下属官员,从中可以看出,新乡公安系统中确实存在着“利益共同体”。在这样的“利益共同体”中“一荣俱荣”、互相掩护的情况大量存在,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组织监督和民众监督如此难以进行,为何会出现“一损俱损”的“塌方式腐败”。

这也可从此前河南省原公安厅长秦玉海的落马中寻觅出一条脉络。据中新社报道,河南公安系统“落马”者,普遍有某种交集。籍贯吉林的孟钢与秦玉海有着东北老乡之谊。二人均曾在焦作任职。2010年,秦玉海大力推广河南警务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便是孟钢任职的新乡,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得不让人有所联想。

而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新乡市公安系统的系列腐败案,添加了一个小小注脚。治本之策仍在于一手抓反腐,除恶务尽,保持长抓的韧劲和耐心;一手净化政治生态,同时要强化监督、约束权力,不给拉帮结派、团团伙伙以空间与机会。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塌方式腐败”一词屡屡见诸媒体。这些重大腐败案件,一旦被查处曝光,往往“扯出藤藤带出瓜”、“倒下一个牵出一串”,对当地的政治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山西窝案、中石油窝案、发改委价格司窝案、湖南衡阳贿选窝案、广东茂名、安徽萧县、安徽泗县的腐败窝案等,无不是其中的典型。

“塌方式腐败”主要缘于选拔任用机制背后权钱交易的魅影、“买官卖官”潜规则的盛行。有的干部认同“靠组织不如找靠山”,跑官要官、攀龙附凤而恬不知耻,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个别官员也以官职为筹码、用“施恩”的方式笼络下属,双方逐渐结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山头”。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占据“山头”的官员只顾找靠山、捞大钱、讲享受,心里哪还有党和人民的半点位置?

“塌方式腐败”的背后是“山头”作祟。因而,治理“塌方式腐败”,既要关口前移、把选人用人的权力看住,又要抓早抓小、注重防范于未然,还要以“零容忍”形成震慑。这不但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魄力,更需要党和政府“坚忍不拔”的毅力。

严惩“塌方式”腐败,中央正在对此“深挖地基”,浇筑“钢筋水泥”,打牢“执政基础”。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办事,坚持21字“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原则,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老实人吃亏,坚决铲除“小圈子病”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负有反腐之任的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更需守土尽责,敢于亮剑,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并做到灭蝇有力,打虎到位,除恶务尽,如此才能拔出大小“圈子”之根,防范它们死而复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08/7957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