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垄断经营制约出租车行业发展

2015年01月12日 09:16

 

多地停运频发原因直指“收入低”

2014年,全国发生多起出租车“不拉活”事件:5月,内蒙古包头固阳县近百辆出租车停运,希望降低承包费用;11月,广东清远近百辆出租车呼吁重视月租过高和黑车现象;陕西宝鸡市近百辆出租车希望降低燃气费用;12月,安徽黄山市4家出租车公司的400余辆出租车希望调高起步价。

6LUN}YGQ_}0@}0JA5[3DGNN

就在几天前,2015年1月4日上午9时许,沈阳数十台出租车在浑南新区奥体中心附近停靠聚集。就在沈阳出租车空驶的同天上午,浙江东阳市上百辆出租车聚集在市政府广场门口,整齐停放“休眠”。

纵览“的哥”反映的问题,大多与燃油费调整、调价方案和黑车、“专车”有关。沈阳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生存压力太大,“专车”、“黑车”又不断增多,影响正规出租车司机群体收入,有关部门对其管理不力,“本来就赚得少,现在更没法活。”

D$9)EP@Q2_3`0I{DGH)J973

沈阳出租车司机李师傅称,自己花21万从公司买了辆中华车,每月交了2000元“份子钱”后,到手勉强3000元。同时还要支付各种保险、使用费、维修检查费,而按规定6年后车必须报废时只给600元返款,全算下来回本都难。

重压之下,大量出租车司机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劳动,胃下垂、糖尿病、颈椎腰椎劳损、风湿关节炎也成常见职业病。一位出租车公司管理者坦言,与“骆驼祥子”般的司机相比,出租车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油费、维修、保养等负担都扔给司机,“只管坐着收‘份子钱’就行”。

 

三大制约与挑战:垄断经营、新兴业态、监管不力

对于奇高无比的“份子钱”,“的哥”长期呼吁减负松绑。去年以来“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持续“走红”,“专车”服务给不少终端用户带来了崭新体验,在折射出租车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现状的同时,也为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_MMYY0ELATHAR(~N)U8WX1C

一是行业结构不合理,“份子钱”奇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国镇指出,出租车整体行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出租车公司经营方式带有半垄断性质:出租车行业由政府特许经营,“份子钱”由出租车公司随意定,司机完全没有议价权。

多名司机表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长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但是其中8小时是用来交“份钱的”。据了解,北京每名出租车司机每月需向公司上缴约4000元“份子钱”,此外还要承担油钱及修车费用。

与份子钱一同飚涨的,还有出租车牌照价格。上世纪90年代至今,沈阳出租车牌照价格从3万涨到近80万;浙江温州出租车运营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投标拍卖以来,价格也从20万元到126万元一路走高;山东价值四五万元的出租车,经营权的转让费已达最高50万。

6I((9Z6F[(5EHW%}$4P3MVS

二是新兴业态的机遇与冲击。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54亿,“快的”打车的单季活跃用户人均启动次数达到了15.82次。打车软件的用户群体相对稳定且持续增长,用户数和使用打车软件的黏性稳步增加。

与传统出租车运营公司相比,打车软件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获得大量潜在客户,在降低固定资产消耗的同时促成协同共享经济形式。2014年10月,“专车”服务兴起,私家车挂号租赁公司抢滩出租车运营市场,打出商务服务口号划分市场蛋糕。沈阳旭龙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经理徐宏表示,“的哥”月收入已从每月5000元降到3000元左右,不少出租车司机都已转行干“专车”。

3HA)Y9H5M6%K6Z%04U9D525

三是是“黑车”屡禁不止仍存监管不力。黑车猖獗已是出租车运营市场的老问题。沈阳有司机表示目前有上千台“黑车”抢生意,地铁口终点,高等院校门前都可以看到私家车模样“黑车”。

多位司机表示,“黑车”影响正规出租车司机群体收入,同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常年喊打却屡禁不止”的现状,一方面与查处难度逐年增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射出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放开市场竞争 倒逼行业改革

面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生存窘境,专家认为,为出租车司机松绑的关键不能简单依靠限制新生约租车网络平台,打破行业垄断经营,倒逼切实改革才是根本途径。

一、打破行业垄断,减少“份子钱”。针对“份子钱”顽疾,全国多地纷纷试水动刀。武汉拟实行出租车经营权无偿使用,1.5万台出租车每年“份子钱”有望减负1亿元;广州试点推行“的哥聘任制”,让“的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拿稳定工资,每月实际上交费用可比承包制少300元到400元。

6KCK%6KIL6DX5H(%1_BR[`X

(图片:用打车软件在北京东三环一街道搜索出来的附近的出租车)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减少“份子钱”可促进利益在出租车司机和市场间重新分配,大大激发司机的积极性和规范意识,减少拒载和高峰停运行为,也有助于缓解“黑车”泛滥现象。

二、开放市场竞争,实行财务透明化管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认为,目前公众乘车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出租车及租车行业却面临严格的数量管制及单一的价格管制。相对亟有固定的利益格局使市场缺乏竞争,好的经营主体和司机难以入行。

专家建议,政府在明确符合运营要求和出租车司机资格底线的前提下,对车辆数量和价格不进行过严管制,并允许各种市场主体进入,充分竞争。同时强化对出租车经营企业的监督,使其财务管理制度透明化,做出合理定价。

U346{{$_[VQQNC]D9R5HCSM

(图片:一位“黑车”车主在询问几位旅客是否需要坐车)

三、利用“专车”的鲶鱼效应倒逼行业改革。上海、南京、沈阳等多地交通部门声明,只要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没有客运经营资质,都属非法营运行为,一旦查获将按“黑车”查处。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表示,移动互联网开启的城市交通变革新时代已来临,“专车”服务的鲶鱼效应,或可成为撬动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杠杆。而“专车”依托市场化运作的商务服务,在服务理念、打车体验等多方面对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有拉动作用。

专家表示,针对“专车”服务初期可能存在的“黑车”等问题,交管部门进行全面监控和引导梳理,狙杀掉可能影响市场秩序的混乱行为,帮助打车软件公司保持好发展节奏,而不是“一刀切”直接禁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12/7960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