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土特产换来上亿元字画?
2015年01月12日 13:48
【事件介绍】
河南官员被指持上亿元字画称是用土特产换的
最近记者接到读者来信,反映现任河南南阳市纪委常委谢先莹拥有诸多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个别字画的市场价值甚至“高达亿元”。其收藏书画的价值与其收入明显不符。12月26日,谢先莹承认拥有不少名人字画。对此,谢先莹解释,多是“感情投资所获取”,比如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换的。
他的另一身份:书画家
2014年10月,记者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现任南阳市纪委常委谢先莹,热衷收藏名人字画,其目前拥有的藏品中不乏李可染、范增等大师价值连城的作品。
记者查阅河南当地媒体公开的报道和南阳市官网公布的人事变动信息发现,谢先莹此前曾先后在河南省方城县、镇平县担任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职务,后升任南阳市纪委常委。
记者随后通过网络检索关键词“谢先莹”后发现,除了和南阳纪委有关的信息外,更多的则是与书画鉴藏有关的资料。比如有网站介绍其是“当代鉴藏理论家、书画家……”目前还担任南阳画院名誉院长一职。记者从河南省和南阳市多个渠道证实,上述“书画家”谢先莹,与现任南阳市纪委常委谢先莹确为同一人。
网站:收藏投资相当成功
记者在检索有关资料时发现,在书画收藏方面介绍谢先莹的信息,主要来自一个名为“中国书画鉴赏收藏网”的网站。这个网址为“www.xiexianying.com”的网站,和“谢先莹”的拼音一致。
网站文章在对谢先莹的介绍中提到,“谢先莹成长在书画世家,自幼随祖父、父亲学书习画,又是美术院校科班出身,不仅长于泼墨丹青,更精于书画鉴藏”。该网站在介绍其收藏和投资的关系时还特别强调:“收藏投资相当成功。”
“他有幅画值近亿元”
2014年10月,记者以“咨询购买名家书画”的由头,联系到南阳市多位书画界人士,证实谢先莹平日的确收藏有很多名人字画。南阳画院院长曹永刚称,谢先莹收藏的一幅名人画作,曾于数年前在北京某著名艺术品拍卖行拍卖,最终以9000多万元“成交”。
记者注意到,上述人士所提到的名人画作,《中国文物报》等媒体曾有报道称,上述画作2010年曾在北京拍卖,最终拍价是9000多万元。不过,记者检索该拍卖行官网当时的拍卖记录,发现这幅作品并没有显示在成交栏中。
记者又以“咨询购买名家书画”的由头,与谢先莹取得联系,询问这幅价值近亿元的名人画作是否愿意“出手”。谢先莹在电话中的答复只有一句话:“我只收藏,不出手。”
回应
土特产换来名人字画
2014年12月26日,谢先莹在其位于南阳市纪委的办公室内接受了记者采访。
针对举报信,谢先莹首先向记者表示:“说资产上亿那是诬陷,能有个几百万就不错了。”
谢先莹随即向记者介绍,自己平时很少跟河南书画收藏圈子交流,一般都是跟京、沪、杭、穗这些地方的书画名人交往,并且,每周五下班后大多都会去北京,周日下午再返回南阳。他跟记者打比喻说:“这就像打乒乓球,跟高手大家经常切磋交流,自己水平会提高很快。”
谢先莹向记者表示,自己的确喜欢书画收藏,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搞收藏,也的确收藏了不少大家作品。对于当地书画界人士提到的其拥有一幅价值近亿的画作,谢先莹表示此画目前并没在其手,“被河南周口一个企业家收藏”。
不过,其本人同时也承认,中国近代10大书画家其中9位大家作品,他都有真迹在手。
当记者询问收藏这些名人字画需要花多少钱时,谢先莹回应称,当时所得来的名人字画都是“感情投资所获取”。自己有时候去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香菇木耳之类的土特产赠送给他们,他们就给画幅字画。收藏的这些字画大多都是这样获得的。
此外,谢先莹表示,还有一部分是以画养画,在收藏爱好圈子里相互交换获得的。
在谈到自己如何兼顾工作和书画收藏时,谢先莹表示:“我是业余时间搞自己的爱好,并没影响到工作。”据《法制晚报》
网友声音
@扯蛋居士:我也有土特产,谁把大书画家介绍给我?
@开开心粉: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我在天涯啊:大书画家就是慷慨!
@谁也别艾特我:养鸡去!下蛋去!换画去!
换亿元字画的到底是土鸡蛋还是权力?
提到书画鉴赏和收藏,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和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毕竟只有他们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然而,作为南阳市纪委常委谢先莹,另一个身份却是全国知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却似乎有点格格不如:如果说前者还可以有家学渊源、艺术修养相联系,那么后者所需要的财力,恐怕并不是一个普通官员的正常收入所能承受的。或者更直接地说,一个副处级官员,能有大量珍贵字画,很让人怀疑这些字画来源的合法性。
按照谢先莹的说法“资产上亿那是诬陷,能有个几百万就不错了。”近代10大书画家中9位大家作品,都有真迹在手。而这些名人字画,都是“感情投资所获取”。自己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香菇木耳等之类的土特产赠送给他们,他们就给幅字画,收藏的这些字画大多都是这样获得;同时,还有一部分是以画养画,在收藏爱好圈子里相互交换获得的。
以画养画、交换所得,说到底是需要自己手中有价值相当的书画作品;因此,按照这个逻辑,谢书记的收藏的书画大多是自己用土特产换来的。不起眼的土特产居然能换来动辄上百万甚至上亿元的字画,绝对称得上“稳赚不赔”。因此,也就无怪乎网友调侃“我也愿意换,要多少土特产都没有问题。”
然而,普通网友别说和这些书画大家“交换”,恐怕要当面请教也不是容易的事。因此,也就无怪人迷惑,到底是这些艺术家们“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有知音欣赏,便可轻易将得意作品倾囊相送?那么,如果爱画之人,只是普通人,既没有钱,也没有权,甚至没有名,那么,还会这样慷慨吗?
答案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谢先莹的身份恐怕是他和这些艺术家、收藏家交往的重要原因;甚至恶意的揣测,有利益攸关者投谢先莹所好、重金买画,进行权画交易。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王立军、武长顺、秦玉海等人“雅贿”,恐怕谢书记很难撇开这样的嫌疑。
当然,在权威调查出炉之前,我们不能就说“土鸡蛋换珍贵字画”中就存在着不可见人的秘辛;然而无论如何,领导干部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管好自己的爱好;否则就有可能重蹈“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的覆辙。
鸡蛋换亿元字画,纪委干部养的什么鸡
真的神奇的“小磨香油和土鸡蛋”,纪委常委如果不是在扯蛋,那一定他家养的不是一般的土鸡,下金蛋还是钻石蛋,得问问那些愿意用价值连城的画与土鸡蛋交易的人到底是本什么生意经?书画收藏当然并非简单的艺术鉴赏,更多的情况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得有回报,如果用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换几个土鸡蛋,这不是扯蛋吗?除非其中有更大的猫腻,有不可告人的黑幕。
河南省南阳画院院长曹永刚称“谢先生收藏的名人字画中,价值一两百万左右的,已经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作品”,作为有身份的业内行家,恐怕不会信口雌黄,至于谢先莹解释,多是“感情投资所获取”,包括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换得,这多少有些做贼心虚的味道,如果真的来路正规,能经得起阳光照晒,他何必费尽心思编造一个用土特产换名贵字画的离奇故事呢?甚至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通过法律方式为自己讨得公道,换得自身清白的同时,更可以避免纪检系统被抹黑。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恰恰相反,这位处境尴尬的南阳纪委常委,只是慌慌张张的祭出了一个让公众看起来太不靠谱的理由。
纪委官员搞笑的发财理由,结果在网上成了网民们调侃的对象,种种段子应运而生,比如众多网友纷纷声称“自己也有很多土鸡蛋小磨香油”,并希望跟这位官员换字画,甚至有网友愿意“拿一百斤土鸡蛋和一百斤香油求谢先生换一副画”,显然比收藏茶叶蛋向台湾人炫耀身份要值得多,也有网友感叹“好值钱的土鸡蛋,哪里有卖?我要收藏土鸡蛋了…”;看起来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中国大陆,土鸡蛋作为著名的绿色食品,果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所谓名人大师们的天价字画,当然大师们似乎也更相信负责打虎拍苍蝇的纪检干部了,纪委谢同志的土鸡蛋自然值得信任,屁民送的土鸡蛋只怕会弄虚作假,就象苏丹红咸鸭蛋那样,都是菜场的弱势群体所为。
在老百姓想象中应该因清廉而贫穷的纪检干部,此时此刻被拥有上亿字画的纪委“谢先生”给惊呆了,记者查阅河南当地媒体公开的报道和南阳市官网公布的人事变动信息发现,谢先莹此前曾先后在河南省方城县、镇平县担任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职务,后升任南阳市纪委常委。但这些官职身份的正常收入,应该很难拥有超亿元字画,网民们提出强烈质疑也就理所当然,何况他身为纪检官员,曾经的县委副书记,有必要向组织、向公众解释和交代这天价的字画到底如何获得?如果是口口声声的“土鸡蛋小磨香油”交换所得,那也应该交代是什么时间、与哪位名家大师做的交易?如果确实存在“以画养画”的情况,更应该详细的说明,而不是隐隐约约的拿“土鸡蛋小磨香油”来忽悠公众、更忽悠上级。身正不怕影子斜,心里没有鬼,就不怕鬼敲门,公众更期待见识一下,这位纪检官员用来换取名贵字画的土鸡蛋,到底是什么蛋?又是什么神鸡下的神蛋?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人家纪检干部收藏字画上亿,就妄加判断其背后存在腐败黑幕,也许他真的本事拿土鸡蛋跟名家大师换字画。问题在于当下恰逢中央大力推进反腐败和关键时刻,群众对纪检干部充满期待,在老百姓的想象中,一个纪检干部拥有上亿的天价字画收藏,这似乎很难让人将之与反腐败官员的形象进行挂钩,提出强烈质疑也就显得顺理成章,遗憾的是至今公众没有看到事情有合理的回复,人们看到的仅仅只是“用土鸡蛋小磨香油换亿元字画”的纪委官员高大形象。
显然,纪委官员的土鸡蛋令人羡慕忌妒恨,人们不禁想知道,“谢先生、谢同志”家里到底养的神马土鸡能下出如此神蛋?
土特产换的是亿元字画,卖的是“官面子”
土特产能换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字画,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愿意换,要多少土特产都没有问题。”当然这只是调侃,哪能谁都能换,虽然换的是字画,可是看得还是“官面子”。
虽然,谢先莹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但是却与其“官员”身份格格不入,特别是涉及到名贵字画方面,多多少少会惹人怀疑其字画来源的合法性。
特别是其言字画所得是用土鸡蛋等土特产换的,就更让人浮想联翩了。众人真是无法理解,难道是文人之间真是如此豪放,已经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的境界,只要是“知音人”哪怕字画价值连城也能倾囊相送。如果持土特产之人不是谢先莹,而是普通爱画之人,不那么知名、有钱,不那么位高权重,送花者是否会改变态度呢?这个答案虽然现在不得而知,但是谢先莹的身份必定会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那么,之后要追究的必定是谢先莹到底有没有“权画交易”,对于爱画、痴画之人,如果说他人对准其爱好,“以画谋权”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几十块的土特产就能换百万甚至上亿字画,这种理由是难以服众的。但是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要想还社会公道,还谢先莹公道的必由之路就是将此事调查清楚,即使不每副字画都调查研究,也要将公众反映的面上字画来龙去脉澄清。
别让“土特产换亿元字画”真相成迷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发生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换得亿元字画的惊爆眼球事件,应该说还是存有可能性的。只不过发生的概率,犹如可遇而不可求的天上掉馅饼,机率微乎其微,何况天上掉的馅饼,为何砸中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官员,而不是众多的普通民众。正如有网友调侃“我有土鸡蛋,我也想换,能换不”,“没有利益交易谁给百万至亿元名画给我!”,调侃话语背后显然是对官员亿元藏品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
民众质疑并非无迹可寻。在近期落马的官员中,就有不少人除了贪钱外,从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到体育运动,特别是猎艳搜奇等,个人爱好无所不有。日前就有媒体披露,华北某地区一名干部喜欢古玩,为避人耳目,行贿老板就安排这名干部的老婆在网上以极低的价格秒杀了不少高价古玩,有的才拍一元钱。也就再次表明,官员搜奇各种古玩字画背后,往往潜藏着权钱交易的雅贿丑行。
尽管,对于如何收藏到这么多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谢先莹解释,多是“感情投资所获取”,比如拜访一些大书画家时,拿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换得,并在“以画养画”。但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谢先莹不是纪检官员,手中不握有监督监察行贿受贿的反腐权力,仅频些小磨香油、土鸡蛋等土特产的所谓“感情投入”能换得价值不菲的名人字画吗?
作为一个承担一市反腐重任的纪检官员,有鉴藏书画爱好不可怕,只要能将个人收藏爱好建立在君子爱画取之以道上,将交友的感情投入建在君子之交淡如水上。可怕的是,领导一市的反腐败领导,台上反腐,台下唱对台戏,由纪检监管灯下黑造成的损失与恶劣影响可想而知。因此,面对“土特产换亿元字画”事件,监管部门切不可听一家之言,亿元字画究竟是拿什么换得的真相不应让公众猜,而要主动履责,去鉴别“土特产换亿元字画”真伪,这即是对政府公信力承若的信守,也是对当事纪检官员的负责。
【启示与思考】
如果“土鸡蛋换字画”的神话只是落在普通人身上,也没啥大不了,无非是给茶余饭后增添点谈资而已。可是,偏偏这样的神话发生在一位官员的身上,其身份的特殊性又令事件异常敏感,则就难免令人浮想联翩了,这些价值不菲的字画究竟是如何得来的?有无掺杂权钱交易?“土鸡蛋换字画”到底是真相还是神话?
由于目前信息不足,难以判断“土鸡蛋换字画”一说的真伪,仅凭谢先莹一面之词,也难以服众。而在真相不明之前,舆论不宜做事前审判,倒不如继续追踪调查,同时呼吁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将真相挖出来。如果“土鸡蛋换字画”属实,则可以洗清谢先莹的清白,顺便恭喜其投资的成功,拜服其远见卓识;而如果“土鸡蛋换字画”乃是捏造的神话故事,则就是一条举报线索了,看看背后究竟藏了多少腐败交易吧。
纪委官员谢先莹“用土鸡蛋换藏品”的个体回应,显得格外的有聊斋意味和难以接受。纪委本就是管理官员日常行为的专门机构,其机构中的一名官员被民众举报到媒体,反映其拥有不正常的个人财富,对此,当地纪委理当迅速介入其中。但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依旧只是谢先莹独自的辩解。这就让人不解了。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12/7961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