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法国政府面临严峻挑战

2015年01月13日 09:30

 

制造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袭击案的两名嫌疑人1月9日被法国警方击毙。与此同时,制造了另一起人质劫持事件的一名嫌犯也在警察的围攻下身亡。

R~W@YCQZ)9I~F4$SI~1JU@B

(图片说明:1月9日,在法国塞纳-马恩省达马尔坦昂戈埃勒市,警察在围捕《沙尔利周刊》杂志社袭击案两名嫌犯的行动中警戒现场。)

分析人士认为,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令法国政府面临空前挑战,除了与恐怖主义做坚决斗争之外,法国政府恐怕也需要反思其在国内外的一些做法。

政府表态坚决斗争

法国总统奥朗德9日在总统府爱丽舍宫向法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所有法国人与恐怖主义做坚决斗争。

奥朗德说:“针对法国的恐怖威胁尚未结束。”他呼吁所有国民团结一致,行动起来,更加强有力地回击各种威胁。他还指出,世界多国领导人已经表达了对法国的支持,11日他将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一起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纪念活动。

9J@7V1IGY@R)T5R%T8OW%~C

(图片说明:法国总统奥朗德1月9日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向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中的死伤者以及他们的家庭表示哀悼和慰问,向参与抓捕嫌疑人行动的警务人员表示感谢,并呼吁所有国民团结一致,行动起来,更加强有力地回击各种威胁。)

法国总理瓦尔斯对三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表示宽慰,但他呼吁不要放松戒备,因为法国今后可能还会遭到此类袭击。同时,瓦尔斯也承认,政府的情报工作有漏洞,应吸取教训。

当地时间11日下午,法国政要、40余位外国领导人以及一些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反恐大游行。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意大利总理伦齐、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国际政要和法国总统奥朗德手臂相挽,与游行民众一起表达对恐怖主义行径的抗议。

 

警戒级别升至最高

《沙尔利周刊》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政府立即加强了有关安保工作的力度。袭击发生的当天下午,法国总理府网站宣布,将首都所在的整个巴黎大区的反恐预警方案“警惕海盗计划”的警戒级别提至最高,并特别加大对新闻机构、大型商场、交通系统和宗教场所的保护力度。

“警惕海盗计划”的安全警戒级别分为四种,由低到高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和深红色。政府总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宣布或调整国家所处的警戒级别。

自2005年英国伦敦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后,法国的安全级别一直维持在红色警戒线上,这一警戒级别要求军警出动,加强对机场、火车站、轮渡口以及商场的安全保卫。逢年过节时,人们在巴黎一些重要的公共场所都会看见持枪巡逻的军人,他们就是在执行“警惕海盗计划”。

WOL42OU]{OPRZ5T)F[LB12R

(图片说明:1月8日,警察在巴黎市政府广场上执勤。)

恐怖威胁由来已久

法国的恐怖威胁从何而来?分析人士认为,法国移民政策比较宽松,导致大量背景复杂的移民进入国境,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法国一些本土年轻人受到极端思想影响,对法国政府目前执行的内外政策不满,并通过制造恐怖袭击来发泄。

法国一些主流媒体认为,法国高调实施武力干涉政策,是招致恐怖袭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前总统萨科齐时代以来,法国先后在利比亚、马里和伊拉克等伊斯兰国家大规模动用武力,引起极端势力仇视。

例如,2013年1月,法国在西非国家马里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高调打击“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致使后者把法国作为主要袭击目标。

 

本土管控有望加强

制造此次《沙尔利周刊》袭击案的库阿希兄弟生于巴黎,拥有法国国籍。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前不久刚通过一份草案,防止本国公民沦为恐怖袭击的工具。现在看来,未来相关的管控将会更加严格。

2014年11月,法国议会通过《反恐怖主义法》草案,通过禁止出国旅行等方式,防止本国公民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参加所谓“圣战”。根据这一草案,法国将没收相关法国公民的身份证和护照,以限制其离开法国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参战,防止其在获取恐怖袭击等经验后返回法国,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构成威胁。

0PKT4TDA0LESG@}8ZB8}KSM

(图片说明:1月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人们将花束摆放到法国驻比利时使馆大门上,向法国杂志社遇袭事件遇难者致哀。)

法国议会负责该法律草案的议员彼得拉桑塔曾表示,截至2014年10月23日,共有1089名法国人曾经或正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参战,其中212人已经返回法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13/7962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