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黑龙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工会组织新作为

2015年01月14日 10:07

 

去年10月,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为实现中国梦再创新业绩再建新功勋。习主席的讲话,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元、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会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只有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汲取前进力量,才能增强为党的工运事业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工会组织新作为。

一要明确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要贯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这鲜明地回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依靠谁、怎样依靠”的重大历史课题,指明了我国工人阶级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地位和使命。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人阶级地位、作用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教育引导工人阶级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多,产业工人集中,要充分发扬我省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多种有效载体,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积极做改革的参与者、支持者、推动者。深入推进全省60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比工程质量、比安全生产、比建设工期、比科技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劳动竞赛活动,及时把新开工项目竞赛开展起来,掀起“争创一流业绩、建设精品工程”的热潮,团结广大职工勇当改革实践的排头兵,争做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开展创建非公企业劳动竞赛示范园区活动,推动劳动竞赛在非公企业生根开花。目前,全省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赛513个,占已开工省级重点项目的98.7%。参赛企业712家,其中,非公企业参赛单位502家。

二要积极营造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的浓厚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这鲜明回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怎样看待劳动和如何劳动”的重大理论课题,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必须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更加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劳动价值得到应有认可。我省的改革发展历程,就是通过千千万万劳动者和垦荒大军的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在富民强省的新征程中,应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让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基础上,彰显创造性劳动的风采,为推动龙江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要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2016年全省工会职工技能培训规划》和《2014年—2020年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职工(农民工)技能培训规划》,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全省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和师资库,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开展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规模开展培训的良好态势。目前,已确定了哈工大等20所大专和职业技工院校为“全省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建立了由200名教师、技师组成的“全省职工技能培训师资库”,全省上半年共培训职工(农民工)15万人,完成全年技能培训计划的70%。

 

三要大力弘扬学习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的时代新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这深刻指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学习谁、怎样学习”的重大现实课题,指明了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势下,要广泛宣传各行各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浓厚氛围。我省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产生了铁人王进喜、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造林英雄马永顺等老一辈劳模,形成了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又涌现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最美教师张丽莉等时代标兵。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为榜样,激励和引导全省工人阶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五大规划”、振兴老工业基地。要深入开展“学习铁人精神,争做铁人式职工”活动,在生产一线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促进劳模从普通工人向技能工人转变,从生产模范向创新模范转变,从行业标兵向社会标兵转变。

四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这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工会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的重大时代课题,清晰指明了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新时期新阶段,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工会组织、把握工会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我省是全国职工队伍和工会会员的大省。近日,省委组织开展工青妇工作大调研并将出台指导性意见,我们要抓住有利契机,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和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切实为广大职工多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制定有关涉及职工利益的法规和政策时,积极向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协商沟通、建言献策。切实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工业园区工会建设,着力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努力把工会组织建成职工满意信赖的“职工之家”。

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多资源和手段,为工会履职创造更好条件”。这坚定地回答了“如何领导工会、怎样支持工会”的重大政治课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对工会干部的关怀,为工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的政策文件,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不断激励广大工会干部做好工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开创全省工会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工会要更加主动地积极争取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健全完善定期汇报、沟通协调、源头参与等工作制度,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政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给工会组织,以工作业绩争取资源,以情感力量凝聚资源,以打造品牌扩大资源,为工会工作的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营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14/7964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