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党指挥枪”是我军的命根子
2015年01月19日 15:16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来说,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在这次会议之前的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在战略转移时,“左”倾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遵义会议前夕,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大军围追,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危机。在这个极其危险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长征中,红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党内斗争等多重考验,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最重要的就在于党中央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固确立和贯彻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牢牢把握和坚守住了我军的命根子。我们说遵义会议意义重大,大就大在这次会议在危难的关头挽救了红军,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精华。
“党指挥枪”,是我军从诞生那天起就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一条根本原则。南昌起义时,起义队伍中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明确提出“党的作用高于一切”,“党组织是一切组织的根源”。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初步建立了党在军队中的组织体系。古田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制度和措施。遵义会议,则在对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上、在对军事“三人团”的改组和调整上,确保了这个根本原则的贯彻和实施,保证了红军的转危为安,保证了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长征路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张国焘与党争军权、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径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保证了党对红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时深刻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我军履行新任务新使命,反复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八十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这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人民日报2014.10.14)可见,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性质所系、宗旨使然。坚持这个原则,就是坚守我们的命根子,永远不能变,须臾不能丢。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军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事业成败之所系、国家民族安危之攸关。我军诞生之初,农民和从旧军队起义过来的人占大多数,许多人雇佣思想、自由散漫、无政府主义和军阀作风等比较严重。正是靠党的领导,把一支散漫如豆的队伍建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新型人民军队。罗荣桓元帅在回忆我军初创阶段时说:“如果不是毛泽东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问题,那么这支部队就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敌人消灭,也只能成为流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打了400多次战役,歼灭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敌人,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我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任务,而且经受住了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成为党和人民高度信赖的、捍卫社会主义江山的钢铁长城。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能够巍然屹立、逐步走上繁荣富强,“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巩固,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渗透,“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枪杆子牢牢掌握在我们党的手里,有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忠于国家和人民的英雄军队。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政客、国内反动派都预言共产党的天下坐不了几天。这种怀疑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方面加以遏制,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他们的重点攻击目标。他们宣扬“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鼓吹军队中不能建立共产党组织,军人没有参加共产党的权利,军队和军人对各种政治活动保持中立,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改变我军的性质,进而推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上个世纪80年代末,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搞“新思维”,在军队中取消政治机关,默认一切政治组织都毫不例外的有权在军队存在,导致苏共失去对苏军的领导权,最终苏共下台,国家变色。这种历史悲剧决不能在社会主义中国重演。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坚强支柱。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然会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动摇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要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使命,就必须铸牢强军之魂,牢牢把握“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由此可以看出,习主席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特别强调“听党指挥是灵魂”,是多么正确和富有远见。
人是需要信仰的,这种信仰越崇高,越接近真理,越能使人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做的牺牲;那里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我军从来都不讳言自己的政治信仰,公开承认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也是我军的唯一宗旨,我们党和军队除了国家、人民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这决定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也是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是高度统一的。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能够实行的根本原因,也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在我军行不通的根本所在。
遵义会议召开至今已经8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历史不可忘记。我军作为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一条根本性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深入挖掘和整理、继承和发扬光大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的精神和价值,让历史的启迪永在,让军魂的精神价值永存,把全军指战员对党的信仰融入血液转化行动,始终确保“枪听我的话,我听党话”, 以“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作者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张小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19/7970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