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遵义,伟大转折的历史镜鉴

2015年01月20日 14:33

 

破除迷信教条,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多角度、多维度回望遵义,我们可以汲取的精神财富还有很多。

宏观层面看遵义:有一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有一种理念可以博采众长

一面是蒋介石“铁桶计划”下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一面是“左”倾冒险主义变本加厉的推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的8万到湘江之战后的不足3万,血的教训促使中国共产党思索前行的路线和方向。共产国际远在异域,前苏联革命爆发在城市,能不能照搬别国经验?事实给出了否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条化、迷信化对待科学理论,只能导致失败。过去是如此,现在和未来也是如此。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围绕改革、法治、反腐等重大问题,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仍有一些人教条化马克思主义,推行极左思潮;还有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宪政民主或自由主义思想,故意歪曲丑化党史,妄图推翻党的领导。这些与毛泽东批评的教条僵化、冒险主义和投降主义倾向实属同根宗源,都是错误的方法论。人类文明,浩浩荡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理论成果,但前提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能博采众长、助力发展。

细节之处看遵义:有一种价值观叫爱国,有一种信仰须坚定,有一种英雄是人民

历史再宏观,也是分秒累积的结果;转折再伟大,也离不开多重细节的优化整合。当蒋介石在庐山制定出彻底“剿灭”苏区红军的周密计划时,胸怀爱国之志、痛恨“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国民党赣北第四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在会议结束当晚就将该计划交给了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之后,项与年穿越重重险关,冒死把这一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绝密情报交给了中共临时中央。假如历史可以倒转,中国革命缺少这样一位坚定、清醒的爱国者,没有这样一个奋不顾身、辗转送信的忠诚党员,伟大转折或许尚未开始就已夭折。历史没有假设,但历史以看似不经意的巧合,告诉了我们“爱国”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

获知绝密情报的中共中央准备战略转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从何而来?翻开长征画典,苏区人民带着鸡蛋、猪肉和草鞋倾家慰问红军指战员的场面一幕接着一幕;江水翻滚、群峰险峻,群众拆屋架桥、拼死引路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从来都是真理。回首革命征程,正因为我们党执行了为民谋利、服务群众的正确方针,才获得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员干部都应坚定信仰、践行宗旨,抓住大有可为的时代机遇,在为人民谋取实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切记,服务群众要久久为功!

 

党建视角看遵义:有一种制度叫民主集中,有一种要求是转变作风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实现,有赖于我们党自身具有的自我修正、自我纠错能力的发挥。面对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几次找到中央负责人,提出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正确主张。虽然遭到博古李德等人断然拒绝,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上的激烈争论,则让大家更加清楚了毛泽东破敌制胜策略的科学性,通过有效集中的方式,会议产生了新的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彰显了民主集中制在吸纳科学建议、挽救民族危亡方面的巨大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尖锐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集中全党全民智慧。

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从何而来?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尤其需要对各方面实情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把握。第二次反围剿途中,毛泽东同黄公略一起亲自调查西进的道路,找到缩短红军行程的小路得以消灭公秉藩部的实例,和坐在轿子里指挥战役的张辉瓒,在工作方法和作风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定意义上说,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调查研究促成了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日新月异的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解难题、破难关需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花架子;需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与群众实实在在对话,扎扎实实回应群众诉求。

透过国民党的失败看遵义:片面追求私利终将祸国殃民

工农武装割据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客观在于国民党各派系军阀之间不断发生的分裂和战争。比如,在第一次围剿红军时,公秉藩不服张辉瓒的骄横,未将诱敌的红三十五师退出东固的消息告诉张辉瓒,结果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内讧。客观上讲,历次成功的反围剿,均是毛泽东了解并抓住了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和矛盾,抓住了他们都不愿牺牲局部利益的心理,才使得红军在国民党军阀统治的缝隙中穿梭迂回,最终跳出包围。静观国际现实,寡头相争让敌对势力趁机借道、渔翁得利的事不断上演。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越是复杂局面,越要加强团结,在当今形势下,越要将反腐进行到底。持不同政见者,绝不能为争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和民族大义!

 

(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20/7972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