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理论研究
依法施教 立德树人
2015年01月21日 15:13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为今后深化改革时代的文化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施教、立德树人有深远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成人教育、干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成人教育培训战线“依法施教,立德树人”谈一谈个人的浅见:
成人学员群体价值观念多元化现状简析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足性和封闭性,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一元特征鲜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文化理念、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样化局面的形成,给人们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 一些腐朽的、没落的思想与文化披着“自由、民主、新潮”的洋外衣传入我国,给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信念、心态等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社会群体的映射反应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从而在促使他们摆脱依附性、从众性、趋同性的同时,追求个人利益的愿望日益强烈,整体和全局观念淡化,甚至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表现为国家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追逐名利、贪图享受、损人利己、一切向“钱”看,甚至发现老人、病人摔倒该不该扶该不该救都需要进行全民探讨的问题。
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和道德品质状况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政治上,爱国主义情感较淡,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不少青年人羡慕西方国家的生活,渴望自己能移民出国;在人生理想上,不少青年人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追求个人利益,向往高收入、高消费的倾向也日趋明显;偏重个人生活和前途;在价值观念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都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事实;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年轻人道德判断力不强,道德选择是非不清,社会公德责任心缺失;在劳动习惯上,许多青少年只会埋头死读书,不会做饭洗衣;一些人沉迷网络染上“网瘾”,受黄赌毒色情暴力影响,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又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成人教育培训必须依法施教把立德树人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位置。针对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利益,易受不良环境因素感染。同时,他们接受新事物快,热心集体活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既要依法施教言传身教为人为师传播正能量,也要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要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依法施教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要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员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依法施教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新时期的光荣使命
依法施教立德树人就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依法施教、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是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成人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任重道远。
现代成人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不应只是向学员传递知识、传授技能,更应注重培育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将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融入成教培训全方位全过程,教书传技不是成教的全部功能。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融入成人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员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地探索搞好成教战线德育教育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校成为炼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熔炉,让课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摇篮,把学员培养成为法制观念强、有高尚道德情操、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合格人才。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916年12月至1927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讲过一句名言:“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1918年,北大“红楼”落成,当时的不少学界、政界风云人物纷纷向蔡校长祝贺,蔡元培先生说:有大楼不是大学,有大师才为大学。他对北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聘请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李四光、胡适等众多革新人物和学术大师云集北大,促进了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地,由此可见教师对国家教育事业是多么的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必须依法施教身先力行。
2014年9月 习近平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每个教师崇尚的职业境界。“打铁还需自身硬”,成教培训的教师不仅应做到专业技能教学功底过硬,在思想道德层面必须合格领先,要“德技双馨”。教师以身正教,教育工作者的为人师表,是最具有震撼力和说服力的。战斗在成人教育培训一线的教师要本着“对党和国家负责、对社会和历史负责、对学员和学校负责”的精神,自觉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
时代在进步,改革在深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态变化,面对新新人类思潮变迁教育工作者要依法施教立德树人就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
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党和国家对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职员工提出的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保障。德育教育是塑造人们灵魂的一项工程,教师是建设这个工程的主体,教师个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德育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是对学校的要求,更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鞭策。“学术探讨无疆界,三尺讲台有戒律” 人民教师必须“正人先正己”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自觉地把德育内容纳入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地开展对学员的素质教育工作。
其次要不断改进教育培训中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工作者应改善或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的生硬灌输模式,要树立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开展工作,尊重关爱所有的求学者。加强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形势和学员思想动态和学员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注重成效,设计个性化的德育教育目标。笃学敏行、正德厚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成教工作者在教学岗位上应成为学员们博学善导的恩师、道德楷模的榜样、社会公德的传播者、心灵健康的辅导员、人生关口的指路人、教学相长的好朋友。
再有要紧跟“数字化”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德育工作。 互联网在公众生活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交往的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网络中那绚丽缤纷、神奇莫测的世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尤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建设好德育工作的网络阵地。如何建好网、用好网、管好网,利用网络资源和其衍生工具网络媒介开发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新方法,依法施教弘扬正能量,使新时期德育工作更适应时代的需要,是各有关部门和德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活动,为培育可靠接班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长期从事成教培训工作者要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学习、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经授业。把依法施教、立德树人作为岗位工作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责任编辑:周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21/7975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