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政务微信当前仍需克服三大弊病

2015年01月27日 13:00

 

政务微信前景存在三大隐忧

政务微信是政府部门在已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各网络之间的安全防护设备,在互联网部署政务微信服务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实现实时交互的数据接口通道。越来越多的地方公安正尝试利用技术创新的方式,将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成一个便民利民的移动终端。

1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侯锷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政务微信开设总量已达2600多个,其中公安微信以813高居首位,占比31.27%,在公共安全与服务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社会功能。

专家指出,在政务微信红火的背后,当前发展仍存在一些难题和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不规范。政务微信平台整体发展混乱,缺乏规范管理,存在严重的浮躁氛围。微信的出身并不堂皇,要把它跟政府工作、公共服务结合起来,还有不少差距。当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政府微博,大多数都沦为僵尸一样的单向信息发布平台。粉丝寥寥无几,没有互动,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一些政务部门为了争第一、争首家、抢亮点、抢曝光率,忽视了后续维护和发展,要避免微信沦为“第二个微博”。

2

二是一些部门不主动作为,导致账号被抢注。微信上流传多个查询违章记录的账号,已被上海、天津、南京等多地警方相继否认是官方开设。该类微信账号的目的就是骗取公众的牌照和发动机号,有可能借此进行进一步诈骗和制作假证套牌。政务微信的背景招牌,具有先天性的公信力基础和吸引关注以获取用户的资源优势。虚假信息对政务微信的发展已经形成倒逼之势,要尽快主动出击。

三是内容不实用,无法摆脱“自说自话”现象。一些政务微信内容不接地气,自说自话缺少互动。有统计显示,如今80%以上的政务微信实在自说自话,发布一些无关民生,不痛不痒的新闻资源。有的政务微信只能简单推送一些内容,只能是单向传播,无法让用户通过微信实现操作。

 

政务微信应先从“服务”群众破题

武汉交警自去年推出微信服务以来,至今可受理业务数量增至18种,60多万驾驶员关注,70%以上的交通事故可通过微信快速处理。

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介绍说,实施“微”政务不是为了时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真正便民利民,要以群众最关心的服务为切入点。

3

随着武汉市车辆、驾驶员日益增多,全市日均交通违法查处量万余起,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需要缴纳罚款的。过去,市民要先去交通大队开单、再到银行交款,不仅程序复杂,而且几乎每个交款窗口前都排着可怕的长龙。

武汉交管通过与省、市两级财政部门、以及20多家银行反复沟通、协调,最终,“武汉交警”微信于去年6月开通了“微信交纳罚款”的功能,成为全国首家开通微信支付罚款功能的政务微信。关注“武汉交警”微信的武汉司机,已经不需要一遍遍往返各个部门,或者去找特定银行的窗口交罚款了。此功能一经推出,每天分流了近千笔交罚款业务,交款窗口排长队的现象不见了。

4

微信开通不久,“武汉交警”还听从群众建议,设置了“限行提醒”服务,驾驶员只要输入车辆尾号,马上就知道当天能走哪儿不能走哪儿了。这成为最受老百姓喜欢的功能之一。

去年11月份,武汉市民程先生驾驶本田轿车与一辆标致车发生擦碰,而标致车主孟先生着急离开。关注了“武汉交警”微信的程先生,边拿出手机对现场拍照,边安慰孟先生:“用微信快速处理事故的功能,很快就可以搞定。”

拍照、上传图片,两位车主完成快速理赔报案流程,并在微信地图指引下,顺利找到了离事故地最近的快速理赔点。而此时,硚口交通大队处理快速理赔的专职交警徐警官早已通过微信平台看到了上传的事故照片,他迅速对案件定责:程先生全责。由于损失不大,保险员即时赔付,将钱打到了孟先生卡内。

5

这是“武汉交警”微信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一个案例。目前,在武汉中心城区发生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后,车主只要发送事故位置、拍摄3张现场照片上传至“武汉交警”微信平台,就完成“快速理赔”报案流程。然后,就可以撤离现场,到最近的理赔点进行理赔了。

 

专家:政务微信发展方向不容忽视

专家指出,“微”政务不做“花瓶”才有实效。李顺年说,政务微信今后发展方向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做到用户至上,内容为王。二是要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管理上的障碍。

6

“政府部门要紧跟网络时代步伐,群众喜欢什么新媒体工具,我们就用什么。实施微政务不是为了时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真正便民利民。”李顺年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王晓红认为,在运营新媒体平台时要跳出“新媒体的旧逻辑”,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加强便捷性和实用性,线上线下相互融通,“应该用做线下工作的态度对待线上的内容”。

7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沈阳指出,当前政府正在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引导新媒体呈现主流价值导向。中央的顶层设计,新媒体技术内容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及领导人关注焦点的符号意义,网络管理部门的开放和高效运行,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非常重大的影响因子。

沈阳认为,2015年,自媒体将会以更为紧密、协调的联盟形式“抱团”发展,尤其垂直领域的自媒体将转化为群媒体,以获取更强大的联动、营销效益。新媒体生态发展朝向主流价值导向,在国家和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下,多元主体发展茁壮,实现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这些都将是下一阶段共同命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27/7994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