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怎样治国理政,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5年01月28日 13:5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还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其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大思路和大气魄,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了厚重弘毅的执政思路,初步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时代最宏大的主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方略的根本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可以说,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的。

奋力实现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愿景主旨。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浴血拼搏、至死不悔;建设年代,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自强不息,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团队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靠近。运用中国梦这个词汇,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升华了近代以来包括共产党人在内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夙愿,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人应当为之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努力方向,进一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设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空方位,从而以鲜活、生动的中国梦设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愿景主旨。

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肇始于、创生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之中,发展于、壮大于持续进行的改革开放之中,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有机地连接为一体,构成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一体之两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深刻认识到,改革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打一场全面改革的围剿战,打一场深化改革的攻坚战,打造中国改革的2.0版本,才能进一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也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才能更好地续写下去,才能在理论上更加立得住、在制度上更加站得稳、在道路上更加趟得开,从而获得新的更加持久的发展动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形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具体内容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就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因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不可或缺;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掉其全面性。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五大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各有侧重而又相互照应,突出重点而又照顾全面,按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规律办事,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范式。

伟大斗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历史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都不是高奏一支浪漫曲,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艰难险阻以及所要求的政治魄力和智慧,既不同于革命年代,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所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都大大增加了,且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观念诉求和利益诉求相互叠加交织,如果不能够以坚韧勇毅的态度和无私无畏的气魄进行坚决的斗争,非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难以续写下去,已经取得的成果都有失掉的危险。当然,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并不是要回到“阶级斗争”那样“左”老路上去,也不是倡导一种“斗争哲学”。斗争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祭起斗争这把达摩斯克利剑,斩断权力和资本之间的利益之结,实现国家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良好治理,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以大智大勇成就大仁大慈,其间的政治深意,非常人所能揣知。

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人民,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着深刻体悟的现实政治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能让国家实现良好治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同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路径上说,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人民群众的评价判断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衡量标准,人民群众的分享和参与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撑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能够顺应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期盼要求,在对民心民意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手段和良好的政策充分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一步步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

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快速平稳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而立于不败之地,之所以能够不断获得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持续改善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情况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以其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社会整合能力、决策执行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不脱离中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前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28/800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