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计划总结 年终总结

社会管理创新年终工作总结

2015年01月30日 13:20

 

201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综治委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落实综治各项工作,为全县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平安单位”,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始终把综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考核。一是成立我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层层签订平安建设责任书,做到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三是把综治工作与民政工作相结合、与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单位”相结合,为顺利完成全年综治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先后建立健全各种安全防范制度,使平安建设活动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一是狠抓了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军供站、殡葬所、救助站、救灾仓库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安全管理。二是实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佳评差”活动,在局系统形成“抓落实、求发展、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四是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做好“两防”工作,严格落实“一控双降”措施,切实加信访维稳调处督办力度。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69 人(件)。五是不断加大反邪教、敌对势力的斗争力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保稳定的责任,深入开展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六是认真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横现河镇、五龙洞镇被评为全市示范单位,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真正把民主监督落到实处。七是召开了全县19个城镇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参加社区建设工作培训会,邀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教授、讲师就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和谐示范社区创建进行了专题培训。

三、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建立八项联系制度,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继续广泛开展了创建“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示范单位”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法律文化占领民政文化阵地。一是认真学习《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村(居)委会组织法》、《婚姻法》、《儿童收养法》、《救助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宗教场所管理条例》、《五保供养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劳动法》。在三月法制宣传月及民政政策宣传周活动中,局系统内25名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向社会宣传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族宗教、救灾救济、殡葬管理等民政法律法规,制作民政法制宣传牌30面,印发宣传单1800份,接待咨询群众500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局系统无违法违纪、无刑事案件发生。三是开展送法进社区2次,举办法律培训班2期,就《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委会职责、社区管理与定位、社区服务、民政政策进行系统培训。为了对今年新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落实,我们对18个镇的民政办主任、“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业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

四、标本兼治,健全机制

一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干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及时完善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健全重大事件岗位责任查究机制。对综治工作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度。三是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制定了矛盾化解总体方案。深入开展“两大”活动,即:大排查、大化解,对排查出的问题,逐案落实责任领导和承办科室,限期化解,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全系统形成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五、依法行政、推动工作

(一)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开展了城乡低保复查工作,停发城乡低保869户2923人。在全市率先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实现18个镇全覆盖,并在4家市级定点医院和18个镇卫生院开通了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平台。按时发放各项救助资金。为全县8361户21804人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保障金4687.12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4236人,发放救助金971.93万元。临时救助865人,发放救助金601.82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365人次,发放救助金及医疗费29.2万元。救助孤儿17人,发放救助金11.43万元。实施困难群众殡葬救助5起,发放救助金0.82万元。

(二)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规范五保供养工作。在全市率先安装了敬老院财务管理软件。扎实开展敬老院星级达标活动,省民政厅命名五星级1所,四星级2所,为1580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金811.8万元。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建成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11所,养老服务中心1个,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开展良好,受到了市民政局的好评。老年协会健康发展。全县18个镇、152个村(社区)设立老年协会,会员达6000余人,经常开展互助帮扶活动。按时发放了高龄老人补贴。为全县14502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金881.015万元。办理《陕西省敬老优待证》2998本。

(三)防灾救灾工作及时有效

修订完善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与扶贫、水利等部门加强协作,将因灾房屋受损的61户纳入陕南移民工程。完成农村政策性房屋保险10354户。加大象山湾社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开展了全县受灾困难群众摸底核查,及时发放棉衣裤、棉被各1200套﹙床﹚,下拨救灾资金138.1万元。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深化

认真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在南山烈士陵园举行了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工作部门,驻略官兵、人民警察及学生等200余人参加的“公祭”活动。加快烈士纪念广场建设进程。在城关镇两流水村建设了烈士纪念广场,工程已基本完成。扎实开展强军优属九件实事活动。表彰了6名县级模范军属,组织相关人员到部队看望了2012年、2013年度入伍的xxxx籍新兵,为10名现役困难军人家属发放救助金5万元。认真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我县被市委、市政府、市军分区命名为市级双拥模范县,现正完善资料,迎接省级双拥模范县的检查验收。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和优抚资金管理使用。按时下拨各类优抚资金共计368.89万元;物价联动补贴补助资金11.98万元;“春节”、“八一”慰问金及解“三难”资金151.17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42.12万元。同时,按标准协调发放了2012和2013年度年满60周岁农村籍阳安铁路建设民兵养老补贴资金73.46万元。对全县优抚医疗系统平台进行了维护,拨付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和“一卡通”垫付资金15.16万元;完成了优抚对象数据信息系统升级和优抚对象二代身份证信息录入工作、残疾军人证换发及《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工作、标准化退伍军人电子档案室建设任务。对部分优抚对象进行了身份认定,为99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45人办理提前退休争取财政补助资金提供重要依据。四是“八一”期间,组织全县50名在乡老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到县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集中疗养。做好军队伤病残人员接收安置和退役士兵培训教育工作。接收2013年冬季退役士兵93名,其中应安置工作8名,自主就业85名,接收转业士官7名。按政策兑付了2013年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地方补助金154.46万元;及时拨付了有意愿参加教育培训的35名士兵前期培训资金22.27万元和因病4级退役士兵高阳购(建)房补助资金15万元,为32名被安置对象开具了安置介绍信,并协调发放了待安置期间生活费。

(五)城乡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全面推进

扎实推进社区建设。申报了2014年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拟启动何家岩镇何家岩村、徐家坪镇徐家坪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核定下拨社区2014年1—3季度社区成员补贴155.7万元。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各镇对30%以上的村进行了检查验收,对已命名的4个示范镇、89个示范村进行复查,通过检查验收,4个示范镇、89个示范村均达到了示范标准要求,4个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镇,已上报市上命名2个。积极推进社区项目建设。申报15个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项目;规划东关社区等9个社区服务站项目,北街社区等5个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对已建成的8个移民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做了规范化建设指导。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了“三区”社工人才计划,启动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工作,组织60名笔试者参加通过市上的资格复审。

 

(六)专项社会事务工作不断发展

加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7家。开展了在职党政领导干部兼职社团领导职务专项清理工作,45名兼职党政领导主动辞去社团兼职。对85家社会组织开展年检,依法撤销12家。对县老科协等4家社会组织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做好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制定了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审定已上报。规范地名管理。对10个镇级行政区划、2个村、16个道路街巷、13个广场桥梁、15个城区居民小区、10个城市建筑实体,共有66个名称进行了规范命名和更名。通过征求意见,制定方案,全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认真做好殡葬监管工作。以建设xxxx县公益性公墓为中心,在全县18个镇进行专题调研。代县政府草拟了《xxxx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xxxx县火化区和土葬区重新调整划定方案的报告》),推进集中生态安葬,力争5—8年内创造条件逐步推行火化。

(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社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新建社区服务机构18个,共投资221万元,其中:城镇社区5个,投资120万元;农村社区6个,投资73万元;规范化社区补助项目7个,投资28万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对10个社区进行规范化达标升级建设。完成了11个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养老服务中心、县救助站、郭镇敬老院、救灾仓库、县日间照料中心和黑河坝敬老院的建设工程项目决算审计工作。注重项目储备工作。完成县级项目库储备任务13个,上报项目6批44个。

(八)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进步

在4个少数民族重点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活动,落实了城关镇同心村回民小组道路和城关镇安坪沟村回民小组供水项目;开展了清真食品经营摊点集中整治工作;筹备召开了全市宗教场所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开展治理乱建庙宇专项工作,完成宗教场所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工作;排查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13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把综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130/800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