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全球再现降息潮 大宗商品能否出现反弹

2015年02月02日 15:58

 

继1月15日瑞士央行将银行间Libor目标利率下调至-0.75%后,丹麦央行在19和22日连续将存款利率从-0.05%下调至-0.35%,此后土耳其、加拿大央行也下调利率。欧洲央行更是在1月22日采取1万亿量化宽松。

似乎一场盛大的“降息舞会”就要降临,已经参加的国家越来越多,而在门口观望的国家也越来越多。

从整体上看,首先是欧洲国家经济复苏乏力,而欧盟着急扩张收容的中东欧国家经济更是让整个欧盟在金融危机期间诚惶诚恐。从近期的数据上看,作为欧洲经济“堡垒”的德国经济也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这使得原本在货币政策上很强硬的德国人也松动了,这加速了整个欧元集团执行QE的倾向性。因此,欧洲国家打开QE之门,是欧洲经济在低谷挣扎,试图集体抱团取暖的表现和必然。

1

其次,国际油价大跌,这样整个欧洲原本期望实现的通货膨胀率落空。在整个欧洲经济复苏计划中,通过适度刺激消费,实现通货膨胀,再刺激经济复苏的整体路线图严重受挫。最关键的是,油价下跌对于工业国家有一定利好,但欧洲整体的“工业空心化”确实的这种工业利好变成了经济利空。与此同时,欧洲石油产业受到重创,原本成本就较高的欧洲石油开采业面临全产业链亏损的危机之中。

第三,整个欧洲当前确实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尽管大量国际资本抛出欧元购入美元,但是由于中东欧国家的“坏账”严重,欧元区出现大规模降息从表面上看是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深层次上就是帮助欧洲央行将资本集中在处理呆坏账上,而同时通过降低欧元货币价值,推动中东欧国家的出口,以及整个欧洲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时,美联储关于美元加息的论调在内部出现分歧,这使得市场预期在上半年出现的美联储加息,演变成了可能在“2015年中期”加息。

 

客观上看,美元的核心地位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核心、基石。美国资本市场和美元的加息预期就像一个漩涡,吸引了全球资本进入美国市场,这也客观上造成全球流动性的不平衡。

2

因此,就大宗商品市场而言,虽然欧洲央行在不断释放流动性,但是美元如果没有出现加息的情况,大宗商品市场将与美元资产市场——美元、美国股市等构成直接的对冲关系。

基本面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反弹。虽然外界一再讨论中国是否会加入“降息俱乐部”的问题,但从传达出来的信号上看,在存量调整仍有空间的情况,中国的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直接使用“降准工具”。从市场层面上看,国内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的监管态度表明,国内不缺流动性,缺乏的是流动性合理配置问题。因此,作为全球最大制造国的中国如果没有出现大规模采购原材料的情况,基本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反弹。

即使大宗商品深陷低谷,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幅反而下降,主要是生产产品的大量积压库存,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当前面临的不是原材料不足,而是库存严重,而这又与全球经济整体疲软密切相关。

在这个层面上看,全球经济并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反弹。

3

目前,美国在加息问题上出现了犹豫,虽然原油价格下跌客观上加强了美联储的加息意愿,因为这使得美国在加息之后的物价控制能力增强,但如果美联储加息之后,国际资本加速向美国集中,美国经济能否有能力配合这些资本的涌入?换而言之,就是美国经济或美国资产在短期内的物价上涨就难以避免,这样“泡沫”成分就会增加。

 

此外就是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计划”虽然吸收了大量制造业重新在美国社里,但大量资本进入美国市场之后,资产溢价如果幅度过大,这就直接导致从投资到投机的转变,而且重新影响美国试图改变贸易逆差问题。

大宗商品与股票等市场品种最大的不同是,大宗商品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大宗商品是原材料,而在实体经济没有表现出旺盛的需求下,大宗商品价格过高就是引发生产者集中卖空,即使投机资本接盘之后,也难有最后的消费终端接手。

4

当前,全球经济在工业生产领域,包括农业方面都面临一个“去库存”的问题。因此,工业品如此,农业品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归根到底还是消费没有起色。

在油价跌至50美元之后,油价已经失去了对大宗市场的影响力,大宗市场反而进入了各自为政的状态。至于金价,确实在短期内有强势的表现,但考虑到整个市场的态势,金价难以走出很强的趋势,目前还主要是避险资本在这里寻求各国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化,尤其是中国是否会降息这个问题。

2月份将是中国春节,每年春节都会有一轮行情,但在2014年时,这轮行情有明显走弱的迹象。今年春节来得较晚,随着春季开工季节已经开始,今年春节的行情有望延续2014年的态势,相对比较平稳。(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2/8010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