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黑龙江: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推动经济发展

2015年02月03日 08:49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破解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去年,国内整体经济受困于“三期叠加”和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一度呈低迷徘徊状态,但仍最终保持了7.4%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相当不容易。今年的经济形势对我省而言,仍不乐观,但只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做到围绕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就能够不断推动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要针对“经济动力下降、增长乏力”等问题,抓住国家出台系列政策的有利契机推动发展。去年以来,随着我省石油、煤炭等能源产业的大幅下滑,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等等,导致全省经济动力下降、增长乏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势下,要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落实稳增长65条政策措施,在解决问题中深入挖掘经济增长潜能,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经济增长,从而使发展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当前,要抓住国家出台振兴东北35条系列政策的契机,加大前期谋划、项目储备和对接争取力度,不断加快我省生产力布局优化和产业调整步伐,夯实发展根基、涵养内生动力、推动持续发展。同时,积极采取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及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务实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积极推进服务业态发展等多元化举措,充分发挥改革和各类政策整体效能,为我省经济增长持续助推加力。

第二,要针对“公共财力有限、民生改善不够”等问题,突出保民生为持续发展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事实上,一个地区民生改善程度既是其经济发展指数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衡量标准,更是人民群众满意度的终极评判。同时,民生程度的改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发展建设的参与度与支持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勿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在民生改善程度上较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还不高。因此,要把重视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加大民生实事的落实力度,重点解决就业难、教育医疗等问题,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要着力破解民生投入资金保障难题,向开源节流要保障资金,向推动发展要财力支撑,以遵规守诺赢得信任和拥护,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共谋发展、共同奋斗、共享成果。

第三,要针对“信访问题增多、群体性事件偶发”等问题,注重综合施治为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从近年来信访问题的增多、群体性事件的偶发等方面就不难看出端倪,这些问题处置不好,不但会影响我省的社会稳定和整体形象,更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综合施策,全力维护全省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一是要在抓好社会治安维稳、推进平安龙江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解决问题角度破解难题,从法律思维的层面处理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要针对信访问题突出等情况,通过实行网上受理信访,进一步拓展信访渠道,方便群众表达合理诉求,实现对访情的及时掌握和信访公开化、透明化。三是要针对近年来涉法涉诉问题增多的问题,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强化法律援助功能和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协助基层群众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地疏解社会矛盾。四是要针对群体性事件偶发问题,积极完善应急预案,特别要全时关注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因素,科学分析研判,及时有效处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发展的好环境、好氛围。

(作者王立岩单位:省政府办公厅;杨军单位: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3/8010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