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贺耀敏:不能套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伟大实践
2015年02月03日 16:57
最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高校广大师生中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意见》有许多亮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掌握学术话语主动权,自觉抵制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冲击。从我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也深深感到,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发展、提炼中国的经验、观察世界的变化,不能照搬西方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伟大实践,不能容许西方的价值观在我们的课堂上泛滥。也就是指导思想不能动摇,话语体系不能乱,中国立场不能丢。否则,我们提出的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一句空话。
学术话语体系既是一种学术研究范式,也是一种学术价值体系,仅仅看到前一方面而忽略后一方面是不行的。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产生于西方的学术研究范式和学术价值体系,它既有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要素,也有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要素。对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批判的吸收,要认真研究哪些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部分,哪些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部分,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使自己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当前在中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对话中,西强我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西方势力运用学术话语体系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对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渗透、打压和排斥,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回顾一下新中国65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大概很少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同和祝福。这些年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在西方政界、商界和舆论界甚嚣尘上,似乎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威胁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就一定会导致中国的全面崩溃,总之就是中国的发展不符合世界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这种论调根本不值得一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回暖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没有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恐怕还要继续寒冷和萧条一段时期。
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也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对于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的效用,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人都会发现,它已经无法很好地解读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类问题了,世界需要更加多元的学术话语体系的撞击与对话。回顾一下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产生于中国的伟大实践,都是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加快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是我国牢牢掌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是巩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团结全体人民、凝心聚力的重要工程,说到底就是“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做好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工作,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目的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不是其它。因此,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指导思想不能是其他的东西,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其次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目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中国问题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世界问题就是要从世界实际出发,只有学风正,才能取得好的成果;第三就是要坚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善于从实践中汲取和升华理论元素,丰富理论成果。尤其是善于从实践中提炼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理论成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第四就是要坚持丰富多彩的理论品质,理论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接受,理论一旦被大家所接受,就会转化成为巨大的力量。对于广大青年和学生来说,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关注他们关心的问题,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活泼,十分重要。只有这样,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创新必将指日可待。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
宣讲家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张小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3/8012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