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云计算将重塑国内信息产业生态

2015年02月04日 14:15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云计算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生活。如2015年春运期间,阿里巴巴与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已经展开合作,春运售票期间,阿里云分流了75%的12306网站火车票查询业务,此举不仅减轻了12306网站的访问压力,也提高了阿里过剩计算能力的利用率。

云计算应用从云端积极落地,已经初具规模。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6500亿元左右,增速为55%,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将保持50%至60%的增长率。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全球云计算尚属发展初期,我国云计算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市场不应完全相信国际厂商的宣传,盲目引进国外的软硬件设备。

1

据阿里集团安全部安全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介绍,云计算环境对单个服务器的软硬件无依赖,可以通过量的积累突破性能的瓶颈,即使单个国产芯片、服务器性能低,也完全可以通过云平台整合大量国产主机,实现对国外高性能服务器的替代。即使采用国外设备,通过云平台的一层壳进行防护,也可以防止数据外泄。

当前,我们要客观认识我国信息基础产业与国际的差距,如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信息安全挑战突出。在过去信息基础设施及软件大都被国际巨头垄断的情况下,国产软硬件难有用武之地,少有成功的产品。云计算的发展无疑为国产技术和设备提供了应用机遇,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出云计算将是我国信息产业突围的一次重要机会,不容错过。 

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云计算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云计算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健全。

2

可以预见,云计算和大数据将在政务、民生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得到大力推进。在国家日益强调国家网络安全的形势下,国内的软硬件厂商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政务领域,《意见》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大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行新机制。不但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简政放权,也将为云计算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带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2014年,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了政府采购云服务试点的方案制定、文件编制等工作,可信云服务认证也为政府采购云服务奠定了基础。

如《意见》所述,随着国家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加强税收优惠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等方面促进云计算产业建设,云计算等相关信息产业新业态也将受到各方的关注,国内互联网、软件服务、通讯设备等行业都将在云计算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前景。将围绕云计算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开发、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融合创新等新的信息产业生态。

3

尽管云计算的概念从热炒到落地生根是近三年来的事,但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却已经如火如荼,国内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浪潮、华为、紫光等信息设备公司,以及世纪互联、金山等创新型公司,都已经进入云计算领域。亚马逊、微软、IBM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在国内推出云服务,并降价销售,加剧了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

云计算在国内蓬勃发展的同时,标准规范缺失,市场鱼龙混杂,存在新瓶装旧酒、炒作云概念的现象,重建设轻应用、数据中心无序发展苗头初步已经显现。自2010年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工信部对试点情况梳理,发现一些地方在发展云计算认识上还有误区,存在盲目发展一哄而上的情况。

《意见》提出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部署,杜绝盲目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同时,完善云计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意见》的出台可谓及时,云计算的发展有望有章可循,告别无序状态,防止形成“产业泡沫”。

4

分析认为,云计算作为新的业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仍待探索。国家支持,还离不开企业“争气”,《意见》特别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减少行政干预,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丰富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能力,对接应用市场”。这就明确了国内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只有靠市场规则,才能让云计算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4/8014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