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工作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县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2015年02月05日 16:29
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截至2014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 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我县累计成立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蚕桑类的合作社13家,茶叶合作社12家,林业合作社12家,养殖业方面的合作社7家,其他特色种养加工业合作社11家。
(五)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农业服务体系中现有粮油站、蚕桑站、茶叶站、畜牧兽医站、植保站等,林业服务体系中现有基层林业站和林业改革综合服务中心等,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产业化发展、农业项目实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2014年农业经济年报统计显示,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4年我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全县上下积极应对,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初步形成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畜牧等六大农村经济支柱,农民人均纯收入55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来自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收入248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7%,农民的家庭状况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乡村旅游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县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县和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旅游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乡村旅游迅速崛起,农旅结合效益显现。同时带动了旅游与工业、农业及文化产业的深度结合,切实增强旅游的牵动作用。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精心策划组织三届XX县桃花节(开茶节)暨“桃花源里赏花游”系列活动,推出独具XX县特色的赏花-采茶体验-徽菜美食游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全面展示古黟魅力和新农村建设风采,提升XX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2014年我县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403.16万人,其中境外游客达到14.86万人,旅游门票收入6822.52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63亿元。
(四)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4年投入资金1447.5万元,新建村村通道路25条,总里程达到57.9公里;投入资金24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村16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000人;投入资金323万元,加固病险水库5座;还有灌溉碣坝、渠道等一批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及时的修复;投入资金160万元,完成农村沼气网点项目45个,新建沼气池750口,全县累计完成8200口;结合沼气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了“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五)特色种养业已成为我县新亮点。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特色种养植业发展势头喜人,皖南花猪、黄山黑鸡、七彩山鸡、獭兔养殖、泗溪香榧、芦笋种植基地、山坞无公害蔬菜、油茶基地等一批特色种养植业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主导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不够明显,规模效应不突出。特别是茶产业发展滞后,仅有的一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仍然较小,而小型的茶叶加工企业在产品质量上难以提高、产业化经营中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技术等瓶颈制约,缺乏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产业链偏短,深加工能力不强,附加值偏低,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够强。比如我县木竹加工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半成品材料,产业效益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是产业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够规范。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服务农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以工补农帮助农民致富上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水平。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的需要,按照“区域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的原则,全面提升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畜牧六大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规模和水平,从品种结构调整入手,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质量。粮食生产重点是改良种植的品种,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蚕桑业重点考虑老桑园的淘汰更新,推广优质桑树品种,提高养蚕技术,不断提高产量和效益;茶业重点是加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开发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入手,提高品牌效益和农民收入;木竹业重点在开发油茶、毛竹基地建设上入手,为我县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等等。
(二)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资金支持和项目引导上予以倾斜,鼓励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势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黟投资兴业,带动XX县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三)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管理、健全运行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有50%以上的农户加入,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优势产业和行业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四)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县政府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政府与银行建立的金融合作平台,加强协调,加大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争取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项目支撑。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投入新机制,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
(五)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政府推动,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和农户积极行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与服务方式;狠抓农业信息化工程,为农户及时提供农业科技、农资、政策、法律、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优质服务。
(六)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紧紧抓住我县农业产业的“六大”经济支柱,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发展思路。把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层层分解任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工作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切实把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5/8016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