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工作报告 调研报告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

2015年02月06日 15:0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省、市大力推行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基层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贫困县,经济活力不强,资源禀赋一般,区位优势不明显,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是摆在**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此,**县政府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目标。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动了新一轮改革的车轮,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实践三中全会的重要体现。建立服务型政府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招商引资的客观需要。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全国各个区县都在想尽办法,为企业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只有提早谋划、提前规划,从“越位”地方“退位”,在“缺位”地方“补位”,从以行政审批、指令计划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手段中解脱出来,建立新的服务型政府管理体系,才能最大化吸引投资。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项目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限的,管理方式就要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规避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只有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才能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建设的自身需求。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只有灵活的管理体制,才能对公民需求及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回应;只有建设服务型政府,改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从以下五方面着力:  

一是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提高公务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本领。具体而言,注重三点:一是主动性。要培养公务员主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理念,善于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会做调查研究,能够以敏捷的反应能力去体察、了解社会客观事物,并积极预防和解决问题。二是高效性。效率型公务员是高效政府的重要组成,要简化政府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寻找完成行政工作最迅捷、最经济的途径和方法,这是达到行政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三是公正性。公务员要有社会公民具有平等权利的理念。在具体的施政行为中,要有一种“非人格化”的依法精神,不因亲而优特,不因疏而冷漠,不因位高而特殊,不因位低而歧视。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要求,按照以下五个原则着手改革。一是合法原则。设立和实施符合依法行政的行政审批制度,符合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没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二是合理原则。设立和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行政审批制度。三是效能原则。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方便群众,强化服务,缩短时限,避免多头、重复审批,提高效率,以较小的行政资源的投入,实现最佳的政府工作目标。四是责任原则。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有行政审批权的事项要对审批负相应责任。行政审批机关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对许可对象的管理职责或者违法审批要追究责任,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纪律处分。五是监督原则。对行政审批机关行使审批权进行监督制约,保证合法、合理、公正地行使行政审批权,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审批机关要及时处理举报、投诉,将处理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回复举报人、投诉人。  

三是优化行政服务中心。把“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与公开承诺制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核心运转机制。通过“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形式,公开所有办事过程,使行政活动过程和行政权力的运用公开化、透明化,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建立与行政服务中心相配套的首问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要求第一个受到咨询的公务人员负首要责任,对属于职责范围事务必须负责接待,不属于本窗口服务内容,则负责指点或帮助联系相关部门人员接待,不得推诿搪塞。公开承诺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政务公开。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切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服务时限及管理规章要及时公布于众,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行公开承诺并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发展电子政务。把发展电子政务,作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办法。公开政府的各类行为,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政府审批,都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接受人民的监督。公开政务信息,凡是法律规定需要向公众公布的政务信息,都必须上网,向公众公开。切实使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更快捷、更直接和更广泛地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让公众获得更多的公共信息资源,享受政府更具体、更个性化的服务。  

五是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在不增加政府规模和开支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鼓励非政府机构加入到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提供队伍中来,把政府承担的一部分公共管理职能转移出去,尽量甚至完全地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真掌舵,而非划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服务型政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6/8018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