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政策红利助推新三板渐入“快车道”

2015年02月09日 10:06

 

政策红利助推新三板渐入“快车道”

在扩容和做市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目前陆续公布2014年年报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捷报频频。10家率先披露2014年年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有8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联讯证券净利润大增905.13%。

BME0]RIA$4_M)NRNMTPDS_U

年报拉开的还仅仅是新三板市场快速增长的序幕,2015年以来,新三板交投热度更加活跃,仅1月的成交已达去年全年的五分之一。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新三板2015年1月累计成交4.95亿股,总成交金额为29.73亿元。而2014年全年新三板合计成交130.36亿元,22.82亿股,2015年1月成交已达2014年全年的五分之一。

与成交活跃表现所一致,2015年以来,到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约占去年全年新增数量的四分之一。新三板1月新增挂牌企业数量环比增长近25%,截至2月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1868家,较2014年底增加了296家,而2014年全年新增的挂牌公司数量仅1216家。

“2011年,受限于制度不完善,新三板发展缓慢,2011年随着制度设计完成、扩容政策出台,新三板拐点逐步显现,2014年下半年做市商制引入为新三板注入活力,随着后续竞价交易、分成和转板制度出台,新三板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中信证券分析师胡雅丽说。

 

新三板新一轮发展亮点纷呈

在市场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范围明显扩大,一些新的市场亮点颇引人关注。

{NA5H}_UN@VT6VZ$GD[YF1V

非园区类挂牌企业激增,显示包容度高的新三板正在化解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1月新增的283家企业中有244家都是来自于非园区类,占86.2%,高出2014年(58.7%)近30个百分点,“新三板”企业范围在不断扩大。

金融机构的趋之若鹜成为新三板新年市场的另一亮点。 自2014年12月证监会发文支持证券经营机构参与新三板业务后,一些券商和私募等金融机构纷纷转战新三板。

1月底,阳光私募企业思考投资在新三板挂牌,成为阳光私募领域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此前,第一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天信投资也刚刚登陆新三板。

LRNSD_6)8T73KHG]6V]LP`0

信托机构也在积极登陆新三板。中信建投信托推出的中建投•新三板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1号(鼎锋资产)已于近期正式发行。据介绍,该项目是业内首单专项投资新三板项目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采用基金化方式投向新三板已挂牌 股权或定增项目,在国内信托业尚属首例。

随着金融机构未来陆续加入新三板做市商队伍,做市交易增长势头更加明显。今年1月,平均每周新增8只到10只做市股票,近期做市交易活跃度再提档,做市每日交易规模超过协议将成为常态,截至2月2日,做市股票已经达149只。

XM91EQV)NNZH5M3WFAM6TCW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大力发展做市业务,除推动券商加大做市力度外,研究探索PE、VC、资产管理机构等非券商机构参与做市业务的可能性。

 

中国版“纳斯达克”蓄势待发

受访专家认为,虽然新三板开年市场快速成长,但相关制度不健全也是难以回避的尴尬,转板机制、分层管理制度、集合竞价交易等多项重大制度有望今年推出,届时新三板市场将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展现更多亮点。

新三板转板试点呼之欲出。去年监管部门多次释放出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的信号,但迟迟未见动静。但日前深交所组织员工学习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时的表态再次点燃了市场期待:深交所首度明确,将在2015年推动新三板与创业板转板试点。

6~A%7UBHZIOVIYQ%6G063EG

“企业应该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市场上市,建立畅通的转板机制和渠道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都非常重要,今年转板有望取得突破。” 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服务部经理肖云说。

业内分析称,新三板转板试点推出后很可能会掀起一轮转板热潮,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先行先试,但创业板单独层次的设立还需要与证券法的修改和注册制相关制度进行衔接。

新三板投资门槛降低是市场对于今年新三板市场改革的又一个期盼。按规定,目前新三板投资准入门槛为500万元。1月12日,证监会新闻办针对新三板投资门槛过高的问题给予表态:“下一步可能要修改合格投资者的标准。”

AHF9N)2(_XU]9DNLCF]TX{T

“以历史上的B股放宽投资者准入标准和融资融券放宽准入标准的案例来看,投资者的增多对增强流动性的效果非常明显。”广证恒生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季说,新三板在考虑流动性问题时,应将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作为首要考虑。

还有专家提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巨大差异给股转系统的日常监管造成了很大压力,也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挑选出具有发展潜力、投资价值的标的造成困扰,保证最大包容性的同时,也需要相应制度安排满足各方市场参与主体的不同诉求,适当的市场分层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投资决策成本。(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09/8019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