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假银行”竟然存在1年多,令人尴尬!

2015年02月10日 09:38

 

【事件介绍】

 

南京“假银行”1年前曾被举报 政府调查未取缔

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合作社”,将内部刻意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模一样,并以高额的贴息款诱惑市民来存款,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近2亿元。假银行为何能“安全运营”一年多?一年前假银行曾被举报,政府曾调查。

假银行装修很“正规”

2014年6月,南京浦口警方接到报案后调查发现,位于南京浦口江浦街道的名为“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设立后就开始揽储。2014年,该合作社开始许诺除银行基准利率外,再给予高额的贴息,至案发时,吸收了近200人近2亿元存款。

警方介绍,这一“专业合作社”在内部进行装修的时候,完全仿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不仅柜台设计像正规的银行,还有LED显示屏、叫号机等,甚至5个柜面上都安排有穿着貌似银行统一服装的“职员”在办公,让储户很难辨别真假。

一年前曾进行联合调查

上述“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上写的经营范围是农业信息咨询,与金融类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从事金融业务的许可证,其从事吸储业务,已经明显超越经营范围。

在这家合作社注册地点南京市浦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黄素静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通稿显示,早在这家合作社成立的第二个月,就已经有市民举报,包括其在内的8家合作社都存在非法吸储的问题,浦口区市政府组织包括工商、公安、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然而,除了工商部门约谈了合作社负责人、责令其整改标牌外,联合工作组并没有对其采取取缔或暂停等其他措施。

黄素静称,虽然这家合作社超范围经营,但因为是从事非法吸储,按照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应由银监部门采取相关措施,工商部门只管相关的配合工作。

记者来到中国人民银行浦口支行,联系了专门配合公安部门进行此次调查的相关负责人,但他表示暂时不能接受采访。

警方正追查存款去向

目前,这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刘某及3位“业务经理”已被刑事拘留,一名携款外逃的女高管也在去年底投案自首,另有两名刘某的副手在逃。警方已将嫌疑人近亿资产冻结,正追查存款去向。警方称,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受害者尚不知受骗,警方希望有关人士尽快与浦口警方联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此案表明,我国在很多领域的监管应该说存在严重的缺位和不规范。可以看到,不同部门分头监管,从形式上过于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没有把整个监管联动起来,所以导致了监管的盲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也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假银行”办在政府眼皮底下,胆从何来?

这家名为“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假银行”堂而皇之地在南京浦口江浦街道办了起来,而且公开的以高出银行正常利率数倍的利息吸储。短短一年多就吸储近2亿元。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假银行”是如何在政府眼皮底下行骗的,这么大的动静,难道政府有关部门一点没有听到风声,一点没有察觉?

这个“假银行”内部装修完全仿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不仅柜台设计像正规的银行,还有LED显示屏、叫号机等,甚至5个柜面上都安排有穿着貌似银行统一服装的“职员”在办公,而且在当地政府附近大张旗鼓地开张。其实,它越搞得跟真银行一样,越是说明其中有猫腻。有关部门如果多长一个心眼,去调查一下,就不难发现问题。实事上,这个“假银行”的工商营业执照上写的经营范围是农业信息咨询,与金融类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从事金融业务的许可证。如果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及其他政府机构在听到风声后,立即却查处,也许事态不会扩大到这么大了。有关部门为何非要等到被骗人举报后才立案侦查呢?

这个“假银行”如此以高额补贴对外吸储,而且伪造政府的文件,打着政府批准融资的特许经营的幌子,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一点没有察觉或者是一点没有听到风声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听到风声后为何没人去管,任其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呢?这就是一种明打明的懒政行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反正处理这些案子最好的理由就是那些人伪造文件、非法集资,与政府人员的失职没有一丝的关系。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你认定他是非法集资,搞诈骗,那他在政府眼皮底下大张旗鼓的玩弄老百姓有关方面为何不去管呢?

“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这个“假银行”是一个政府不作为生下的“怪胎”,这个“假银行”能在政府眼皮底下存在近二年时间,吸储近2亿元,真是个荒唐至极、令人耻笑的丑闻。这个假银行的违法经营诈骗活动是在公然挑战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游戏政府的行政管理法规、愚弄政府各级行业管理机构、玷污和亵渎政府职能部门神圣的执法尊严。但当地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监督、稽查,反而是玩忽职守、放任自流,怂恿其以假充真、默认、放纵其行骗诈财,致使这个虚幻的“银行”在政府的眼皮底下肆无忌惮地进行诈骗,有关部门的行为也是失信于民的渎职犯罪行为,更是这座文明城市的耻辱。

 

高利润让“假银行”铤而走险

“假银行”的出现,惊掉了许多网友的下巴——在大街上,出现卖山寨货的小摊很容易,出现一个堂而皇之地把自己装修成国有银行样子的“假银行”却很像是火星上的传说。一方面,公众吃惊于这些骗子的大胆妄为,要知道,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是列入《刑法》的罪名;另一方面,公众也自然会质疑当地银监会(局)的监督能力,一个管理本地区银行机构的政府部门,竟然在一年时间里没有发现这个“假银行”,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相关部门的不作为,纵容了这家“假银行”。公众如果稍稍有一些大意,就可能会受到欺骗。但是,防不胜防的骗术,总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能力。有些时候,即便百姓天天瞪着眼、竖着耳朵,也可能会因为骗术的高明以及思想上的松懈而受骗。在全国银行都基本属于国有,即便有民营银行也都有国有资本注资的语境里,公众总体上对银行还是比较信任的。突然出现一个“李鬼”,自然还真能认为是李逵。

不过,以上只是管理层面的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体制层面的,必须要追问:一个“合作社”为什么要冒充真银行?我国银行管理的体制,又存在哪些需要反思和改革的地方?笔者认为,这恐怕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银行的高利润,让其他所有行业都垂涎三尺。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不好意思的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坦言,“在中国只要给你一个银行牌照让你经营,你想不赚钱都是比较难的事。”还有更雷人的,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中国没有真正银行家,都是收费家。即使将银行行长换成小狗,银行也照样赚钱。”丰腴的利润,自然会让骗子蠢蠢欲动。现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一些骗子,但是,能在利润空间最大的银行领域行骗,才是“骗子中的战斗机”。

二是,银行牌照,处于绝对化的垄断状态;利率也并没有完全进行市场化改革,目前政府也仅仅是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下限。即纯民营资本是无法在我国成办银行的,如果你有想开银行的想法,对不起,这里不允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行政性垄断。也正因为如此,在市场利率未完全市场化之前,现在所有已成立的银行,都在享受着高额的垄断利润。

三是,银行,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破产一说。世界各国的银行,都有破产的可能,而唯独在我国,银行是无法破产的。当然,因为利润高,银行都是赚钱的,破产的几率很小,但是,更大的问题其实是,因为银行利率没有完全放开,公众也便没有了“用脚投票”的必要性,反正在哪家银行办业务都是一样被剥削。

有诱惑,就会有铤而走险的尝试。高利润、牌照的绝对垄断、利率的伪市场化以及永远不会破产的银行,让众多民营资本很是羡慕嫉妒恨。这或许是我国银行业最大的体制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对于金融业改革有这样的要求:开放民营银行的准入门槛,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但是,相关改革仍然只停留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这是比较遗憾的。

 

假银行行骗近2亿元是监管缺位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已经遇到了不少非法集资犯罪团伙,因此而给民间资本投资带来了灭顶之灾。然而,随着非法集资案的新闻曝光增多,人们对非法集资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没想到,在江苏省会南京市会出现假银行。而且,这个貌似银行的假银行已经行骗近2亿元。

如果不是王某报案,恐怕这个假银行还要继续行骗。尽管这个假银行的骗术不高,但却骗取了公众对于“银行”的信任;尽管这个假银行的工商登记注册仅仅是一个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企业,但经过其法定代表人的刻意掩饰,竟然堂而皇之地以金融机构名义开展了非法金融揽储业务。

不管是真银行还是假银行,只要可以让人们多挣钱,只要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就会有人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来。再加上行骗者的小恩小惠作为人们上当受骗的诱饵,那些得到“甜头”的人们就会成为行骗者的活体广告和义务宣传员。这说明,我们的那些上当受骗者是因为自己利有所图,而且一夜暴富的心理特别强烈;这说明,行骗者正是摸透了一些人暴富的心理需求,才具有针对性地实施了行骗计划。

然而,行骗者堂而皇之的大势声张和举动,却没有引起南京市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高度警觉。而且,也没有引起那些犹如星罗棋布的工商所高度警觉。可以说,行骗者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不能说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毫无关系;可以说,假银行不在醒目位置悬挂合法经营许可证,也是其行骗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这正充分说明,我们的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规范。如果监管部门能够依法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将合法经营许可证悬挂在人们容易看到的醒目位置,就可以使更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行骗者的相关信息,就可以使公众更好地规避自己的责任风险。

然而,这说明,我们对公众的普法教育做得还不好,人们缺乏依法查询企业经营范围的法律法规知识;这说明,我们各级地方政府的监管部门缺乏向社会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我们各级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公众就能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就不会偏听偏信行骗者的谎言。

通过南京发生的假银行行骗案件警示我们,依法治国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且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和正确引导的系统性工程,而且是一个需要向全民进一步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的系统性工程,而且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应当把南京的假银行行骗案例当作全社会的反面教材予以广泛宣传,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增强全民的法律保护意识,只有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监管责任,才能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启示与思考】

这年头赝品可谓随处可见,但我们何曾想到,真真切切的“假银行”竟然堂而皇之地矗立在闹市街头,跟国有商业银行一模一样,将老百姓忽悠得浑然不觉。相信每一个看到这则新闻的人,都想知道,它是怎么公然运作了一年多的?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南京这家“假银行”运行一年多、非法吸储2亿,监管部门难道“睡着”了?

南京这起“假银行”事件,折射出一个绝对不能小视的真问题:银行监管机构这只“懒猫”一旦打起“盹”来,以银行名义诈骗百姓血汗钱的“老鼠”们就会四处为害。对金融机构予以监管,银监部门不仅要在办公室里监管,而且要走到街面上去监管,否则,就会闹出“"假银行"矗立大街一年多,竟然不知是黑店”的奇闻。

对于农村合作社,据说涉农部门基本都可以管,但谁都没好好管,至于打着合作社幌子非法吸储该由谁监管,也无明确规定,难怪会“九龙治水水不治”。正因监管缺位,南京那家“假银行”也就能够非法吸储2亿。要让这类“假银行”不再重现,必须划清监管责任,加强督查与监管。真不知,还有多少合作社正在冒充银行非法吸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10/8019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