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理论短视频 第一时评 直播稿

郑洪弢:国际油价大跌与中国能源安全

2015年02月11日 15:30

 

QQ截图20150211151513

郑洪弢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副总经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国际油价大跌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与中国能源安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今天我就分享一下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研究和看法。众所周知,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从每桶110美元的油价大幅下跌到不足50美元每桶,下跌了超过50%以上,这次油价大幅下跌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考,这些新的思考我想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油价为什么突然大幅下跌?是市场的因素还是国际政治的主导;第二油价暴跌对石油生产国、消费国以及能源行业有什么影响?第三油价未来的走势如何,合理的价位是什么区间?第四本轮油价下跌是石油产业的周期性循环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第五这次油价大跌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如何应对。

一、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

(一)石油供给的持续增加是本次油价大跌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发展给全球能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2011年以来,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大幅度的快速的增长,2011年以来,美国的原油产量增长了350万桶每天,占全世界原油生产增幅的一半,特别是2014年美国石油产量增加了150万桶每天,就更加加剧了市场供应的增多。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是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的产量是970万桶每天,它起到了一个石油市场调节阀的作用,然而这一次沙特认识到即使他调减产量也于事无补,于是石油输出组织包括沙特放弃了救市,为了确保市场份额,反而加大了产量。利比亚和伊拉克产量恢复,利比亚在2013年初的产量是138万桶每天,然而到2014年的第二季度大幅下跌到22万桶每天,到2014年的第四季度恢复到60多万桶每天。而伊拉克在过去两年间增长了50万桶每天的供应,上述这些因素都保证国际石油的供应,也是本次油价下跌的决定性作用。

(二)从需求方面来看,需求对本次油价下跌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2014年全球原油的需求增长是五年来的最低点,只有70万桶每天,对比一下刚才所说的数据,大家就能发现,美国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50万桶每天,而全球的原油需求增长只有70万桶每天。特别是中国在这几年全球的原油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需求增长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一半,但是平均增长率达到4.7%,然而在去年也就是2014年的原油需求增长只有2.3%,而其他的新兴经济体包括印度的需求都没有大幅度增长,所以需求增量的下滑对本次油价下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我们都知道国际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与油价是有关系的。在2003年以来,美元走势和油价具有负相关的关系,美元走强油价下跌,美元走弱,油价上升。2014年7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特别是到2014年的12月已经升值10%,在2014年10月美国结束了量化宽松的政策,美元对油价持续走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四)个人认为地缘政治不是本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且总体形势并不有利于抑制此轮油价的下跌,我们相信美国的战略考虑上,对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应该说本轮油价下跌对他们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是符合美国战略意义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就是美国的一个阴谋,因为美国的石油企业成千上万,他们听命于市场,而不是美国政府的指令,而且目前的执政党民主党在石油行业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弱的。另外本次油价暴跌还有一个特点与以往不同,就是以往的油价暴跌都有明显的出发点,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本次油价暴跌就没有这样标志性事件,以往油价暴跌无论是1998年由于亚洲的金融危机还是2008、2009年发生了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但本轮不是,本轮是供应需求以及其他的综合因素导致的,比如说包括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包括伊朗的核武谈判的进展,以及沙特的政策等等,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本次油价下跌主要源于市场因素,地缘政治并非主导。

 

二、油价下跌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油价暴跌将直接导致石油出口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对俄罗斯来说是雪上加霜。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是每天1080万桶,如果油价跌10美元每桶,它的收入就减少了400万亿美元,如果跌幅达到50美元每桶,它的收入就减少了2000亿美元,所以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对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这些国家,也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对于中国、美国既是石油消费大国,又是石油生产大国,总的来说油价下跌利大于弊。美国平均每天进口700万桶原油,油价每下跌10美元一年可节省257亿美元,中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600万桶,油价每下降10美元每年将节省220亿美元。

(二)油价暴跌也影响石油行业的收益与投资决策,并且对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也会产生微妙的影响,这个我们下面再来具体的分析。

(三)对跨过石油公司,本轮油价下跌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低油价将导致这些公司推迟(开发性),并且影响长期投资和后续的供应能力,下跌了50美元每桶,利润大幅度的减少。那么这些石油公司就只能通过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来应对当前的局面,这些石油公司的股票近期也普遍表现不佳,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石油公司在海外投资的油气项目的收益。

(四)对煤化工和替代能源的影响。首先它将严重的影响煤制油、煤化工项目的竞争力,因为这些市场中原油的价格已经很低了,那么煤制油煤化工的产品竞争力就受到了影响。另外我们看一下天然气,天然气的下跌幅度目前迟缓,并且小于国际油价的大跌,这样就对于天然气替代汽油柴油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替代的速度可能会受到迟缓,所以油价暴跌对石油生产国、消费国、石油国家、能源行业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三、油价未来走势

那么油价未来的走势是怎样的呢?合理的价位是多少?我们看一下以前的经历,2008年2009年的油价暴跌,之后各国都有经济刺激的政策,而这儿就导致了油价的反弹,但是目前各国都没有刺激经济的意愿和手段,近期欧盟正在酝酿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个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日本通货紧缩,欧洲的经济负增长,也有通缩的危险,其它新兴国家经济也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全球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经济增长强劲,但是之前他已经对节能和替代做出了很大努力,对全球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由于油田的生产具有惯性,全球石油产量将持续上升,确定的看2015年美国的石油仍然将继续增产,但是中长期将有待观察,因为这会影响到美国页岩油气的发展,中国目前的产量将维持或略有降低,俄罗斯的油气设备老化,减产的动力不足,家族马力开始生产,沙特为了捍卫市场份额也不会减产。从总的来看,在201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还会持续上升。

综合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低油价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但还会回归到80美元每桶以上的水平,回归到这个水平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商,将在服务价格方面进行博弈,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据最新的消息,油田服务的价格已经下跌了30%到50%,全球刚性需求,每年增长100万桶每天,限有的油田产量都已老化,每年递减4%到5%,这就有一个剪刀差,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来弥补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按目前常规石油和油砂等非常规石油的开发成本,低于70、80美元每桶的价格是不足以满足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需求,也难以平衡一些采油国的财政预算,所以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之后,我们还是认为目前的油价在40、50美元每桶只是一段时期的现象,在一段时间之后还会恢复到80美元每桶以上的水平。所以总的来看,油价短期还将持续的低迷,但是中期长期将回归到80至100美元每桶。

 

四、本轮油价下跌是石油产业的周期性循环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本次的油价下跌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经历了多个周期变化,每6到10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都对市场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次油价下跌是有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其中很多结构性的因素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所以我们说全球的石油行业或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首先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峰值可能已过,今后全球石油需求仍然会稳步上升,但增速很可能不会超过前10年的速度,原因是发达国家石油消费下降了,多个国家取消了石油的补贴来推动替代能源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速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印度等国的增长规模也不大。综合这些因素可以看到石油需求的增长会稳步上升,但增速不如以前。中东产油国的垄断地位也将会打破,原因是非OPEC国家的页岩油、页岩气技术取得突破,并且在持续进步,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大量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这都促成了对中东产油国的垄断地位的打破,使石油产地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石油市场与经济也有了更紧密的一个联系,石油市场进入了一个低迷和不确定性的阶段,影响油价的因素越来越多,但是单个因素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第四方面就是亚洲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强,美国对外依存度相对在降低,欧洲的经济萎缩需求在萎缩,亚洲的需求持续在增加,因此亚洲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石油供应商角逐的对象。

五、油价大跌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如何化危为机?增加我们的机遇克服我们的挑战。

一、我们感觉低油价是中国设立上海原油天然气期货的机遇。WTI也好、布伦特也好,他们在美欧市场的这种代表性地位,随着亚洲市场的崛起而下降。而亚洲来看缺少一个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指数,标杆价格。在买方市场的形势下,中国石油的话语权不断增大,天然气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大,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二、低油价给中国消除化石能源的补贴,放开天然气价格管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2014年11月澳大利亚举办了G20峰会上,中国重申了应对气侯变化,减少化石能源补贴的承诺,现在油价和气价都下跌,对中国放开天然气价格改革,进一步加大价格改革的力度,放开价格管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三、低油价对我们国家补充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机遇。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在进一步增加我们的石油储备。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就是节能减排的经济动力可能会减弱,需要一些适当的机制把低油价的好处还利于民,但同时也要能够保证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就是我们要进一步的关注中国能源安全,因为它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石油出口国可能会出现新的经济社会危机,供应中断的风险不可低估,我们也刚刚知道沙特的国王不幸逝世,这对市场又带来了新的变化,能源投资减少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石油供应能力,对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第三个方面美国能源愈发独立,他们在气侯变化谈判方面将具有更主动的地位,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国家的能源安全,那么下面我就来讲一讲中国能源安全。

对于能源安全的定义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在上世纪70年代初,能源安全是指应对能源危机减少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做好应急准备,保证石油供应,然而随着能源市场的演变,能源安全的定义在逐步拓宽,现在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源安全是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所有能源的供应安全。

二、能源安全是能源生产与消费国合作的产物,特别是突出的是国际、国内能源市场稳定,运行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环境问题成为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

那么新的能源安全的观念的核心是保障随时随地有数量充足、价格合理、品种质量都符合用户要求,也符合环保要求的能源供应。能够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支撑。那么能源安全已经从一个单边行动转变为多边合作,从政府控制分配转为依靠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稳定运作,从只重视扩大能源生产,转变为关注能源供应链上所有的设施,从只注意供应链的保障,转变为既重视供应链,也同时关注需求侧的控制。

 

能源安全有一些新的观念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能源安全不仅是石油安全,还包括所有能源产品的稳定充足的供应,应该说还包括经济的供应和环保的供应。

第二就是电力安全是最贴近生活,对国际民生影响最大,政治意义最强。

第三就是石油安全的国际成分最强,最具有火药味。

第四就是煤炭供应安全及清洁使用是像中国这样的以煤为基础的国家的根本和能源安全的命脉。

第五天然气的供应安全系统性最强不容忽视。

第六就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能源的安全尤为重要,在城市能源安全中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尤为重要。在这些之外,我们就要重视需求侧的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那么我们再讲一讲分品种的能源供应安全。

首先是石油安全,由于现在恐怖分子的袭击、反恐战争,产油国的不稳定,APEC的政策,西方国家的环保要求等等原因,今后的市场预计会更加不稳定,因此需要我们采取多方面的举措,来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应该说提高国内产量,降低进口量还是基础,因此我们要加大国内石油的勘探开发力度。

第二要实现整体能源的供应安全和供应的多元化,包括石油供应的多元化。

第三要通过发挥我国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的优势,参与国外油田的开发。

第五实现石油贸易渠道的安全化,并且加强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节能是最安全最环保的,保证安全的办法,要加大节能的力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建立国家石油的应急反映系统,积极开发替代石油的能源。大家可能也知道天然气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很多领域,在替代石油,包括液化天然气也包括压缩天然气,那么除此之外就是我们要各个公司部门、各层面的人都参与到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这个活动中来,最后就是要以国家能源安全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我们国家的石油市场的结构,那么这是石油安全方面。

那么有两个方面的多元化需要重视。第一个就是要实现整体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等等措施来增加我们能源供应的多元化。第二就是我们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要开拓渠道,减少对单一地区的过分依赖。

我再讲讲电力供应安全,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电力系统的改革,但是我们感觉到在电力改革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实际上在美国本土的48个州之中,也不是每个州都在进行竞价上网,那么我们在电力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电力供应的安全,特别是可以借鉴在美国加州,在2001年发生的供电危机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除了电力之外,第三我想讲讲天然气,中国目前的天然气消费量在2014年是1800亿方左右,而美国的天然气消费量现在是7000多亿方,我们国家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还很低,不到6%,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4%,应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一个差距,我们都知道在一次能源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相比,天然气是最清洁最环保的能源,而且是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因此我们国家还要大力的发展天然气的产业,特别是以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替代石油就可以减少我们国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其中的风险,首先我们也知道,咱们国家已经从中亚来进口天然气,也即将在这个世纪末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量非常大。从中亚我们进口700到800亿方的天然气。从俄罗斯现在已经签署了每年380亿方天然气的供应合同,那么这样大规模的长距离的应该说来源也比较有限的进口管道气,这种安全风险我们要系统的分析,注意防范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液化天然气在我们国家的进口来源中,现在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我们进口来源主要两个渠道,一个是进口管道气一个是进口液化天然气,现在是进口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一半一半。我们充分的重视LNG也是液化天然气对天然气系统安全以及季节调控的作用,因为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比较多,而且由于它的规模和影响相对于进口管道气小,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小,那么基本上是按照商业化运作的,比如说我们现在需要一船液化天然气,我们提前45天到60天就可以从国际的市场通过商务的方式采购到,就能满足应急的需求,甚至可以通过换货或者是其他的贸易方式,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资源供应,这样以来对我们国家冬季调峰,夏季调峰都巨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刚才我讲到说天然气,我们进口了大量的管道天然气,而这些管道天然气距离我国沿海地区都非常远,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通过适当的考虑液化天然气保证它的市场地位就可以保证我们国家的供应安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安全。

第三就是天然气的使用是有季节性的。在北京这个季节性很明显,主要是因为在冬季,我们有采暖需求,那么在考虑到天然气使用存在这种峰谷差,也就是高峰和低潮的时候,我们就要充分考虑,我们要建设充足的调峰和储存设施,然而应该说目前我们调峰和储存设施还十分不足,这对我们保证天然气供应的安全不利。

 

最后我讲一讲煤炭,煤炭主要是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安全生产,第二就是环境保护,第三就是交通瓶颈

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各种煤矿的安全事故,应该说这几年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安全生产仍然是煤炭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除此之外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还有环境的问题,既有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也有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有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所以这是煤炭在安全供应方面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就是我们煤炭的生产区域和我们煤炭消费区域有一定的距离,交通上现在应该还有一定的瓶颈需要我们去克服,这些都会影响到煤炭的供应安全。

那么中国如何实现能源安全呢?我们想多元化是能源安全的基础,开放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能源安全。

首先多元化是指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来源的多元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合同的多元化。多元化对能源安全这是一个基础。

第二就是开放,刚才已经讲到现在能源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单一国家的问题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因此就需要持一个开放的态度,通过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合作来促成能源安全,包括国家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贸易商、供应商、买方各个层面的合作,促进了能源安全就有保障了。特别是通过开放来促进我们国家能源市场、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运作,就能够有助于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

国际合作方面,我们通过双边单边的能源合作,来推动中国能源安全。具体来说我们也有几项思考。

第一个我们国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能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国家能源政策研究能力的建设,从而能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顶层设计,只要有了充足的准确的能源信息,我们的决策才有依据,因此说能源信息是我们其他各方面工作的一个基础,还亟待加强。

第二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透明的能源市场,理清体制改革和能源安全的关系,从体制上来消除能源不安全的因素,应该说保证能源安全要多做内功。

第三就是要组建能源安全的应急反应系统,这包括石油的能源安全的系统,电力的安全系统,天然气的安全系统,煤炭的安全系统,有一个应急反应的系统才能保证我们在出现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反应。

第四就是煤炭在我们国家中应该说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一次能源,我们在煤炭终端的使用方面还需要在提高效益降低污染。

最后就是我们还要更加积极的参加到双边多边的能源合作和对话中去,通过向外边学习,把人家的先进经验引进来,来逐步提高我们能源系统的安全,也通过与各个能源国、生产国、消费国的合作,来保证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

讲到能源安全现在有一个新的要素或者新的课题,亟待我们研究和加强,就是主要城市的能源供应安全,我们在重视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像珠三角、长三江、环渤海这样一个大规模城市群的供应安全。在这些城市群中,重点要关注的是电力和天然气的供应安全,我们有五方面的措施可以在加强。

首先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来管能源安全。

第二就是我们要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滚动专项规划,来考虑我们的能源安全。

第三就是要定期检查供应系统以及输送系统中的脆弱点。

第四就是要考虑设立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适当储备,来保证供应的安全。

第五就要设立预警应急的一个系统和措施,来防范安全的风险,那么这是城市能源安全供应中特别应该重视的五方面问题。

好,我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11/8023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