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谁在给乌克兰危机“火上浇油”
2015年02月13日 08:47
2月6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举行的第51届幕尼黑安全会议上,作为第一位发言的嘉宾,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指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是在给危机“火上浇油”,而且会使各方背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初衷。
(图片说明:2月6日,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一年多来,乌克兰危机从街头骚乱逐步演变为持续性武装冲突。人们曾寄望去年9月的明斯克会谈结果能够“灭火”,但停火协议始终停留在纸面上,乌克兰东部至今仍在战火荼毒之下。
如今乌克兰危机已胶着一年多,美国主导的多轮“经济制裁”与“孤立政策”非但没能使乌克兰局势好转,反而导致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对抗持续尖锐。一年多来,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在乌克兰东西两侧轮番上演,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欧盟,都在承受巨大压力——俄罗斯经济复苏的火苗趋弱,欧洲安全形势堪忧,乌克兰周边不少国家的领导人“着急上火”。
“灭火”成为乌克兰东西方近邻的共同诉求。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相继在慕安会上发出“救火”呼声:要通过政治途径尽早实现乌克兰冲突双方停火。德法俄乌四国领导人已商定召开“诺曼底模式”峰会,为寻求乌东部全面和解规划努力。此前,上述四国外长在德国首都柏林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有关各方遵守明斯克备忘录及停火协议,立即停止冲突并放弃使用重型武器。
(图片说明:1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乌克兰外长克利姆金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从左至右)在柏林合影。当天,四国外长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晤,商讨在明斯克协议基础上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途径。)
毫无疑问,欧盟眼下无法承受乌克兰战火进一步蔓延的后果。一方面,乌克兰危机持续升温,欧盟被推向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的最前线,欧洲安全形势也正在受到极大威胁;另一方面,俄欧经济关系盘根错节,仅德国就有超过6000家企业在俄投资,多轮制裁与反制裁及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使欧盟经济也在承受巨大压力。更何况,受希腊选举等因素影响,债务危机反弹,用“内忧外患”描述欧盟眼下的经济形势并不为过。
然而,在大西洋彼岸,有人却不仅想继续“隔岸观火”,甚至还在“火上浇油”。
同样在慕安会,美国副总统拜登再次用“孤立”和“经济损失”来警告俄罗斯,并同时允诺美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支持。这期间,来自美国的应向乌方提供武器的呼声也一波接着一波。
(图片说明:2月7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出席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
上月底,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访问基辅时承诺,将在今年上半年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贷款担保;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大西洋委员会、布鲁斯金学会和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联合发布报告,呼吁美国政府今后3年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总价值30亿美元的“非致命性和防御性致命武器”,包括装甲车、反坦克导弹、无人侦察机和防空系统。美国国务卿克里5日访问基辅时也证实,奥巴马正在综合考虑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支持的方案,其中包括国防支持。
如果说这些举动是在给乌克兰危机“煽风”,那么当年“参与推动乌克兰政权更迭”无疑就在“点火”来引发这场危机。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无意间”透露,美国去年曾参与推动乌克兰政权更迭。
“灭火”与“点火”和“煽风”,从最初与美国抱团制裁和孤立俄罗斯,到如今德法俄领导人进行“建设性和实质性”会谈,欧盟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或正渐行渐远。
(图片说明:2月7日,在德国慕尼黑,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左)和美国国务卿克里交谈。)
联想起监听门事件暴露出的信任危机和自贸区谈判举步维艰,美欧盟友关系似乎并非铁板一块。欧洲议会主席舒尔茨在慕安会上直言,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不如从前紧密了。
乌克兰之火愈烧愈烈,有人“心急火燎”,有人却乐见欧盟被推至俄西对立的前沿而疲于应付。如此一来,“世界警察”便有了更多精力去应付被其搅乱的中东并“重返亚太”,而让欧洲伙伴乱了方寸,美国人更是获得了在跨大西洋关系中占据主动的满足感。
谁在给乌克兰危机“火上浇油”,大家心里都有数。(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13/8025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