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京实践
2015年02月12日 16:07“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提出的“五个迈上新台阶”要求之一。总书记指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南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注重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南京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宝贵资源挖掘和阐发相结合,使之成为激励全市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必将成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的强大动力支撑。
【现场探访】
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激励全市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三汊河口的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入口前,下沉式广场上“停泊”着一艘船身斑驳的黑色小火轮,它就是有着“渡江第一船”之称的“京电号”小火轮。渡江战役期间,“京电号”载着第一批解放军先遣部队最先渡过长江,邓小平、陈毅也是乘坐这艘小火轮抵达中山码头。
昨天傍晚,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黄晨刚刚从连云港返回南京,这次外出寻访,她带回了一份珍贵的档案资料——“京电号”小火轮在解放后转至连云港灌南县服役时的航行日志,“这些材料记录了小火轮在和平年代的航行轨迹,今后会补充到陈列内容里,让馆藏红色文物的展示更加丰满、鲜活。”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始建于1984年4月23日,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馆名,是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9年迁入目前的新馆后,展览面积从原来不足500平方米增至近5000平方米,展出文物也扩充至数千件,去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80万人次,成为彰显南京“英雄之都”、“胜利之城”形象的重要阵地。
黄晨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纪念馆积极征集、精心展示与渡江战役相关的红色文物,“用藏品实物讲述革命故事”。此外还举办了《百将讲坛》活动,邀请一批老将军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向观众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年代和渡江事迹。
据介绍,纪念馆今年将开展“百名将士话渡江”大型口述历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访渡江战役的亲历者、见证者,通过录音、影像记录下他们的“渡江往事”。这些影像资料不仅将作为馆藏档案永久收藏,今后还会作为我市党性教育的重要素材。
“追寻伟人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每年1月8日,南京考棚小学“周恩来班”与该校一年级新生都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举行怀念总理活动和入学仪式。当“周恩来班”的学长为新生系上红领巾的那一刻,伟人精神也在他们身上实现了传承。
与渡江胜利纪念馆一样,梅园新村也是南京的“红色文化地标”,见证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斗争的峥嵘岁月。除了展厅里的文物藏品,纪念馆承载的红色文化和伟人精神,也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代代传承。
自从1984年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在南京诞生以来,国内十几个省市相继涌现出数百个“周恩来班”。如今,“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已成为南京各级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纪念馆方面也定期开展“送展进校”、“送教上门”等活动,用伟人事迹感召青少年学子砥砺奋进。
梅园新村纪念馆馆长沈浩告诉记者,随着今年纪念馆扩建的启动,已经10余年未变的基本陈列将进行全面更新。等到重新布展结束后,纪念馆会以全新的形象对社会开放,更好发挥“红色景区”存史育人的公共教育功能。
雨花台烈士陵园更是世人熟知的红色文化基地,在这里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免费开放后,每年前来雨花台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多达600万人次。
每年清明、“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烈士陵园都会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引进以雨花台革命烈士丁香为原型的越剧《丁香》演出,推出“寻找南京的红色记忆”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走访雨花台英烈曾经战斗的地方……此外,陵园还经常在烈士诞辰日、殉难日等特殊日子举行重大纪念活动。
近年来,这里更是被打造成一个“红色教育大课堂”。烈士纪念碑和就义群雕前,经常有社会各界团体在此举行入党、入团、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纪念馆幸福厅内,不定期播放红色微电影,举办烈士连环画展。
为扩大雨花台红色文化的辐射面,陵园还专门组织烈士事迹宣讲小分队。十几年来,小分队足迹遍及许多地区,直接听众累计达200多万人次。目前,雨花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与省内外130余家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
【生动实践】
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干起,身边的典型不断涌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南京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他们,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道德的典范与标杆,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榜样力量。
去年7月13日晚上,栖霞区政法委副书记王志刚因突发心脏疾病被送医;几个小时后,一直宣称自己“身体好,能扛”的他,永远离开了他热爱、奋斗并为之奉献的党的政法事业,享年52岁。“见到困难就上,见到荣誉就让。”这是同事们对王志刚的评价。仙林曾是黑车泛滥的重灾区,一天夜里,经天路地铁站附近停着一辆车,疑似在违章带客,执法人员上前盘查时,司机突然从车座底下抽出一把2尺来长的砍刀,指向执法人员。王志刚毫不畏惧地说:“我叫王志刚,是交通环境整治的现场总指挥,有什么难事尽管跟我说,不要采取过激行动。”对方犹豫片刻,缓下语气说:“我干这行也是迫不得已啊!”经过劝说,最终,黑车司机放下砍刀,并接受了处罚。昨天,王志刚的女儿代替父亲领回了“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奖,“爸爸曾经对我说,他最骄傲的事是做了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白天上班,她是建邺医院医术精湛的老中医;晚上回家忙完家务,她又坐到电脑前,利用党员远程服务平台,为在线病友耐心答疑。她就是南京党员专业志愿者唐乌香。有位浦口区的小伙在平台留言说,80多岁的爷爷牙痛难忍,白天去了医院,吃了止疼药、用土办法都没用。当时已近深夜,唐乌香利用QQ视频,教小伙子按照中医经络的原理,用两个拇指按压老人的翳风和太溪两个穴位,反复按压20多分钟,老人的牙奇迹般地不疼了。唐乌香坦言,夜里“加班”有时比白天还耗时间精力,往往为了给网友解释清楚一个简单的问题,得聊上大半个小时。
颅脑出血3天未觉察,当成颈椎病仍然坚守岗位连续工作60个小时——今年1月7日,建邺公安分局指挥室主任程航累倒在心爱的工作岗位上。随即,医生紧急做了开颅手术,整整昏迷了5天后,程航才苏醒过来。程航主要负责信息整理和110接处警,除了为派出所提供案件预警信息,有效防范各类案件外,更多的时候,程航根据信息比对,向派出所提供线索抓人。每年由他网上比对出的违法犯罪线索就达数十条,根据这些线索,分局每年都能抓获100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
鼓楼区江东街道清河新寓社区党委书记钟霞是一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2003年春节前夕,居民丁奶奶给社区送来一件崭新的花棉袄,她说:“要过年了,我的两个女儿都为我买了新棉袄,穿不了那么多,我想送一件给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让她过年也穿上新衣服。”社工将这件充满温暖的新棉袄,送到了83岁的孤寡老人袁冬云家中。有心的钟霞想到,像丁奶奶一样家里有闲置衣物的可能还有不少,于是牵头在社区成立了“心手相牵·爱心园”。截至目前,爱心园参与的人数由刚开始的23人发展到千余人,捐助各种物品千余件,善款20多万元,得到帮助的家庭1000多户。
身边人、身边事,总是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以来,我市共评出13届1301名“南京好市民”。13年的坚持不懈,使一大批市民身边的先进典型得以成长和树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典范,并使该活动成为南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名品牌,中央文明办在2011年将其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
【专家解读】
从丰富的党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着社会发展方向。
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研究员昨天接受采访时介绍,江苏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把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定正义良知作为根本任务,善于从丰富的党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具有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善于从新的时代精神中汲取营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内容,一步步建好社会道德大厦。
对南京而言,近年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和“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容。同时,南京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近现代以来,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王荷波等,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懈奋斗,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根植在南京的土地上、留在每个南京人的心中。
叶南客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前南京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他建议,南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共同理想鼓舞人心,促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从现阶段实际来看,既要把过去南京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好、弘扬好,又要适应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丰富、拓展和提升新时期城市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南京始终紧紧抓住的是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起,他们专门组织课题组,将南京市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上升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就下一步的保护、利用等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共梳理出128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除了大家熟知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还包括在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建立的王荷波纪念馆、南京工运陈列馆,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此外,还命名了23个党史教育基地,建立了全市革命纪念场馆联席会议制度,在一些重大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纪念日,开展相关活动。
去年起,市委组织部把党性教育纳入党员现场教学,以生动的方式,使人直观了解党的历史、英模事迹、历史文化等。去年,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编纂了红色系列连环画、红色旅游指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方式,宣传革命英烈事迹,介绍革命文化遗址,并向全市100多所小学免费发放。目前,相关部门正深入挖掘分布在大学里的革命遗址遗迹,专门针对大学生、青少年开展革命红色历史文化教育。
深入挖掘这些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使南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震撼人心、塑造灵魂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12/8025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