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吉林:辩证思维迸发城市魅力

2015年02月17日 09:58

 

生产烧纸等封建迷信殡葬祭祀用品的厂家少了,家庭追思会、社区公祭、追思卡祭祀、短信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推广的多了;

经营烧纸、冥纸、冥币、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用品的少了,购买鲜花水果祭祀的多了;

夜间街路上烧纸的少了,自觉采用绿色环保文明方式追思亲人的多了;

……

近日,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率市殡葬祭祀活动管理工作联合督察组,对南关、二道、宽城、绿园、朝阳等5个城区进行“禁烧”夜查。检查发现,“禁烧”整体状况良好。

不打招呼,不明路线,直接巡查。透过“几多几少”的巡查结果,不难看出,经历一年多的严查严管迷信祭祀用品、宣传推广祭祀新方式后,今年春节前,文明祭祀已在长春市民中蔚然成风,渐成自觉行动。

长春正以辩证思维统领文明祭祀工作,一场“新与旧”、“点与面”、“大与小”的对话,正推动文明祭祀步入法治轨道,绽放城市魅力。

“新”与“旧”:点亮城市底色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节日、祭日烧纸祭奠亲人,是中国人的一大传统。随着人们环保、安全、文明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改变影响出行、车辆通行,污染城市环境,干扰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文明祭祀方式,希望可以用更环保、更安全、更文明的新方式祭祀故人。

百姓的需求就是党委政府工作的方向,长春从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一次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全面展开。

2013年底,经过了4个多月的大量走访与调研,长春选择通过倡导文明祭祀、彻底整治殡葬用品市场的路径,践行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和文明程度的理想和使命。

与自然和谐相处,求社会全面进步。这是长春长远发展道路的选择,也是文明祭祀工作的目标。

长春市市长姜治莹明确要求,坚决杜绝祭祀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使优化环境、文明节俭成为祭祀活动的主流,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文明、清新的空气和社会环境。

2013年,长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祭祀活动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殡葬祭祀活动管理的通告》。2014年,下发了《关于建立文明祭祀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2015年初,为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进程,长春市又制定下发了《长春市文明祭祀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在全市建成区内禁止生产、经营、运输烧纸、冥纸、冥币、纸扎实物及其他封建迷信殡葬祭祀用品,同时,禁止在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祀用品,使文明祭祀工作驶入法治化轨道。

“殡葬用品管理和文明祭祀,绝不单纯是不让烧纸祭祀,而是从根源上对殡葬用品进行管理,对于市民的祭祀活动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通过创新祭祀方式,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文明元素。”副市长桂广礼说,“禁烧”的最终目标是要使文明祭祀变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让城市的文明底色更加明亮。

这番话,道出了长春文明祭祀的文化追求。

深植精神土壤,终得文明花开。年余奋进,气象一新!

新容新貌带给市民新的惊喜。惊喜过后,长春重新认识自己。烧纸祭祀近乎绝迹,百姓的传统习俗如何兼顾?

 

长春积极倡导文明祭祀方式,并广泛推广。一边“严抓严管”,一边努力挖掘城市人文底色。市民政局将文明祭祀方式总结出来,制作成小册子发放到各社区,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各社区推出了追思卡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社区公祭等12种文明祭祀方式。对到殡葬服务单位祭祀的群众,推出了一系列文明祭祀活动——孔子文化广场举办“传递思念,遥寄亲人”集体公祭活动,放飞携带“亲情卡”的气球;市殡仪馆内沿路设置10个时空信箱,10块大型留言板,形成百米追思长廊;集中开展鲜花换烧纸等引导文明祭祀活动。让市民登录长春祭祀网、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网站,通过互联网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倡议得到积极回应,文明祭祀活动受到群众最广泛支持。居民主动走进社区,参加社区公祭;志愿者主动走上街头对烧纸祭祀的人进行劝导;中小学生自编自演短剧倡导文明祭祀……

文明为新,传统为旧。“新”与“旧”相融相兼,塑造着文明长春。

“点”与“面”:织就监管网络

陈策,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这个春节前,他每天夜晚都会和社区其他人员巡视到午夜。“作为一名网格长,就应该为社区居民做点事”,每次发现烧纸的居民他都会及时进行劝导。陈策说,“我负责的区域小路口特别多,只有不停地巡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虽然巡视人员穿得很厚,但脸仍冻得通红。“三九天,冷是正常的!”一位巡视人员说,每天巡视结束时,看到所有路口都是干干净净的,他们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们是城市的一份子,参与城市管理是份内的事儿!”于伟是一名志愿者,他和一名社区干部一起负责一个巡视区域。于伟说,他所坐的车是向邻居借的,“外面真的很冷,坐在车里能好些。邻居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听说我是为了‘禁烧’要用车,二话没说就借给我了。”于伟说,现在全国都在为提升空气质量而努力,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为这座城市作点贡献。

今天,“陈策”、“于伟”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范畴,成为长春开展文明祭祀工作强大组织中的一个个细胞。

目标管理,分解到人,从市长到街道干部,形成一条责任链;由“点”及“面”,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各部门通力配合,迎难而上,一年接着一年干……

上下同欲者胜。

副市长桂广礼、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周继峰等领导带队,对殡葬祭祀活动管理情况进行督察;全市市、区两级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对造纸厂家进行再排查,对生产烧纸等封建迷信殡葬祭祀用品的厂家依法进行处罚;全面规范殡葬用品市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业户,对经营烧纸、冥纸、冥币、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用品的依法予以没收,并对经营者进行处罚;加强对殡葬用品商店、小食杂店店外经营和流商散贩占道经营烧纸的整治力度;成立联合执法大队,加大对夜间街路烧纸行为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对烧纸者进行教育和劝导。

市文明办、民政、工商、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执法人员放弃休息,对生产、销售企业挨家挨户宣传走访,将政策决定细致的进行解读,引导业户主动支持与参与文明祭祀活动,对仍违法生产、销售的,联合执法,依法取缔。

2月4日开始,长春市启动全天侯巡查。文明办、民政、公安、工商、行政执法、环保等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白天检查“禁售”工作,夜晚开展“禁烧”检查。在需要联合执法时,各部门以最快迅速到达执法现场,通力合作使效果迅速显现。

各城区、开发区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走千家、访万户,将文明祭祀理念送到居民家中,并为需要祭祀的居民提供祭祀场所,组织居民开展社区公祭祀。入夜后,他们坚守在城市的各个主要路口,身体力行感染着百姓。

从创新组织方式,到完善网络体系;从抓源头治理,到转变百姓观念,长春人用智慧与汗水,在创新中提升着城市形象、升华着城市精神。

由“点”到“面”,长春文明祭祀工作突出“点”、“面”两条主线。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文明创建的网络,覆盖着春城的每一寸土地。

 

“大”与“小”:奏响动人旋律

市民李阿姨今年选择了社区公祭的方式祭祀老伴。在社区,李阿姨将对老伴的思念写在了追思卡上后,又挂到了追思树上。“这种方式比烧纸好多了,既保护了环境,又寄托了哀思。”李阿姨说,她已经告诉儿女,今年谁也不准烧纸,践行文明祭祀。

一个“小人物”的行为,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大变化。

在各个社区,一批又一批参加社区公祭的群众,将哀思或写在追思卡,或写在网上,以低碳环保的形式追思故人,争做文明市民。

居民苏占元说:“我每年都会祭祀已故的革命烈士,现在市委、市政府倡导文明祭祀,我也将祭祀形式换了换,自己写了一首歌曲《天堂》,在社区公祭时唱给先烈听。”

“我认为文明祭祀很有意义,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为下一代做的就是好好教育他们,教会他们不忘先人的同时,还要懂得爱护我们的家园。希望我可以将这种文明理念传递给他们。”退休老党员董艳宁说。

无论是街头随访,还是来自网络的调查都显示,文明祭祀活动的开展是符合群众需求,得到群众支持的一项活动。即使是今年仍选择烧纸祭祀的市民,在志愿者对其进行劝导时,也都会表现出歉意,并承诺今后不会再烧了。

倡导文明祭祀不仅仅是政府的一项决定,更是一项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活动。

在这项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自己开展文明祭祀,还主动加入到传播者和劝导者的队伍中,开启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遵守、共同推进文明祭祀的新局面,奏响了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的动人旋律。

从每个人文明素质提升迈出的一小步,到全社会文明的一大步,强化殡葬用品市场管理实现了对长春城市文明程度跃升的一次检验。

“小”处入手,“大”处见效。一个让市民安心、放心、舒心的生活环境,渐呈长春。

今日长春,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正让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217/803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