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泰国踢钟,踢掉了自己的素质

2015年03月02日 14:17

 

【事件介绍】

中国游客脚踢清迈古钟遭讨伐,低素质让泰国大为恼火

趁着春节假期走出国门旅游的大有人在,除了日韩等路线外,东南亚地区早已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首选地,其中对中国实行签证优惠政策的泰国,接待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中国人舍得花钱,一方面带动泰国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批中国游客涌入,也给当地民众带去烦恼,尤其是一些素质低下的游客蓄意损坏文物,不顾形象破坏公共秩序,让泰国大为恼火。

据泰国官方媒体报道称,近日泰国又发生一起中国游客破坏泰国景区古老文物的行为,事情发生在清迈素贴山双龙寺,一操着普通话的华人游客对着寺庙内的古钟一顿狂踢,为的就是让古钟发出声音来。该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被人拍下放到网上后,招致一片讨伐声,泰国网上对中国游客踢钟行为骂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号召抵制低素质中国游客。

祈福变欺负,古钟惨遭中国游客虐待

2月21日晚,据泰国头条新闻报道,泰国清迈当地媒体再度曝光了一起外籍游客不文明行为,一名男性游客在参观双龙寺时用脚踢古老的铜钟,让其发出声音,视频中可听出脚踢古钟的游客说的是中文。据古寺工作人员称,古钟本是供游客祈福用,古钟旁边有专门用来敲击的权杖,而这位游客却选择用脚踢,确实违反规定,属不文明行径。

据了解,泰国清迈双龙寺建于1383年兰纳王朝时期,历史悠久,引得不少国外游客慕名前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不文明的行为也随之上升,不过类似中国游客脚踢古钟的行为还属首例。

近来,针对中国游客在泰国的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踢钟行为也特别受到关注。与不久前白庙禁止中国游客入内的做法不同,双龙寺方面表示,游客脚踢古钟行为发生后,景区工作人员将加多提示标语和图片,并放在醒目位置,提醒个别游客不要做出过分行为,在破坏文物前想一想后果,有时候损失的不仅是个人形象,还有可能累及整个国家的形象。

并不是说,外国游客到了中国个个都是高素质,也屡有外籍游客在中国景区不注重公共秩序的报道,但就整体素质而言,中国游客还有较大差距。在学样这件事情上,不能向比自己差的学习,应该向比自己优秀的学习,低素质不文明情况发生在中国人身上被曝光后,不应该第一时间跳出来称“不见得外国人就个个高素质”,而应该反省反省再反省,这才是杜绝这类事情发生的根本。

 

白庙随地大小便也好,双龙寺脚踢古钟也罢,近期内这类有关中国游客不文明的新闻还会经常出现,每发生一次就能警醒一批人,这效果也是相当喜人,只有在出国游走热的当下,每个中国人都以身作则,终有一日,炎黄子孙将受到全世界人民尊重。

脚踢泰国古钟 究竟有多任性?

不久前还统计中国出境旅客越来越文明了,但现在又爆出了一名游客在泰国脚踢寺庙古钟的新闻。就在全民都在提倡文明旅游,不要轻易让自己国家丢脸的时候,这名旅客脚踢泰国古钟,是不是因为这一踢很过瘾?

前不久有人将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不文明举动上升为了国耻,这也许有些过分了。因为,这一个人的举动并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的意思。并且,对于网上一些人说的,中国人都没素质,就显得太荒谬了,因为损害他国景点的人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但是因为这种个人行为,的确影响到了国人出境旅游的形象。不知道那位脚踢泰国古钟的游客,这一脚到底踢的有多刺激呢?

我们在国外旅游的时候,一举一动往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只要注意自身素质,其实不也是为我们国家在“挣面子”吗?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爱肆意妄为,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去特意地破坏景点。这种行为不仅仅引起了外国人的反感,更引起了自己国人的批判。其实,注意自身的素质,从平时一点点小事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不至于出国旅行的时候,一时兴起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或许那脚踢下的时候,踢钟者想必内心很解气,在国外还能够如此随性而为,但此刻被大家批判的时候,或许早已是懊悔不已。

前不久泰国白庙不允许中国人进入,深深的伤害了国人的心。甚至有网民说,再也不要去泰国旅游了。其实,泰国方面的决定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一些人的行为不注意,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在别的国家民众心里的形象,但是,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却要让全国人民来背负,就有点太过了。我们不断地重申文明出游,甚至也会对于那些同胞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指责。但事实上,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的不良行为不也就没有了吗?

很多人主张,对于这样损害国家形象的人,应当拉入黑名单并且永久禁止出境。或许,那些不文明行为的确深深地损害了国人的形象,但是永久禁止出境也有点过了。其实完全可以短时间地限制出境,来达到“闭门反思”的效果。

其实,爱国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都在高谈阔论爱国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些最简单直接的爱国方法。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让邻国看到我们的大国风范,不就是一种爱国吗?

泰国踢钟,为何踢出一片讨伐声

泰国旅游局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将有53万中国游客到泰国,将创造230亿泰铢(约合44亿元人民币)的收益。仅仅一个春节就这么多游客到泰国旅游,可以说,这些人就是泰国的“财神”。然而,这些“财神”不但没有迎来笑脸,新春却迎来一片讨伐的骂声,实在可悲。可悲的原因就是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让整个中国游客“背黑锅”,可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泰国网民对中国游客的讨伐声绝非偶然。2月2日,部分中国游客在清莱白庙使用洗手间时,有的在小便池内大便,有的将手纸大量带出,甚至有女游客将有血污的卫生巾贴到厕所的隔板上……诸多不文明行为惹火了寺庙主人,禁止中国游客参观寺庙。“臭闻”还没有完全消散,一位中国游客又在双龙寺伸出“臭脚”踢“神圣”的铜钟。铜钟一响,激起了千层浪,掀起了泰国网民对中国游客的大肆讨伐。可以说,这是泰国网民对中国游客诸多不文明行为忿怒的集中爆发。

不仅仅是在泰国,中国游客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声誉也不佳。“耻获”这些不佳的声誉,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不要恬不知耻地狡辩是别人“抹黑”你!不尊重当地风俗、随手丢垃圾、高声喧哗、随地吐痰等是中国游客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在2014年1月8日召开的《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该书主编宋瑞说:“皱着眉头迎财神,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的普遍态度。”由此可见,中国游客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高的,只不过你是“财神”,别人不得不皱着眉头接纳你。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国外犯不文明病者的病根儿在国内。这些人在国内也是不文明的,只不过出了门被不给“面子”的老外逮住而已。面对国外媒体对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曝光,一些网民好像丢了面子,不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探讨怎么会更文明,而是绞尽脑汁挖一些外国游客做“垫背”:看,他们也有不文明行为!好像他人的黑就能把自己洗白。

还是长点记性吧:国外游,有钱也不可以“任性”,无论你多么的“土豪”,无论你是多大的“财神”,如果行为不文明,收获的必定是他人侧目而视的“卫生球”!

【启示与思考】

泰国游越来越热,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络绎不绝,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游客在感受异域风情的同时也把一些恶习带到了异国他乡,招致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反感。不文明次数多了,并不会让人感到习以为常,而是让人普遍觉得反感,“中国人与狗禁止入内”等歧视性标语极有可能卷土重来。

有关中国游客在泰国“乱来”的报道层出不穷,早已被当地民众贴上低素质标签。在飞机上用开水泼泰国空姐、泰国曼谷机场插队被阻止后殴打泰国妇女、曼谷大皇宫壁画前栅栏被中国游客弄倒、泰国清莱府一车夫报警称中国游客骑走他的三轮车、中国游客在泰国机场候机室晒颜色鲜艳的内衣裤等,白庙闹完古寺闹,我们不禁感叹,中国游客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

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联动,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文明旅游关乎国家和民族形象,体现公民素质,虽然引起各方面关注,但还没有成为广大游客普遍习惯,还没有成为旅游经营者自觉倡导。国家将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抓住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从最恶劣事件抓起,通过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达到弘扬旅游文明目的。当然,出游不文明有的是品德素质低下,有的也可能是无心之失,比如,对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不了解、沟通出了问题等,这就存在一个“入乡随俗,出国问禁”的问题,因此,旅游经营者的事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旅游局将协调电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使游客一踏上境外旅游目的地,就能收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温馨提示。各旅行社将做到出境旅游管理审核培训责任到位,行前说明提示到位,领队履行职责到位。国家旅游局将协调相关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追责制度。

长期以来,不文明旅游歪风之所以刹不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规犯错的成本太低。有的人认为出了家门即便被抓住现行,也无非罚款了事,何况很可能抓不住呢,于是,一些人就视文明公德为无物,肆无忌惮地予以践踏;在“破窗效应”的恶劣示范下,也带动得其他人效仿。而要让这些人收敛,必须打到他们真正喊疼。除了法律法规的惩戒,游客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就是个好办法。想想吧,有一天可能成为“黑名单上的人”,在甲地“撒野”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因联网联动还可能受限不能去乙地玩,那些有心犯险的人是不是会有所顾忌呢?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文络绎不绝,影响的是整个炎黄子孙的颜面。当事寺庙双龙寺也表示会在醒目的位置多加一些标语进行提醒。而作为中国人我们最应该做的便是以身作则,因为外出游玩的我们代表的是整个国人的脸面,不能把脸丢到国外了。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02/8039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