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除夕夜警察“帮驾”,寒冷中温暖人心
2015年03月02日 15:40
【事件介绍】
江苏南通30名交警连续8年除夕夜帮驾引争议
还记得2015羊年春晚小品的社区民警于三快么?帮小区居民接孩子、调解夫妻矛盾……只要人民群众有啥困难,那你都会看到这位民警的身影。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于三快们”。中国警察的除夕夜(2月18日)7点半,当万家推杯换盏、欢聚团圆时刻,江苏南通市区的和平桥、小石桥等6个主要交通路口,30名交警已在寒风中整装集结、随时待命。但和其他坚守岗位的同事不同的是,他们的任务并非上路执勤、疏导交通,而是义务“帮驾”——帮助在年夜饭上饮酒的市民开车、泊车。这种“分外之事”,南通交巡警已坚持做了8年。“交警义务帮驾的初衷是促动市民牢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提醒,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的除夕夜,请求帮驾的市民呈下降趋势”,南通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杨成表示。
不过,南通交警帮驾在网络上却并没有收获一致的好评,反倒是引发不小的争议。2月20日早上9点43分,江苏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江苏 在新浪微博中以【除夕夜,南通市30名交警义务“帮驾”】为题,本想给南通交警们点赞,可在网友的争议声中,@平安江苏 不得不悄悄删除了这一条微博。网友争议的焦点在于,交警本就不应该司职专业代驾干的活儿,如此帮驾是否不妥?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南通交警除夕夜晚义务帮驾活动体现的正是妥妥的“中国范儿”,恰能体现军民鱼水情,必须点赞。
市民感动
18日7时许,记者来到南通市区工农路和青年路交界处的大饭店路口,虽然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但不少交警已陆续抵达,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从年夜饭饭桌上匆匆赶来的。晚上7时30分,在南通市区的6个主要路口,30名交警整齐列队,进行了“帮驾”总动员,被告知了“帮驾”注意事项。“这些交警都是今晚不值班的同志,驾驶技术娴熟,责任心强,他们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主动请缨前来。”南通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范荣建告诉记者。当晚,共30名交警在6个路口固定待命,两人一组。此外还有市区7个路面大队组成7个机动组,为市民义务帮驾。
大约晚上7点15分,南通交巡警支队此前公布的值班电话响起,市民吴先生成了第一个求助帮驾的人。当晚,吴先生全家在工农路上一家酒店吃年夜饭。为了赶在央视春晚开始前到家,一家人的年夜饭早早地就开始了。在接到求助电话后,南通市交巡警二大队副大队长高晓祥和二中队中队长张强立即驱车前往吴先生全家聚餐的酒店。让吴先生感动的是,当一家人喝完团圆酒、欢欢喜喜走出酒店大门时,高晓祥和张强两位交警已在门前等候了。随后,张强接过吴先生的车钥匙,将人和车安全及时地送回吴先生家,让一家人感动不已。
网友质疑
接受“帮驾”的市民自然感动不已,但在互联网上,交警做如此“分外之事”却激起了不小的反弹。有网友就简洁明了地指出,帮驾这事应该专业代驾干,“警察就该抓酒驾。此事如果推广,岂不是以后刑警还得帮小偷偷东西不成?”也有网友附议:“警察应该是抓酒驾的,帮酒驾开车,这成了啥事啊?太滑稽了。”
另有一些网友虽然没有直接批评南通交警的做法,但在故作轻松的吐槽之中,也隐约显露了少许不满之意。有两位网友就分别开起玩笑说:“是不是代驾公司得罪过交警?”“代驾要恨死了!”
交警帮驾是不是抢了代驾的生意?这到底算不算警察做了分外之事,越俎代庖?尽管批评声较多,但也有少数网友称,南通交警在除夕夜帮驾的这一做法是在“践行和谐价值观,体现军民鱼水情。”这种“中国范儿”就人钦佩不已。
该项活动已经持续8年
南通交巡警在除夕夜的义务帮驾行动并非一时起意,而是一项已连续进行了8年的活动。南通市交巡警支队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圆守岁、互相敬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酒后甚至醉酒驾驶势必会在除夕夜形成一个高峰,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记者获悉,今年春节前几天,南通交巡警连续在晚上查处酒后开车的违法行为,每天都能抓到多起酒后甚至醉酒开车的行为。目前已有10人涉嫌醉酒驾驶。
副支队长范荣建说,通过义务帮驾,可以尽可能减少危险的发生。“当然这并非纵容市民开车饮酒,而是希望用此举提醒市民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今年春节前,像往常一样,南通交巡警通过短信、媒体、公告等多种形式宣传交警义务帮驾行动,并公布了热线电话。除夕夜晚上7点半至10点,其间市民如有需求,可拨打电话,交警部门会就近指派民警上门服务。同时动员除夕夜当晚没有执勤值班任务的民警,参与义务帮驾。在“南通市警民e家”网站的2015年2月17日的警务要闻的页面上,就清楚地写着这项活动的告知信息。
另外,在马年到来前,@平安江苏 在2013年1月25日也发过【除夕夜交警义务帮驾】的微博。
许多民警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难得时光,主动报名参与。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张强今年已是第8年帮驾了。为了照顾家不在南通市区的外地同事回家团聚,他每年都在除夕夜请缨上阵。父母、姑妈、孩子等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刚开饭不久,张强便匆匆扒了几口汤泡饭,在晚上7点提前赶到了帮驾岗位上。这些年,他也见证了警方对酒后开车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醉驾入刑后,市民拒绝酒后开车的意识越来越强,亲朋好友聚会时,一般都为车辆预留出驾驶人,其余人再推杯畅饮。
截至2月18日10时发稿时,南通交巡警共为10位市民提供了义务帮驾服务,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在保证警力执行正常任务的前提下,这种除夕夜的义务帮驾会持续下去,以促动更多的人拒绝酒后开车,养成文明开车的好习惯。”南通市交巡警支队支队长杨成说。
交警除夕夜“帮驾”有何不可
交警除夕夜“帮驾”,性质真有这么严重?应当看到,作为警察而言,打击违法犯罪固然是其职责,但是,预防违法犯罪也同样重要。在除夕夜这样的阖家团圆时刻,酒后甚至醉酒驾驶势必会形成一个高峰,与其坐等公民违法,开车上路危害公共安全,不如提前介入,及早拿出防范措施。
“帮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它让公民在困难时刻,有了一个求助渠道,在面临违法风险之时,有了一个选择守法的机会。而参与“帮驾”,并不是执勤民警,而是其他民警自愿报名,额外付出,并不会影响到正常执法工作,这堪称两全其美之策。
至于有人担心“帮驾”会鼓励驾车者饮酒,其实也不必。我们应当看到,自觉守法的公民是大多数,没有多少人会因为有警察“帮驾”而肆无忌惮饮酒。而对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饮酒而不得已向民警求助的公民而言,民警除夕不休息“帮驾”,恰恰是对他的一种打动教育,对此,南通交警的统计也是个印证——8年以来,当地“帮驾”求助人数一直在下降。
许多人质疑交警除夕夜“帮驾”,说到底是对警察这一职业的误读,在他们眼中,警察应是打击违法犯罪的,除此之外就是不务正业。然而,从现代警务管理的理念看,打击违法犯罪只是警察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工作职责。警察更多的责任,是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随时当好民众利益的保护者。
以美国为例,公共服务曾是早期美国警察的首要职责——他们向城市贫民和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庇护所、食物和就业帮助。如今,美国所有有关警察的入门教科书都估计,80%-90%的警察工作是“有关服务的”,“有关犯罪的”不到10%。最好的服务,往往就是最好的管理。曼谷警察早些年推出一项服务,民众外出远行,可委托警察照看家门。显然,警察的看家服务,远比民众家中被盗后再破案好。
近些年来,在国内,重视服务越来越成为各地警方的共识,例如媒体曾报道,有的地方派出所为了防打工者春节回乡期间家中被盗,在派出所设置储物柜,供人免费储存贵重物品,这样的服务与除夕夜“帮驾”其实如出一辙——警察就当以服务公众为使命,不断满足民众新的需求。交警除夕夜“帮驾”,这样的服务创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乐见更多类似交警“帮驾”的服务创新。
警察“帮驾”为什么值得点赞?
新交规的实施,使得酒驾成了法律严惩的对象。不少司机逐渐认识到酒驾的危害性,但参加一些饮酒活动又很难避免,饮酒的需要和治理酒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代驾行业的兴起。而江苏南通警察在除夕夜“帮驾”的行为,更是引起一番热议,有称赞其是“妥妥的中国范”的,有质疑其抢了代驾公司的活,甚至会助长了驾车饮酒的行为,但其实我们更应为警察“帮驾”之举点个赞。
在治理酒驾的情况下,警察“帮驾”之举,在专业代驾、警察专司“抓酒驾”是否刺激更多人开车饮酒等问题上,引起不同的争议,表明公众对警察在治理酒驾上仍然存在着狭隘认识,其“帮驾”行为也并不与代驾公司的专司行为相对立。
拿警察“帮驾”与代驾公司的营业行为相对立,是值得商榷的。警察“帮驾”行为本身是义务性质,就像是志愿者帮助环卫工清扫街道一样。志愿者本身并没有抢环卫工饭碗的意思,而是为了减少因酒驾可能给交通秩序带来的不安全隐患,能够使这些饮酒的司机和家人平安回家,并在“帮驾”过程中无形地提醒司机,间接地帮助这些人形成“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出行习惯。况且,“帮驾”警察为数不多,时间选择上也只是选择在除夕之夜,并没有形成警察抢代驾公司饭碗的可能。警察“帮驾”之举与代驾公司抢生意之说,显然站不住脚。
警察“抓酒驾”的职务行为,与警察“帮驾”之举,其实都是属于治理酒驾的一个范畴,一个重点在于惩罚,一个是在预防。其实都是为了减少酒驾的发生几率。拿警察“帮驾”行为与纵容驾车饮酒相提并论,也是值得商榷的。警察“帮驾”的8年时间,“帮驾”队伍在扩大,但“帮驾”却在减少,也在一个侧面证明“帮驾”的刺激负作用并不存在。打一个比方,或许更能理解警察“帮驾”不会更多刺激驾车饮酒的可能。例如警察帮助照顾服刑罪犯的家人,其本意也不是在纵容罪犯,而是为了其更好的改造。倘若按照警察“帮驾”会纵容开车喝酒这样的逻辑,那么代驾公司不也是在纵容开车饮酒吗?
警察“帮驾”的“分外之事”,是志愿之举,与代驾的专业之举并不矛盾,反倒是相辅相成,在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中增添了一份温情。
当然,消灭酒驾,尤其应该需要警察严格执行新交规,严格抓酒驾,使全社会形成治理酒驾的浓厚氛围。而警察“帮驾”之举,在减少酒驾过程中,多了一份人性的关怀和互助。软硬结合,正面与辅助相结合,警察“帮驾”参透了治理酒驾的要义,履行了警察的社会担当,值得点赞。
【启示与思考】
在大家传统的理念中,交警就是那些路上违法者的“克星”,尤其是关于酒驾的新规出来后,更是让那些道路上的“不安分者”闻风丧胆,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喝两杯又是不可避免的,喝酒上路违法,不喝酒有违人情,这两难的决策也成了新春中的一道难题。
当交警的“法”遇上春节的“情”时,交警的“帮驾”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那些想喝两杯又害怕违规的司机朋友们“鱼与熊掌兼得”的困惑,虽然在社会上警察“帮驾”引起了很多争议,但是还是值得赞扬的。从交警执法来说,希望的不是逮住多少违法的人,而是希望出行的人都能高高兴兴出门,安安全全回家,为了万家的欢乐,他们必须严格依法执法,对于道路上的违法行为来不得一点虚假,可以说他们是道路法规的守护者,更是群众安全的捍卫者。
从交警“帮驾”中又让我们看到了法律之外的温情,虽然法无情,但是人有情,义务帮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坚持做这一件事情更不容易,这“分外之事”是他们用行动在提醒司机酒驾不可为,安全第一,以情动人更震撼人心。
警察“帮驾”虽然质疑声多,但是不管是从法还是从情来说,都是希望社会能再和谐一点,家庭再美满一点,关怀再真诚一点,悲剧再少一点,让饮酒不得开车的观念再深刻一点,才能让交警既然维护了法的尊重,又不失人得温暖。
南通警方所做的工作应该获得称赞,想一想这些交警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能够舍小家出警帮助广大群众帮驾,牺牲个人时间,他们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百姓平安,为的就是百姓生活幸福。他们这样做除了彰显交警部门的责任外,同时也彰显了人民警察的奉献精神。如果说我们百姓能够理解交警同志的辛苦,让他们也能够过一个温暖快乐的节日,能够在除夕夜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如果我们每一个外出就餐的司机同志都应该遵守交通法规,餐桌上不饮酒,同时作为其家人或者是亲朋好友更不应该劝喝,即使个人想喝也要劝阻,做到爱人爱已,那么,交警们也会从节日帮驾的服务中解脱出来,他们不仅仅节日不会再辛苦,更会有充足的警力为百姓做好其他工作。
南通交警春节义务帮驾八年,让百姓看到了他们可亲可敬的形象和良好的服务意识,百姓们对于此应该点赞,切莫因为个人的一些想法,就对交警的雷锋精神冷言冷语,寒了交警同志们的心。时代需要理解,时代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南通交警是时代楷模,相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让更多的百姓刮目相看,百姓也会用良好的责任意识为交警减压,让时代赞歌永远唱不完。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田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02/8039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