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辽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哲学意蕴

2015年03月03日 09: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以下简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对当代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了正气、骨气、底气,极大地提振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强调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这些重要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强调把中国梦作为感召人、激励人、凝聚人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和高昂旋律。

强调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不懈奋斗。把共产主义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理想信念时代内涵和实践特色,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努力方向。

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系列重要讲话朴实生动、深入浅出,说的是老百姓的话,讲的是老百姓的事,特别解渴、特别接地气,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

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关于想问题的立足点,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关于作决策的前提条件,强调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关于抓工作的基本要求,强调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党的总书记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洞察。

强调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系列重要讲话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如针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新形势,强调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六大关系”。这些重要论述,抓住要害、一针见血、有的放矢,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化解难题的智慧。

强调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党的干部要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他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重要论述,鲜明提出了检验工作的实践标准、人民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系列重要讲话善于从历史的大视野考虑问题,从发展的大趋势分析问题,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

特别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将历史经验有机地融入治国理政实践,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执政风格。他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具体工作部署中,广泛引用中国和世界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来阐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的深刻把握,对历史经验的科学运用,标志着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特别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从自己做起,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为贯彻群众路线树立了榜样。

特别注重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生产力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他还强调,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这充分体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这些重要观点,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指南。

鲜明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点和方法

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十分清醒、理性、透彻。

善于从全局把握问题。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观察思考中国和世界问题始终秉持的立场和角度。这种思维方法体现在许多具体工作部署中。他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的领导艺术。

善于抓住事物演变发展的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科学正确地指导各项工作。他多次指出,要不断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提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阐述好干部的具体标准。这些新观点新要求,是我们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的结果。

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我们观察形势、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辩证地看问题……这些方法论,体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功底,构成了完整、科学的辩证思维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作者单位: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03/8040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