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陕西: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 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03月03日 13:48

 

2015年2月13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家乡陕西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陕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对全省上下都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陕西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锐意改革创新,拓展发展思路,把陕西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总书记还从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为陕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把讲话精神作为陕西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就要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扎实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经济总量结束了连续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稳居全国第二方阵,这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果,也是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特别是能源化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易受市场影响;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亟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小,对全省经济贡献度低。2014年,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6.5%,远低于全国48.2%的平均数。二是能源资源转化率低。陕西煤炭转化率至今仍不足30%,同“十二五”末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50%的目标差距较大。三是产业链偏短。装备制造业省内配套率只有30%左右,产业集聚能力不强。一些企业仍处于“高端产业中的低端”位置,用外国的生产线和零部件,干组装加工的活儿,挣微薄的利润。总书记在讲话中针对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指出,“必须持续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要求,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努力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我省是科教大省,科教优势令人羡慕:79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22万科技人员,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4万件……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陕西“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我们要切实增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理性自觉,一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的源头作用、金融的支撑作用、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提高区域创新整体效能,形成具有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和陕西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二是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下大力气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分隔、分离、科技实力无法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这些个多年困扰陕西发展的老问题,加强协同创新,有效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三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运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贷款担保等手段,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人才、企业。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近年来各地按照我省“十一五”提出的“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和“十二五”提出的“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思路竞相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西安发展一枝独秀,占全省的经济总量多年来一直在30%以上,相当于关中其他四市的总和;陕北依托能源资源,经济总量迅速攀升;陕南经济发展依然滞后,20多个县几乎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书记讲话根据陕西的省情、民情,指出:“要补好短板、拉长短边,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加大对陕北、陕南发展支持力度,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城镇化综合体系为抓手和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要围绕总书记提出的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发展信心,不辱使命,继续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省特别是陕南、陕北地区的主要任务,扎扎实实推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关中、陕南、陕北三地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准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重点,选准攻坚方向,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既要用好关中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和放大优势,又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拉长和补齐陕南陕北的短板,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攻难点,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陕西经济实现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三大区域之间要注意通过资源、信息、技术、人才等的流动,促进特色互补与渗透,实现陕西整体经济的追赶跨越。

着力推进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陕西经济今天的发展。离开改革开放,也就没有陕西经济发展的明天。总书记讲话中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要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使陕西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要抓紧构建国际化合作新平台,用好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办好丝博会,加快铁路、公路建设,同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对照讲话最新要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改革”和“开放”齐头并进。一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省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低,市场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科技大省的优势对产业的支撑力度还不够。为此,要坚持不懈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激发创业动力和市场活力。二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在简政放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政府一些部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依然较多,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行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三个清单”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要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列。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十件实事”,将陕西打造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引领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格局,使陕西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要巩固和扩大丝路沿线城市“西安宣言”成果,加快推进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改革中激发市场新活力,在开放中培育主体新优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我们应以总书记考察陕西为强大动力,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扎实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陕西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陕西省行政学院)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03/804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