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黑龙江: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核心价值
2015年03月06日 16:52
52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雷锋同志成为万众仰慕的共产主义道德楷模。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雷锋精神已经逐步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坐标,成为与我们相伴同行的时代文化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所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积淀,雷锋精神不仅以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底蕴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彰显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境界,成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坐标。事实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身边不断涌现出大量雷锋式的英雄,创造了大量雷锋式的业绩。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十四年如一日,传承着雷锋精神,坚守着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值得欣慰的是,雷锋精神的传承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形成了雷锋精神的实践团队,这无疑标志着雷锋精神的蔚然成风,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面对新时期传承雷锋精神的新动态,进一步阐发雷锋精神的思想底蕴和时代意义,必将成为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今天,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继续提炼与升华,我们无疑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深化雷锋精神的学习与传承。
一、打造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新常态,奠定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
诚然,雷锋精神的蔚然成风并非一蹴而就。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充满社会主义正能量的雷锋精神也曾被扭曲了的“一切向钱看”所替代,经历过冷嘲热讽与怀疑排斥。曾几何时,“三月来,四月走,雷锋叔叔没户口”反倒演化成为某种形式主义的行为常态,甚至成为某些渎职官僚无所作为的托词。显然,精神领域中的倒行逆施必然妨碍我们事业的发展,是需要我们予以坚决否定的。
事实上,雷锋精神为当代中国人构建共同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为我们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必须,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必然。为此,我们必须打造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新常态,形成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内涵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方能实现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目标。
二、实现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制度化,确立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机制
毫无疑问,推动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常态化,是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并非某种信仰与追求的简单标榜,而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着重强调。雷锋精神的思想底蕴恰恰在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的保障提升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创造人心向善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在实践中,对于雷锋精神的弘扬无疑是必要的,对于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引导与规范同样是必须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常态化是制度化的底蕴,制度化则是常态化的彰显。诚如马克思所言:“良心是由人的全部学识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必然是在常态化与制度化体现的发展轨迹中实现的。换言之,只有将对雷锋精神的学习与践行融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形成基于共同价值追求的全新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崇高境界。
三、强化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系统性,开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思路
在当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做好事”的代名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然而,仅仅着眼于“做好事”无法全面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同样也无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构建。概括雷锋精神的思想特质,我们可以关注以下要点,强化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系统性。
一是雷锋精神具有一般与特殊相统一的思想特质。雷锋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理念,展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然而,雷锋精神的真谛,并非脱离实际的玄想空谈,而在于将理想诉诸于实践的自觉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精神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深刻向往,彰显出对时代价值的现实追求,这正是雷锋精神得以普及传承的可能性之所在。
二是雷锋精神具有集体与个体相一致的思想特质。依据雷锋精神的价值逻辑,社会的集体价值目标标志着无数个体自我价值目标的有机整合。因此,个体价值的实现只能蕴含于集体价值之中,而集体价值的彰显则确立了个体自我价值得以张扬的实践底蕴。这正是雷锋精神的价值取向,也是雷锋精神得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认可的现实性之所在。
三是雷锋精神具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思想特质。雷锋精神是崇高的,浸润于其中的共产主义道德意蕴,具有历久弥坚的时代穿透力;雷锋精神又是现实的,内蕴于其中的伦理导向功能,已经成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坐标。雷锋精神不仅引领着时代的风尚,而且展现着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共识,这正是雷锋精神的内在价值在当代中国得以拓展的必要性之所在。
四是雷锋精神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契合的理论特质。概括雷锋精神具有永久价值魅力的内在依据,恰恰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赋予了雷锋精神强大的价值张力,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崇高的伦理取向。然而,对于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则为雷锋精神的拓展与升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文空间,使之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道德共识,展示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实践证明,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这样一种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契合的理论特质,恰恰是雷锋精神得以融入当代人类文明的必然性之所在。
总之,把握雷锋精神的理论特质,强化学习与践行雷锋精神的系统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这正是我们重温“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中获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动力的理论初衷。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06/8046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