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必须坚决重建政治新生态

2015年03月16日 15:0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统领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伟大总纲。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求真务实,扬长补短,扶正除邪,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其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决定精神,实践决定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另一方面,物质和精神、实践和理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者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例如,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一定条件下,政治对于经济有着十分巨大的反作用,甚至主要的决定性的反作用。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猎狐、拍苍蝇”和正纲肃纪“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及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大量案例又一次说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那些所谓“经济脱离政治”的言论和行为,实质上是自欺欺人。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就往往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腐败分子(不包括犯错误的同志),一手抓钱,一手抓权;以权卖钱,以钱买权;边腐边升,边升边腐;在“权”与“钱”之间营造“恶性循环”,成为经济上、政治上的“双重暴发户”。“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三只老鼠毁了一仓粮。”他们人数虽少,但祸国殃民、毁党乱军、破坏政治生态的能量是很大的。对此,人民大众口诛笔伐,怨声载道。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新风险,我们不仅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且要坚决重建政治新生态。两者就如“人之两腿、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的应有之义和根本大计;是人民大众的共同期望和迫切需要。                                   

 

                                 前些年的政治生态令人忧患

政治生态是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政治行为方式和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些伟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前的那些年,由于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在不少地方、系统、部门和单位,“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等“官场病”和“社会病”乱象丛生,积重难返;政治生态发生异化、蜕化、腐化甚至恶化;有些领导干部还染患了严重的“政治植物人综合症”。这些严峻问题,也是不能否认的、不容忽视的。

例如,在党风政风方面,那些“官本位”观念,“潜规则”思维,“逆淘汰”问题,“灯下黑”隐患,“穷大方”现象,“败家子”作风,“假大空”政绩(假冒伪劣、贪大炫洋、空中楼阁),“两面人”行为(说的好话不做、做的坏事不说)等歪风邪气;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三变(改革变涨价、管理变罚款、服务变收费)三大球(利益面前抢篮球、问题面前踢足球、责任面前推排球)”等沉疴顽疾;屡禁不止,屡见不鲜,变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有人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出现了不少“窝案、串案”和“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群体性腐败、塌方式腐败”等。

再如,在社会风气方面,“不看大报看小报,不信官方信民谣”;“有钱拜得人变鬼,无钱逼得人等死”; “有钱的有权的任性,没钱的没权的认命”;“拼搏的不如拼爹的,讲良心的不如讲实惠的”;“笑贫不笑贪,笑贫不笑娼”;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身份差距相当严重;公平正义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的冤假错案。老百姓对于购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品特别是获得“舌尖上的安全”,也几乎成了旧的回忆和新的奢望。

又如,在选人用人方面,“人民当家不作主,长官意志说了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实话实说的,不如吹牛拍马的;尽心尽力干活的,不如跑官要官买官的”;“只要升官发财,不要礼义廉耻”;甚至“人妖颠倒是非淆,不用包拯用和珅”,出现了不少“不说真话,不接地气,不守规矩,不干正事”的“风马牛”(刮歪风、拍马屁、吹牛皮)干部、专家、学者和“豆腐渣”班子。

诸如此类畸形的消极的腐败的丑恶的政治生态,直接祸害了党的形象、国计民生和党心军心民心,与落实“四个全面”的要求格格不入,并且毒害、腐蚀、影响了“老、中(青)、少(幼)三代人”的心灵。这怎么能不令人忧患呢?!

 

古今中外列朝列代、列国列党成败兴亡的大量史实和现实都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假大空”和“风马牛”都不是主旋律,批评和监督也是正能量。“罪己者,其兴也勃焉;罪人者,其亡也忽焉。” 讳疾忌医者,欲盖弥彰自衰亡;知耻后勇者,百折不挠终兴旺。

                                红色基因代代传,党的宗旨永不变

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处、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他2014年10月8日又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根子就在从严治党没有做到位。……有的地方和单位有了问题总想捂着盖着,甚至弄得保护错误的力量大过伸张正义的力量,这个问题要认真解决。” 他还强调指出:“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以时不我待、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力挽狂澜,反腐治贪,正纲肃纪,正本清源,取得了三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正如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说,我们党进入重塑政治生态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社会迎来清风上扬、浊气下降的发展新境界。

坚决重建政治新生态的主题是,确保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代代传”,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此,必须认真识别和坚决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及其代理人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对我们实施“政治转基因”、进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和执政地位的战略图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三尺,非一日之暖;融冰三尺,非一日之功。笔者认为,重新构建政治新生态,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也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混淆视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我们要洞若观火,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等等。

这些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的重要论述,对于全党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识别和抵制那些似是而非、假冒伪劣的奇谈怪论、歪理邪说和“雷人雷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具有鲜明的重大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正本清源、拨雾见日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认真落实。

二、坚决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做到 ‘红色基因代代传’,发扬光荣传统,永葆老红军政治本色。”“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红色基因”的命题和涵义,深入浅出,耐人寻味;核心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始终倡导并践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从建国以前“解放人民”,到建国以来乃至今后长期“执政为民”,其根本宗旨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时代、形势、任务和路线、方针、政策发生什么变化;不论怎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党的这个根本宗旨是不变的、也是不能改变的即“万变不离其宗”。共产党人必须固根守魂,始终保持政治本色,谨防“温水煮青蛙”。如果这个宗旨也变了,那末,我们党就会蜕化变质或者名存实亡,就会被人民大众抛弃,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得而复失、半途而废。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庸人自忧,而是原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以后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

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要假心假意;二要不折不扣地向人民负责,不要“唯上、唯书”;三要真心实意地让人民作主,不要搞“长官意志”;四要自觉自愿地受人民监督,不要搞特殊化。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由“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由人民公仆异化、蜕化成为“人民公贼”甚至“人民公敌”。腐败分子实质上就是新时期“不拿枪的敌人”。

三、坚决把好选人用人关。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2日强调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

如何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聚光镜”,也是政治生态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的“试金石”和“分水岭”。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除其妖。”我们建党九十多年、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大量事实说明,德才兼备者兴国利民;有德缺才者误国误民;缺德歪才者祸国殃民。用对一个人,就能激励一批人,扶正祛邪的作用显而易见;用错一个人,就会打击一批人,“引狼入室”的后果也不可低估。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兴亡在党;事在人为,成败在人,在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因此,必须遵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坚决防止和纠正“任人唯亲(唯圈、唯钱、唯色)”等腐败现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百姓违法只是破坏水流,官员违法则是破坏水源。”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治官首先要治高官;治高官必须从严从硬。对于那些标榜自己“既搞腐败,又搞政绩”的所谓改革“功臣”、发展“模范”,必须坚决贯彻“功不抵罪,罪不否功;法不容情,情不否法”的原则,做到除恶务尽“零容忍”,“挥泪也要斩马谡”。对于那些“潜伏”在共产党内,“红皮黑心”、“脚踩两条船”、“身在曹营心在汉”和顾顺章、向忠发以及秦桧、汪精卫式的人物,必须坚决从党员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

四、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3日强调指出:“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尽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败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说过:“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宁使一人哭,不使一省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兵法曰:“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必败。”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实质上是腐败倒逼的反击战、义无反顾的保卫战、力挽狂澜的攻坚战、“继续赶考”的持久战,是一场“等不及、输不起、软不得、松不成”的生死存亡之战。现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犹如两军对垒,“开弓没有回头箭”,“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都必须站在人民大众(而不是少数人)的立场上,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兴党先要忧党,忧党为了兴党。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给力”的坚强领导,有党心军心民心和人民大众“力挺习主席,拥护党中央”,“横下一条心,直捣黄龙城”;就一定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最后胜利,开创“四个全面”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

宣讲家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16/8059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