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模范人物

“好医生”沈向东

2015年03月30日 11:05

 

“好医生”沈向东:30年坚守临床一线救治数千患儿 病中仍为患者答疑解惑

人物简介:

沈向东,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1956年11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2年12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三十多年,救治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达数千人,曾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2014年12月3日获“第五届首都健康卫士“称号。2015年1月1日,因患肺癌救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58岁。

事迹简介:

他,三十年如一日工作在临床一线岗位上,没有壮语豪言,没有感天动地,碌碌一生为患者、为师长、为后辈,他的世界里唯独没有他自己:宁愿加号劳累也不让患者失望而归、手术后不能发声却从不拒接可能是患者打来的陌生电话、病重仍坚持给网上患者答疑解惑、生活俭朴却常自掏腰包给困难患者生活费、照顾恩师生活起居无私关爱提携后辈……件件小事串联在一起,刻画他刚毅的棱角,撰写了一部用心守护健康的不朽篇章。他就是不以浮名绊此生、敢于担当的好医生沈向东。2015年1月,沈向东荣登中国好人榜。

详细事迹:

“感谢沈主任为我们提供的咨询,您的专业知识和温和的态度让我们在惊恐中不再迷茫。惊悉您过世的噩耗,我们全家都很悲痛,哀叹您救助过那么多先心患儿却没有奇迹发生。唯有感叹,世间少了一位名医,天堂里多了一名守护天使。愿沈主任安息,您的病人及家属会永远怀念您……”

“宝贝是2010年9月做的手术,现在四岁多了,很健康,很活泼,在头条新闻上看到沈主任去世的消息,全家都很悲痛,沈主任一路走好!“

“从2010 年开始,一直是沈大夫给孩子做检查,他认真负责,甚至我们的短信咨询,沈大夫都打电话回复(他非常忙)。谢谢沈大夫和十六病区的医生、护士。他们都很爱孩子,这让我们深感温暖。谢谢你们给孩子健康的机会。“

……

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这样的留言还有很多,字字情真、句句感恩。他们共同感激和怀念的,是阜外医院十六病区主任医师沈向东。2015年1月1日,这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大夫,满载着无数患者的衷心爱戴,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

不怕“苦差事”立志小儿心脏外科 谦虚学习永不止步

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沈向东怀揣“治病救人”的理想走进湖南医学院,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心目中最为崇高的医学事业。干心脏外科是一个苦活、累活,干小儿心脏外科更是如此,技术要求更高,工作也更加繁琐,在很多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然而,沈向东不顾老师、同窗的反对,在研究生毕业那年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小儿心脏外科这个苦差事。

上个世纪9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先心病事业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先心病患儿的数量却比其他国家多很多。很多患儿因为各种原因丧失手术机会,最终导致死亡。沈向东看到这种状况心如刀绞,也就在那时,他暗暗在心里立下了一个志向:要成为最好的小儿心脏外科医生,为更多的先心病孩子解除病痛,带来新的生命!

此后,沈向东一头扎进了攻克先心病手术难点的各种课题当中。为了搞清楚各种先心病的解剖特点,他常常忍着呛人的福尔马林气味,整天整天地泡在病理解剖室,研究手术前或手术后的心脏解剖标本,认真观察解剖特点,思考手术前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总结经验教训,并认真做笔记,为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阜外医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心脏病大会上,沈向东都会为参会者展示他积累的各种心脏病解剖图片,并进行权威解读,他的发言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专题讲座。

心脏外科是一门高难度的学科,也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小儿心外科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阜外医院的小儿心脏外科已经接近了国际先进中心的治疗水平。在这中间,沈向东作为儿科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围绕提高重症复杂先心病外科疗效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为了保证每一个危重患儿的成功救治,他常常废寝忘食。多年来,由他亲自完成的各类先心病手术达到5000例以上,让很多被其他医院视为“不治之症”的孩子获得了新生。

正是因为在先心病外科治疗中的突出成就,他三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也被公认为全国最好的小儿先心病外科专家之一。但无论学术上有多大成就,他始终是一名谦虚的学生,一有空仍然钻进图书馆,查阅最新资料,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有一次沈向东做完手术出院不久,同事去探望他,无意间瞥见书桌上还放着打开的专业书籍。而当时他刚刚出院身体还非常虚弱。这种学习习惯从学生时代起一直到他成为专家,甚至生病以后,从来没有中断过。

他总是哼着小曲穿梭病房 兜里揣着糖果给“我的孩子们”

出门诊、做手术、查房、会诊、搞科研、写论文……三十多年来,沈向东的每一天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诊疗患者从婴儿到古稀老人,多少生命垂危的棘手患者在他手上转危为安。每天风风火火地行走在门诊、病房、手术室,他的忙碌、他的叮嘱都成了周围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管多忙、多累,沈向东都始终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他总是吹着口哨,哼着小曲,穿梭在病房里,把快乐带到每个患儿身边。

沈向东非常喜欢孩子,每次询问患儿病情时都是说,“我的孩子们怎么样了?”在他的眼里,每一个患儿都是他最亲最近的骨肉。他的兜里总是装着糖果,每次下了手术,不管多晚,都会到病房看看,把糖果发给孩子们,抱抱这个,亲亲那个,“那个时候,他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同事佟江艳回忆说。而看到孩子们健康出院,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洋溢着爱。其实,沈向东平时并不善言辞,他就是这样,把对孩子的爱揣在兜里、装在心里。高超的医疗技术、热忱的服务态度、对患儿发自内心的疼惜,让许多患儿家长由衷感激:“宝宝患病是大不幸,可是遇上沈教授是我们的万幸!”找沈教授看病,感觉到的就是“大医之德行,大家之风范”。

尽管荣誉纷至沓来,尽管早已是心血管界的“名医”,沈向东却从不自矜自傲,仍将自己视为一名最普通最平凡的医生,始终默默的奉献、默默的恪守本分,对待名利如同浮云,对既往取得的成绩一笑而过,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依然是“我就是一名普通医生,只想治病救人”。

30多年视治病救人为信仰 病中仍坚持为患者答疑解惑

就是这位自认普通的人,对患者却向来有求必应,从听不到他说一个“不”字。除了每天都要完成1-2台手术之外,为了方便患儿看病,沈向东每周都坚持出三次以上门诊。对那些没有挂上号的孩子,他经常会给家属加号,所以每次都出诊到很晚。为此,小儿心脏外科病房护士长赫晓丽还曾 “抱怨”过:“每天抱着患儿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的家长把病房挤得水泄不通,忙的大家一上午喝不上一口水。”通常大专家一号难求,沈向东却宁愿自己辛劳也不愿患者失望而归。

不出门诊的时候,沈向东所在的地方就是移动门诊,他主动把手机号留给患儿家长,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成了“热线”时间,让他们有不懂的尽管咨询,生怕患儿有需求时找不到他。当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心脏病患儿,拖累一个家庭,治好一个患儿,也就救了一个家庭。”

沈向东自我要求非常严格,工作上一丝不苟,随叫随到。当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只要一个电话,无论他是半夜正睡觉还是刚下手术还没有吃饭,都会第一时间赶来“救场”。有一年冬天,一个当天手术的孩子半夜循环不稳定,怀疑“心包填塞”,他接到电话后,连棉袄都没来得及穿上,就赶到了医院进行急诊手术。这样的事例在他身上数不胜数。

 

即使是在因肺癌接受手术和化疗后,沈向东心心念念想着的也还是那些先心病孩子。2012年,沈向东被查出肺癌,却依旧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站在手术台上,长达半年之久。这半年时间里,他做了六十多台复杂的先心病手术。可自己却因延误了最佳时机,癌细胞已经大面积扩散了。后来,他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喉返神经受损不能发声,只能用短信的形式与同事们交流,可每次交流的内容都是“病房没事吧?”“看好病人啊!”“谢谢大家,辛苦了!”还让家人帮他接听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熟悉的电话号码可以不接,因为都认识;但陌生的电话号码很可能是患儿家长打来的,他担心患者找不到他会着急,嘱咐家人耐心地为患者解释,应该怎么走,去医院联系谁,怎么处理。稍微能发声了,他就带着年轻的大夫出门诊,他亲自诊断,再当面由他人详细讲给患者听。那个时候的他,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个癌症晚期的患者。每晚12—1点期间他会给科室打电话,询问病房孩子的情况,问问科室情况,雷打不动,还会深夜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

2014年10月末,沈向东被查出癌症脑转移,接受化疗后,他几天不能吃任何东西,虚弱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浑身疼得发抖,仍然在网上回复病人的问题。沈向东去世前不久的一天,同事前去探望,刚出电梯口,就发现他正捧着平板电脑蹲在电梯口聚精会神地忙着。护士长上前一把抢过了他手里的IPAD,厉声说道:“沈主任,您不在床上好好躺着,拿着IPAD蹲在这干嘛?”他憨憨一笑说:“我在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病房信号不好,我发现就这儿信号强。眼睛不好,看不清,站着又觉得累,就蹲着回复,正好等你们。”同去看望他的人眼圈都红了:要知道,此时的沈向东无法进食已达半年之久,因癌症脑转移压迫视神经,右眼也已经失明,可他全然不顾自己的病情,心被其他患者装得满满的......

考虑到有的患者可能无法来京咨询就医,沈向东于2011年2月开通了好大夫在线个人网站,更加方便他解答病人的疑问。在网站活跃的4年时光里,他利用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地为1432名患儿家长答疑解惑,就算在病重的时候甚至逝世的前一周,都在坚持回复患者的问题,不仅为患儿带来第二次生命,也为许多家庭带来喜悦与希望。然而,他回复网络咨询的时间已经永远的定格在了2014-12-24 15:09:54。

不收红包反送红包 生活简朴常为患者垫付筹措费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专家应该生活得很“高大上”,但沈向东的生活却很简单随意,甚至有点清贫:生活品质要求不高,粗茶淡饭,一日三餐都在单位,下手术晚了,别人的剩饭也不嫌弃随便吃一口,住的还是早年单位分的老房子。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黄了的衬衫,一个破旧的背包一背就是30多年,科室里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同事,基本上都是看着这个背包成长起来的。原来,他的工资有相当一部分都用来贴补患者了。

很多复杂先心病患儿的家庭因病致穷,跑遍全国也无人收治,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阜外,找到沈向东。“穷”、“烂”、别人不敢收的患者,却是沈向东的“最爱”。他从来不会拒绝他们,亲自给他们开住院单,亲自嘱咐主管大夫尽快收治,为他们联系慈善基金会筹款。在政策容许的情况下,帮他们申请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收治的患者经常有拖欠住院费的情况,他就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给家属生活费,给他们买饭、买生活用品。大家说他傻,他总是解嘲到:嗨,能帮就帮帮呗。像这样接受他资助的患儿家属不计其数。也有家属会在手术前塞给他红包,每次沈向东都会婉言谢绝,“命比钱贵重得多!”一位接受沈向东资助的患儿家长流着泪对护士长说:“都说去大医院手术要给医生送‘红包’,可现在是医生给我们‘红包’。”

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危重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来北京救治,沈向东常常会坐着长途客车或绿皮火车去为他们手术,从来不摆大主任的架子,不提任何要求。吃的是最简单的盒饭,就连一点微薄的劳务费,他也常常用来给护士们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由于经常用自己的工资救助病房里的孩子们,工作了30多年,沈向东也没能给自己换一套大一点儿的房子,他却不以为意、淡然处之。

沈向东生病后,有患者家属得知情况从老家寄来大包裹,同事们都在猜测,里面究竟装的啥?回院治疗时,他在同事们见证下打开了这个神秘包裹,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老乡家自己种的核桃,那是沈向东心中最贵重的礼物。

尊师重教事师如父 不图名利甘为人梯

盛名没有改变沈向东勤恳敬业的工作理念,没有改变他素朴恬淡的生活,同样也没有改变他为人处事的原则,这么多年来,这位声誉日隆的心外科专家始终本色如一,尊师重教事师如父、关爱同侪提携后辈、不计名利淡泊自处。

对于沈向东而言,薛淦兴教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更是他的父亲,逢年过节必定前去看望,生日、节日召集师兄同事前去庆祝。师母多年瘫痪、年岁已高,儿子在外地,沈向东充分扮演了家中长子的角色。老俩口经常觉得这个“儿子”不容易,劝他不用惦记。在九十多岁的薛老生命垂危之际,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蹲守医院照料,花钱垫付医药费,竭尽全力组织抢救。薛老逝世后他亲自为老师净身更衣,料理后事,并继续承担起照顾师母的责任。就是生病期间也坚持探望师母,忍着自身病痛,沉着冷静地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

作为外科医生,除了精湛的手术技艺外,沈向东对疾病的生理病理掌握得十分全面,可申报奖项时不见他精心准备,倒是为学生讲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常常亲自查阅整理资料到深夜。自己对PPT制作不在行,不惜劳烦他人帮忙制作课件,陪上笑脸、搭上时间。找不到准确的图示,就亲自画,一遍又一遍,为的就是能直观清楚地为学生讲授知识、传授经验。对同事们也同样毫无保留,研究生和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都纷纷表示,沈主任的解剖课不听终身遗憾。年轻医师总会向他提出各种疑难问题,他都会一一详细解答,还会给他们提供最清晰的影像资料。他在二病房做病房主任时,由于手术台资源有限,年轻医生的手术有时总排不上、做不上,沈向东就主动把自己的手术停了,为年轻医生让出手术台。平时和他聊天,他就像邻家大哥一样,耐心开导年轻医生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利。

沈向东的同事说,功名利禄、社会地位对于沈主任来说,都不及一台成功的手术。“大主任大教授”的称呼,对于他,都没有“沈大夫”来的亲切自然。2014年底,沈向东获评参加“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网络上正在进行投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中转发,呼吁大家帮忙投票。但是沈向东却让爱人发信息给同事们说:“请亲朋好友千万别费心此事!大家满满的心意和祝福我感受到了,享受!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可大家热情并未消减,在他离世后,“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投票页面上他的票数仍然在增加。那不断跳动刷新的数字,见证着几百万同行和患者们对他的肯定和敬爱。

编辑点评:

一袭白衣,两袖清风,沈向东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但是,这位“普通”医生身上,折射出的却是一名医生最伟大的人格魅力,传递出的是浩然的医者仁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始终坚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人生信条,始终在向我们诠释怎样“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人”。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一个医者的承诺,他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榜样。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30/807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