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文化热点
陈光标造假“冰桶挑战”引发的思考
2015年03月31日 16:48
【事件介绍】
性学泰斗打假中国首善
去年8月底的冰桶挑战热潮下,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两段视频,自称其在0℃以下的冰水内浸泡了至少30分钟。“若有人能超越我,我捐款100万。”
对此,湖南性学界的泰斗文德元第一时间警告网友:“0℃左右的冰水中浸泡5分钟将致不育。”然而,这一言论随后被很多网友视为危言耸听之语。在天涯、猫扑、凯迪等论坛上,陈光标的粉丝甚至联合发布了声讨文德元的声明。
为了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阻止公众盲目模仿陈光标这一有损生殖健康的冒险行为,湖南性保健研究所所长、附属医院院长文德元以一场动物冰桶浸泡实验为自己正名——实验用的3只小白鼠在0℃的冰水中都没能坚持过5分钟,均出现了精囊冻结的现象。
在文德元的连番炮轰、乃至实验证伪之下,近日,陈光标终于通过媒体首度承认自己冰桶挑战造假。
冰桶挑战真相曝光
浮冰之下,是50度的热水
此前,网友们质疑的焦点一直聚集在冰块的真假之上。在陈光标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一部分体积较大的冰块是由大冰砸碎的,另一部分则是外形规整的小冰块。也有网友将怀疑的目光放在了倾倒冰块的小桶内。他们怀疑标哥往头上浇的是30度以上的温水混合着真冰块。
标哥的假冰桶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3月上旬,陈光标接受媒体采访,承认其在个人微博上放出的两段冰桶挑战视频乃人为策划的行为艺术,并非真实的冰水浸泡。
“运来的一大车冰块是真的,往我头上浇的小桶冰块也是真的,但桶里事先放了一半热水,温度在50度左右。”采访中陈光标说起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细节:“刚进桶时,里面都是热水,我两腿烫得通红。大家看视频都以为是冻的,其实是烫的,实在是热得受不了。”
在这两段冰桶挑战视频中,陈光标均安排了工作人员用温度计测量桶内水温。视频画面显示,两次测量的温度都在0℃以下。而事实上桶内水温是多少呢?“冰水兑热水,桶内温度大概在25℃左右,和酒店的游泳池差不多。”陈光标表示,在这样的“冰桶”内,自己待一个小时都不在话下。
对于这样公然的作假行为,陈光标泰然解释为--“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
采访中,陈光标对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的“冰水浸泡5分钟可致不育”一说也做出了侧面回应,“如果桶里放的都是冰水,我肯定是受不了的。”
陈光标以“慈善论”回应50度热水
标哥很委屈:环保慈善的事,能算造假吗?
3月19日下午,陈光标更新微博,以一条共330字的微博声明正面回应此事。记者注意到,这条微博发布的同时,发布者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微博声明原文如下:
“去年标哥一锤定音终结冰桶挑战,是因为标哥深知水比黄金更宝贵。标哥曾参加西南抗旱,亲眼目睹当地同胞因为缺水生活是多么艰辛。冰桶挑战的初衷是关爱渐冻人,但后来活动关注点转移到了名人挑战,每次看到一桶桶水被浇在地上白白浪费,标哥都感到无比痛心,都会想起西南人民为了寻找一滴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于是采用行为艺术的方式终结冰桶挑战,实质上为了让浪费水的行为到此为止,用环保节约的方式做慈善,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当时为了节约水资源,标哥还采用特别的方式,用冰块浇头,标哥用的冰块是真的,活动后冰块还能回收。标哥蹲在桶里,也是为了把水存住,以便再次利用。
标哥再次呼吁,节约水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保护地球母亲!”
在这条名为《标哥关于冰桶挑战的真实想法》的博文中,标哥并未提及“冰桶造假”、“道歉”等字眼,而是讲述了其策划“一锤定音”冰桶挑战的初衷:为倡导节水,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倡导环保节约的慈善理念。这条微博随后得到近千名网友点赞支持。
32分钟后,标哥再次更新微博内容,力图证实自己的慈善本意。在这则更新的微博中,标哥贴出其2009-2010年期间支援西南抗旱的送水车、打井队照片、并附带了中国红十字会写给他的感谢信、银行转账记录等照片。这条更新微博也得到了千余名网友点赞。
【启示与思考】
内地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承认自己在冰桶挑战中造假的事件曝光后,引发了人们对冰桶挑战的一连串思考。人们不禁要问,冰桶挑战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在零度以下的冰水中浸泡30分钟,到底愚弄了谁?冰桶挑战是否应该“娱乐化”?
冰桶挑战,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桶冰水混合物从头到脚倒向全身。冰桶挑战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的患者募得善款。冰桶挑战的初衷主要是让挑战者体验“渐冻人”的生存状况,靠自己的行动向“渐冻人”献出爱心(捐款),然后再向下一个人发出邀请,是一循环往复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是一场爱心接力活动。
众所周知,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在瞬间被冰水混合物浇遍全身,尚感到非常不适。如果在冰水混合物中浸泡30分钟以上,真不知道我们的身体该怎么支撑。所幸的是,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先生通过试验,揭穿了陈光标在冰水中浸泡30分钟的把戏,还了冰桶挑战本来的“庐山真面目”,社会各界拍手叫好。
冰桶挑战,本是为了救助“渐冻人”而组织的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的人通过“冰桶挑战”这种方式进行捐款,既帮助“渐冻人”解决燃眉之急,又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为什么非要冠以“娱乐化”的标签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以为而造假。显示了当今社会某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博取公众眼球,“任性”而为的事实。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试想一下,在冰水中瞬间一泡,感觉尚且如此,时间稍长,就会损害人的生殖系统,在稍长一些,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若不是及时揭穿这种把戏,尚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挑战”去铤而走险。这样做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公众人物任意造假“冰桶挑战”,给“冰桶挑战”穿上了“娱乐化”的外衣,违背了“冰桶挑战”的初衷,对挑战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既害人,又害己。它不光愚弄了不明真相的群众,更对公众人物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在客观上,一个谎言如果是善意的,应该肯定,因为通常是不得以而为之。一个谎言如果是无害的,可以包容,毕竟没有伤害性。但一个谎言,如果会带来社会危害,那无异于投毒,理性的社会,不能接受这种行为。
这种“冰水挑战“的谎言就属于最后一种。如果人们模仿这种行为,将会导致健康受损,这个结论是有实验支撑,是可靠的。0℃左右的冰水中浸泡5分钟将致不育,这种概率的发生几乎是百分百的。在这个事件过程中,陈光标行为造假,泡热水假称为冰水。还传播了另一些谎言,比如自称“少林寺习武出身,身体比常人好”。
谎言被揭破后,他强调这一切是——“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一转眼身份就成一个慈善家变成了“艺术家“。当然,这是在玩诡辩。艺术允许虚构,但艺术家虚构是为了创作艺术作品的需要,而且这种虚构也是有底线的,不带来社会伤害性。这种”冰水谎言“毒性十足,何来艺术性?按照这种艺术可以免责的逻辑,每个做了坏事和错事的人,都可以以行为艺术为自己辩护。因为我是一个为”艺术“献身的人,无论为是撒谎造谣,还是投毒偷窃,都是行为艺术的需要?
尤其需要指出,陈光标本身是医学专业出身,不可能不清楚这种行为本身意味着什么,但依然执意而为之,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一个人谎言被揭穿,并且此谎毒性不小,却可以坦然面对,不道歉不反思,反而自比为一种行为艺术。通常意义上,行为艺术有高人一等的隐喻。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荒诞,更有可能是整个社会精神矮化和低智商的真实写照。在理性精神缺失的社会,“疗效“决定一切,人们只看短期的结果,而不看长远的影响。默许造假已经渐成社会潜规则,说谎造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泛滥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不以造假为耻为敌,反而以此为美,才导致了心理上对此的宽容度越来越大。难道因为大家都在撒谎,谎言就不是谎言了吗?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331/807981.shtml